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混来混去,流窜于街头巷尾,城里城外。



就在朝中百官渐渐开始忽略这个京都有名的废体少将军时,在兴隆三十二年最后一场大朝会上,这位废体少将军连续上奏十二奏疏,弹劾京中大小官员三十二位。



引得朝野震动,百官大惊。



三十二位官员,正好与北齐天子姜寿继位的年限一致。



但这三十二名官员却并不是全部,之所以因为弹劾他们,只因为这三十六名官员全都是朝廷五品以上的高官。



李忠明这一番举动,立即引起诸位大臣不满,纷纷在朝堂斥骂,有将近一半朝官跪请天子,治罪李忠明。



然而年仅十六岁的李忠明没有丝毫慌张。



在朝堂之上舌战百官,指名道姓将他所弹劾的那三十二位官员所犯之事一一列举了出来。



杀人灭口、强取豪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等等等....



每一条都有实证佐证,每一个被他弹劾的官员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三十二位官员有强词夺理者,也有面如死灰者。



但当他们听到李忠明竟然早已派遣天子暗卫趁着他们上朝的功夫到他们各自的府中搜查罪证的时候,所有人全都是一片绝望。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究竟做过一些什么事。



这个时候辩解已经无用,只能认罪求情。



而且这次的事主要是因为外郭而起,外郭那个地方,本就是一个混乱之地,都是一帮贱民,是死是活天子并不会在意。



或许他们能够逃过一劫。



然而这次他们想错了。



天子没有多看一眼那些不断求饶的大臣,只是将他手边的天子剑甩给了李忠明,对他说出了两个字:彻查。



李忠明领命,手持天子剑,命禁军将三十二位大臣打入天牢。



随后大军出动,皇族超品供奉相随。



将所有有关人员关押收监。



兴隆三十二年最后一场大朝会,北齐震动,朝堂剧变。



受牵连的官员多达数百位,一些小吏更是数不胜数。



李忠明以绝对的雷霆手段,按北齐律法一个个判了下去。



这一年除夕那一天,皇城南门法场,血流成河。



一颗颗人头滚滚。



法场刽子手从上午砍到傍晚,眼睛都杀红了。



后来有人说,那天天都城里,始终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而这么做的后果便是这件事过后不到半个月,北齐各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暴乱。



有江湖势力作乱,有一州刺史举兵谋反,有人煽动灾地民众反抗官府。



然而这场烽烟四起的暴乱刚刚开始便被镇压了下去。



因为他们不过是刚刚起兵造反,身边便立即有人出现平乱。



东南西北各地精锐边军竟不知何时早已隐藏在他们身边,趁他们暴乱时便直接大军压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暴乱。



直到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老九并收藏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