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劣不堪用者居多,骡马实乃最大收获,另外俘虏以捻子为主,这帮人桀骜难驯,需严加看管,为防不测”



周库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把俘虏全部杀了以绝后患,另外抓获的白莲教骨干成员是解押进京凌迟处死,还是就地处死,都得赵大人来定。



“如何处置俘虏,本官自有主张,尔自去忙便是。”



捻子俘虏可是赵安想要的兵源,哪里会听周库的杀俘虏,挥手让其退下,至于抓获的几十个白莲骨干成员,赵安打算审一下,立场不坚定的可以策反拉拢成为暗线伏在白莲教,立场坚定不可拉拢的只能报请朝廷处决。



有些口渴,微一抬手护卫忙将水囊递上,“咕嘟”几口后,赵安又同众人一起抬运尸体,直至天黑方进城。



次日仍是组织掩埋尸体、灾民安置,如此忙了两天城外方才彻底恢复平静,赵安遂有时间给老太爷写正式报告。



之前只是送去两份捷报,一份宿州大捷,一份七战七捷。



报告是在死去的知州李文书房写的,开篇赵安即将自己为何离开宿州前往泗州原因如实写出,接着收到宿州急报如何带兵来救也一一写清。



对于只带数百人便冒险救援宿州的英勇事迹却只用区区一句话来概括,即:“奴才星夜疾援,侥幸大胜教匪”。



没必要详写细节,因为老太爷在战事这一块比谁都精,稍加复盘便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又岂能不知仓促起事的白莲教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打掉其指挥中心教匪不乱自乱。



“侥幸”二字是不居功,不自夸的谦虚。



如果赵安用大量笔墨把自己描绘的如何英勇,将白莲教写的如何厉害,双方如何斗智斗勇什么的,反而会让老太爷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



上位者,未必喜欢本事很大的臣子,但老实人却没一个不喜欢的。



“七战七捷”也是如此,将“七捷”尽数归于麾下敢死勇士奋勇当先,白莲教匪丧胆不堪一击缘故,只字不提自己一骡当先冲杀在前。



灾情结束后,庆遥他们肯定会回京述职,届时老太爷不可能不详细询问,赵安这里越是对自己的功劳轻描淡写,留给老太爷的观感就会越好。



至于为何要杀知州李文,报告中如此写道:“奴才率部回返距城四十里官道之上,所见非欢庆之民,乃扶老携幼、面如枯槁之流民。其状惨绝,骸积于途,蛆蝇蔽野,稚子啼哭裂人心肺。奴才遣人询之,皆曰:州牧李大人驱我等出城,言‘从贼者死,自去者生!’



奴才肝胆俱焚,立命灾民折返就食,及至宿州城下,更见修罗地狱。饿殍枕藉,饥民匍匐血土之中,争食生米裹腹;守城兵丁持械驱赶灾民,一时哀嚎遍野



奴才三令五申知州李文开仓赈济,安抚灾民,李文竟抗命如故,坐视生民涂炭,犹以恐生抢掠、谨防资敌为辞”



将前番李文拒纳援军入城一事添上报告后,赵安指李文身为知州不遵他这暂署藩台命令,做事又极为教条这才酿成宿州惨剧,令得十数万灾民为白莲所驱,无辜之人成为刀下亡魂。



“地方官阳奉阴违,此风万不可长,否则朝廷威仪荡然无存,若地方守土之人皆以脚下之地为重,不从大员调遣,此与视中枢如无物有何异!”



赵安指白莲教匪之所以猖獗,根源除官吏盘剥、饥民无告外,就是李文这等官员为了自身利益“推波助澜”所致,所谓紧闭城门不担失土之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清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清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