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矿石等资源运回其本土或其他的作战地区。



自41年底小鬼子开始进入蒲甘地区。



到45年8月战争结束,蒲甘战时的全部损失累计高达2307亿缅币。



而蒲甘地区在38/39年度的总产值才4945亿缅币。



第一次远征作战,大夏国远征军虽然打出了不少的漂亮仗。



但因为种种因素,最后不得不撤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各方势力的心怀鬼胎。



苏长青的想法很简单,退是不能退的,退回去,这一战不就白打了?



所以,他得站稳脚跟。



而外乡人想要站稳脚跟的话,就需要本土势力的配合。



这其中,又以同一个民族的更为可靠,能够利用。



蒲甘北部地区的汉族人口数量在19到30万左右。



自明清时期开始,滇南汉族因商贸、战争等原因迁徙至蒲甘北部。



在明朝末年,南明永历帝就逃入过蒲甘北部地区。



而等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之后,大夏国东南沿海的闽省、粤省等地居民经海路移民至蒲甘南部,从事商业和贸易等活动。



在蒲甘地区,就有不少汉族人口聚集的城市。



同时,大夏国少数民族也汇聚在此地。



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当然,还有其他的力量可以利用。



那就是蒲甘地区的红党组织。



二战时期的蒲甘红党成立于1939年8月15日。



其主要成员已经从盐安一带,抵达了奉北地区。



即将随苏长青南下。



蒲甘地区与大夏国邻近,受天朝上国的影响很大。



同时,其底层民众被殖民压榨、被封建统治残余势力压榨。



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而这种情况,我党最是有经验了。



既然小鬼子都可以以战养战,那苏长青通过发动当地的贫苦老百姓,组建反抗势力。



建立根据地。



想来也是可以达到以战养战、在蒲甘地区扎根下去的目的。



在三方势力中。



大不列颠帝国的核心目标是保卫天竺,而并非蒲甘地区。



其战略是利用大夏国军队掩护大不列颠帝国军队向天竺撤退。



至于大夏国青天党军的核心目标是保卫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并显示了大夏国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



总司令深知这是他的嫡系精锐,极力避免其遭受重大损失。



至于灯塔帝国(史迪威,其目标是保卫蒲甘地区,反攻仰光,从而支撑整个大夏国战场。



但这更像一个理想化的军事目标,忽视了政治现实。



这三方目标无法统一,导致行动无法协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物事人非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物事人非啊并收藏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