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的确定性,远比一时的税收优惠更重要。



而商税,从来都不是固定税,而是地方官府的一个“自由税”,确保给户部的那份固定蛋糕以外,各级地方官都会以各种名目收取乱七八糟的商税,这就令得中小商人苦不堪言。



朝廷打仗、救灾赈济,甚至官员宴寿都要商人捐输报效。



大清朝还从来没有一个官员如赵安这般重视工商业,重点发展工商业,甚至不惜以二品大员身份为商人们撑腰护场。



这要传到京里,那些迂腐的御史说不定都要上折子参赵安了。



安庆工商恳谈会定下的不仅是安徽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基调,也让赵安个人威望在这一刻再上一个新台阶。



便是那位借故跑到徽州的老宗师也大大不如。



正当赵安在安庆大刀阔斧推行工商新政时,其发迹之地扬州府也给他送来了一场“及时雨”。



包括扬州府学在内的260名扬州童生被府学教授马副校长“打包”送来安庆,推荐信中马副校长美其名曰:“支援赵大人就是支持安徽,支持安徽就是支持朝廷。”



扬皖一家亲!



看着眼前一张张虽带些旅途疲惫却难掩青春朝气、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期盼的年轻面孔,赵安也是大喜过望:“此真雪中送炭也!”



高兴之余对陪同的安庆知府宋嘉问道:“科举之路狭窄,能跃龙门者几何?天下之大,又岂止做官一途?正需此等读书明理、通晓文墨之人,充实基层,办理实务!”



言罢,对同样出身扬州教育界的老宋低语道:“这些人就是我等的子弟兵!”



子弟兵什么意思?



老宋明白,便如那随项羽南征北战的江东子弟一样,都是心腹亲信、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两百多名扬州童生的到来大大解决了赵安人手不足问题,于是立刻下令将藩司衙门后街一处刚刚清退的官邸打扫整理,挂上“安徽政务培训学堂”的崭新匾额。



学堂内宿舍、膳堂、讲堂、活动场一应俱全。



所有学子统一安排住宿,两人一间,窗明几净,被褥崭新;伙食标准向藩司衙门书吏看齐,保证每日有荤有素;每月还发放足以购置笔墨纸砚及零用的“助学津贴”。



赵安自任总教习,由老宋及藩司、抚衙六房经验老练、业务精湛的老吏员担任专职教员。



培训内容绝非科举空谈性理的八股文章,而是完全针对安徽现实需求的“干货”,比如户房老吏专门给学子讲授钱粮征收新法、户籍管理窍门、最新制定的商贸税则详解。



刑房书办则结合案例给学子们讲解《大清律》中与工商、契约、债务、产权相关的条款及民间纠纷调处技巧。



工房师傅则传授工程估勘、物料采购、质量查验等实用技术;兵房官员介绍驿传运输流程、大宗货物护送、工坊仓库安全护卫事宜



为了让这些学生尽快上岗工作,赵安更是亲自上阵教授,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在大堂之上纵论天下大势、安徽机遇,讲授他的“工商富省”、“实务为先”、“服务地方”理念,深入剖析即将推行的各项新政细则,包括“驰名商标”、“工商产业园”,以及商务督办署的重要性。



“同学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清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清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