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这边,老太爷昨儿就嘀咕要回京,让伴驾的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给准备下,今儿一大早就又带着两个皇孙去打猎了。



就老太爷这八十多岁的高龄身子别说拉弓上马了,就连走路都困难,所以是坐在轿子里陪两个孙子开心去的。



隔辈亲,老小孩嘛,越老越好玩。



成亲王永瑆和仪郡王永璇也跟着去了,一同去的除了伴驾的嫔妃、宗室外还有大学士纪昀,关键时候老太爷诗兴上来要吟诗一首卡文的话,得纪大学士帮忙往下顺。



和珅没去,留在四知书屋处理各地奏折公文,屋内还有另一军机大臣松筠在。



状元郎王杰因前些天的事仍同和珅生着闷气,索性不在四知书屋办公,而是把办公室搬到了离四知书屋一百多米的松香院中,除必要一般不到四知书屋来,相关文件什么的也都由章京和笔帖式来回跑。



对此,和珅懒得理会,这军机处多他王杰一个不多,少他王杰一个不少,就王杰那天天跟泼妇似盯着他和珅撒泼的德性,没必要再热脸贴他的冷屁股,自寻没趣。



这边和珅刚处理完几份公文,就有笔帖式轻步过来小声递了话,和珅听后不动声色来到另一屋中。



里面候着的兵部职方司郎中明安赶紧“叭叭”甩袖,上前跪下恭声道:“卑职明安参见中堂大人!”



“起来吧。”



和珅笑着示意明安起身,颇为亲近的样子,原因自是这位明郎中乃他和珅所用之人。



兵部职方司和武选司都是兵部的要害机构,一个管着军队的调兵文书,一个管着将领的晋升。



如此重要岗位,和珅岂能不安排自己人?



福长安不过名义上的尚书而已,真正决定兵部运转的还是他和中堂。



包括吏部、户部、工部。



四部唯他和珅马首是瞻。



坐下后,有笔贴式给中堂大人奉茶,尔后知趣退出,不忘带上屋门。



和珅看了眼明安,微笑道:“大老远打京里来承德为的何事?”



明安赶紧道:“中堂,大将军未按兵部拟定的进军路线行军,而是执意走青海口外,刘部堂深感困顿,特让卑职前来请示中堂大人意思!”



“什么?”



和珅眉头顿皱,前兵部尚书庆桂出任甘肃总督后向朝廷上书说青海口外即将入冬,若由此入藏必然险阻丛丛,故建议福康安改走另一条沿途设有驿站的路入高原,虽然改道会拖延抵达高原的时间,但后勤这一块的压力却能小许多,且相对安全。



军机处收到庆桂的奏折后立即召集兵部、户部相关人员研究,会后众人一致认为改道是正确的。



和珅便将研究结果报给老太爷,老太爷那边也认可改道方案,军机处就用蓝批拟了旨意给兵部,要兵部督促福康安执行改道方案。



未想福康安却视兵部为无物,也不顾甘肃总督庆桂劝说,仍旧坚持从西宁一路入藏,并要求西北方面不惜一切供应大军粮草。



福长安这个名义上的兵部尚书根本不通兵事,只知兄长的事必须无条件配合,因此要求管着的兵部和户部全力保障,谁要办砸了就拿谁是问。



这就让按新方案制定后勤和供给路线的各方都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清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清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