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的势力得往湖北发展,这样三年后湖北才能爆发那场规模比现在大上无数倍的起义。



三年时间,也能让白莲教的骨干吸收这次仓促起事的教训,不致再起事时毫无章法,至少神兵们能练出一大批来。



截止目前,赵安都没有发布通缉三阳教主刘之协的通缉令,原因就是想让这位刘教主有时间逃离安徽。



而此时追击往北方溃逃的白莲教徒跟痛打落水狗没有任何区别,到手的军功营兵们哪个不争着要,就是漕帮弟兄们的心气也是出奇的高涨。



少君威风,不就是他们漕帮威风么!



骡马组成的机动队伍立时如风般向着北方卷去。



尽管险些从骡子坠下,但“半骑兵”的亲身体验让赵安也是大开眼界,也才明白为何几十年后同样以骡马为代步工具的捻军能够在太平天国灭亡后还能同清廷打上几年。



因为速度!



只要速度比对手快,既能打对手个措手不及,提前在对手必经之地设伏,更能在战事不利时迅速脱离战场,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如此,建立一支高度机动化的骑兵部队,很自然的就上了赵安的工作日程。



淮北这地方虽然不产战马,骡子数量却多的出奇。



有了数量才能有质量。



骡马骑兵,它也是骑兵。



追击首战发生在一个叫符离集的小地方。



于此地,赵安追上一股多达四百余人的白莲教匪,这帮刚刚从宿州狼狈逃过来的教匪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身后就传来急促的蹄声。



一个简单的冲击,四百多临时组成的教匪队伍就被击溃,当场斩杀五十多人,俘虏二百多。



经审讯这股教匪皆是原在亳州活动的捻子,带队的两个传头早就死在昨夜的乱事中。



“赵大人武功赫赫,指挥英明,大捷之后又添一捷!”



庆遥等人兴奋的将被斩杀的教匪首级割下用袋子装了,这些回头都是战功。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安坦然接受庆遥等人的恭维,命留下三十人将俘虏送回后方宿州城,其余人随他继续追击。



并嘱咐押送俘虏的漕帮弟兄,若俘虏途中有逃跑的不要追,让他们自去,不跑的则将他们押回宿州与其他被俘的捻子关押在一起。



很明显,赵安是在打捻子俘虏的主意。



皖北民风彪悍,这些个半民半匪的存在稍加改造训练后是可以成为一支精兵的。



当年李鸿章的淮军和皖北的捻军都起源于江淮,但两支军队因为各自信仰不同走向了对立面,最终淮军胜出诞生了北洋集团,由此开启民国历史。



赵安这里没有“竞争者”,完全可以将江淮集团垄断在手,开启属于他的时代。



这一仗打下来,少说也能俘虏三四千捻子,再与渗透进安徽的漕帮混编,赵安就能直接掌控至少七千武装力量。



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七千武装力量“合法化”。



第二战,于符离集西北十几里地的小格庄发生。



整个战斗过程不值一提,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清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清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