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节开幕前这几天,曹阳先给22部电影做一个排序,先看了排序靠前的几部电影。



排序的依据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德普、塞隆、宁英外,曹阳从剩下的五人给出的名单,大致也能推断出柏林这边的想法。



迪特-考斯里克是说过,金熊奖之外的奖项,曹阳完全能够做主,但是,这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了。



只要是这五人的名单被曹阳采用一两个,不就“赚”了吗?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吧。



不过,从这份名单里,还是能看出,迪特-考斯里克对于金熊的归属,还没下定决心,或者说还在犹豫。



曹阳在这几天里,分别看了《波弗特》、《特务风云》、《耶拉》、《在屋顶上流浪》、《德国好人》、《伯纳德行动》、《丛林之中》、《天使》以及《图雅的婚事》。



五个人,每人五个名单,重复之下,却只有九部电影。



你可以说他们的审美差不多,所以每人五部五个人只选出九部。



不过,艺术这东西,是很主观的东西。



除非是那种演员演技特别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那种,又或者是电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很有意思。



不然,五个人几天时间就能达成共识,仅仅选出九部电影,确实是有点太巧合了。



《波弗特》讲述的是以色列前哨指挥官和他的军队,在撤出黎巴嫩前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敌人没有现身,只有一个隐形组织从空中扔投炸弹,士兵们必须在山顶上找到一种方法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有四个评委都推荐了这部电影,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很好。



大致意思是说,“由于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在如何对待战争这个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这部影片的亮点是他没有采取鲜明的立场来表述该如何做,只是希望双方都能联合起来,但愿最终会取得胜利。”



以色列,小国?



缺乏国际理解和支持?



没有采取鲜明的立场?



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以色列还成了受害者了?



如果是柏林电影节官方授意,只能说德国人确实“跪”的很彻底,只要是关于二战或犹太人的电影,就特别容易拿奖。



这属于欧美的政治正确。



但不属于曹阳的政治正确。



《特务风云》讲述了美国中情局创始人之一的爱德华-威尔逊的人生历程。



不出意外,为了国家,威尔森不但牺牲了个人理想,与妻子玛格丽特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连家庭和亲情也因他的蜕变而陷入绝境。



这是独属于老美的“主旋律”电影。



并且这部电影也非常套路化。



在曹阳看来,这样的电影哪怕是在奥斯卡,也很难获奖,柏林反而想给奖项,真搞不明白德国人是怎么想的。



《耶拉》这部电影反而有些新意,以“车祸-重生-死亡”的环形叙事,编织了一场存在主义寓言。



死亡即重生,重生又指向死亡,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择日北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择日北飞并收藏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