作为这一代关家的嫡长子,也是家主,关文龙曾经很有抱负。



哪怕武道天赋不如弟弟关虎臣,他也坚信自己能以“文臣”的身份干出一番大事业。



清仁巷陈家的“敏公”,就是他的榜样。



即便无法在大秦谋取前程,只要他在西蜀成为“名臣”、“名相”,也能死后封神。



效仿敏公,在三十岁之后已成奢望。



因为三十岁之后,他确定自己在文学与政治上也没太强的天赋。



其实文学天赋比武学天赋更罕见。



如葛庆之流,被大秦军方看中的“蛮邦”俊杰,西蜀有不少。



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批身负大气运的“将才”,东渡流沙河,进入大秦的西域军团。最优秀者还有机会加入名震四大部洲的“娄烦铁骑”。



“敏公”却是最近三百年,蝎子粑粑独一份。



成不了敏公,还不能在城隍爷麾下混个“文判”当当?



可惜迎祥府城隍庙的文判之职早已交给李家。



李家一位小宗之主,活着时类似清河郡王身边的李旦、李荣基身边的李安民,是君王的辅佐之臣,死后走关系、跑门路,领了迎祥府文判之职。



“你弟弟虎臣是个有大气运、大福气的,一旦他能出人头地,你自然不会缺少‘大前程’。”关家老祖曾这样跟他说。



关文龙当时还不太服气,嘴上服面上服,可心里不服。



因为虎臣在西蜀朝廷的表现,还不如他光辉耀眼。



在他们老爹郁郁而终后,关老祖甚至让虎臣借守孝之名,放弃朝廷职务,远离朝堂与江湖,只安心在家当个“白身”。



他却是西蜀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真正位高权重。



那些年都是他在官场上帮关家支撑门面。



虎臣成为“鹿野卫骑都尉”,都是在三十六国之乱末期,在烈阳侯抵达西蜀之后。



“还是老祖宗高瞻远瞩。”



羽凤仙义赠都城隍之神位后,文龙躺在床榻上,一个人懊悔地流泪,心里终于承认老祖早年的判断。



如果没有他和温丹霞的数夜情,他真的会跟随弟弟虎臣“鸡犬升天”。



只要羽凤仙还是“关羽”,那个都城隍神位只能属于他。



关家之内,没人能和他争。



关家之外的人,更是想也别想,这是根本利益,不可能让出去。



现在他成了个废人。



弟弟虎臣带着愤恨和屈辱,如同自我放逐一般,离开了关家,离开了西蜀。



他双腿被烈阳侯打残,老祖竟见死不救,让他残废,以释烈阳侯之怒。



双腿残疾之人,自然不能继续留在西蜀朝堂担任“御史大夫”。



他回到迎祥关家老宅,余生大概就这样了。



他是凡人,韶华有限,老祖宗却是寿元无尽的神仙。



关家顶多沉寂十年,他的儿子和侄子中,就会诞生新的“关文龙”、“关虎臣”.“虎臣”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辣酱热干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辣酱热干面并收藏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