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这个高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怎么占领舆论高地呢,靠所谓民心“自来水”式的传播?



非也,非也。



靠的是资金投入。



没有金钱的支持,哪来的“自来水”?



赵安对这起“两台争斗”事件无比重视,为全方面取得对学台衙门压倒性的胜利,百忙之中私人出资五百两用于舆论的推波助澜,具体业务承包机构是赵安以藩台身份于藩司衙门特设的宣政处。



此处非体制定编机构,乃临时设立,仅为藩台大人私人形象提供包装,以及在“对敌斗争”这块提供宣传上的支持。



负责人是赵安的另一个秘书沈逸之,此人也是老宋从扬州带来的县学童生。



由于是临时设立机构,不在清朝地方官衙机构名单中,所以对外归属经历司某房,沈逸之的官方身份是经历司下辖的吏目,算是解决“民转吏”问题。



目前宣政处连同负责人沈逸之在内共七人,由于是摸索阶段也没什么具体纲目,就是纯按赵安吩咐拿钱出去收买“群众”进行针对性的宣传。



有点像农民起义家在起义之前都会派人散布类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意思。



费用不高,形象好、能说会道的一天工资八百文,形象一般的一天五百文。



五百两经费可以雇佣好几百人从事宣传,一传十、十传百,能连着承包安庆热搜榜半个月。



安徽学政徐立纲就是宣政处用来练手的,也是试验品。



之前,赵安主要是对自我形象进行包装,这是第一次针对“政敌”进行舆论攻击,以期能达到崩坏学政大人道心的目的。



为什么这么搞呢?



因为赵安仔细研究过学政大人的履历,断定这位老宗师属于自尊心特别强的那种人,且对自己的为人和能力极其骄傲。



天之骄子那种。



算得上,毕竟是二甲进士庶吉士出身,且一直在翰林院深耕,于百姓眼里跟文曲星没什么两样。



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十五年后就外派任一省学政,单这份履历看学政大人的前途还是很亮眼的,退休前至少能进部。



又是清流显贵,还和朱珪关系颇深,所以想要让徐老宗师主动低下高贵头颅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摧毁其道心的方式迫其心灰意冷之下对自我产生怀疑,进而收拾东西自个滚蛋。



没有什么比全是差评更打击商家的了。



手段是阴暗了些,对学政大人的个人批判也不道德,但相比安徽乃至全国的反清大业,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徐立纲是清官不假,可他是满清的清官,维护的是满清的纲纪,天然站在赵安对立面。



这种清官越多,赵安的反就越难造!



给宣政处的指令就是不择手段达成目的,至于宣政处采取什么手段,他就不问了。



舆论的推波助澜之下,两台争斗这一事件也成了安庆官场茶余饭后的最热闹的闲话。



城南雅苑某宴席上,几位官员酒过三巡,话题便转到了近来最热门的“两台相争”事件。



盐法道崔大人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清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清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