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要做,吴某只能为中使画一条糖龙。只不过,此物原是哄小孩儿的零嘴,胜在妙趣,无甚滋味可品,恐难登大雅之堂……”



“甚好甚好!”



李宪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点头如捣蒜。



吴铭不再多言,重新取出风炉、锅勺等一应器具,燃起炭火,融糖成浆,着手绘制糖龙。



其实李宪压根不明白何为糖画,直至此时见吴掌柜以糖汁作画,方才恍然,不禁目瞪口呆。



不多时,便见一条神气活现的糖龙跃然石板上,他脱口赞道:“吴掌柜好巧思!好手艺!”



吴铭粘上竹签,铲起,用扇子扇凉定型,递给对方,自谦两句:“粗鄙市食,算不上什么美味佳肴,中使以此复命,恐显寒酸。”



“非也!”



李宪接过糖龙,眉间愁云顿散,喜色爬上眉梢:“寒酸与否,不全在于食物本身,更在于如何说道!”



这话不假,食物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成本,还包括品牌的溢价、厨师的名气、食物背后的故事等一系列附加价值。



只要附加价值够高,预制馒头也能卖二十块。



“承惠,二十文。”



李宪爽快付钱,待问清吴记今日所售菜肴,便拱手作别,脚步轻快地离去。



吴铭再次将物什归置妥当。



今日的销售额尚未清点,但看钱箱已然装满,当逾十贯之数。



搁在以往,携此重金行走,别提多费劲了。而今有餐车箱柜,便可以锁在柜子里。



念及稍后要游览赐酺盛会,吴铭便揣了一贯钱在身上。



此刻已过午时,忙活一上午,众人腹中皆空,吃个午饭先。



至于吃什么,许久没有光顾状元楼了,既然刘掌柜适才光顾了吴记,吴铭理应礼尚往来。



遂道:“我去隔壁买些糕饼回来垫饥。”



刘保衡见吴掌柜突然揣着钱朝状元楼的摊位走来,瞬间明了对方意欲何为,满脸写着:你不要过来啊!!



他也是事后复盘,才知道对方此前常来状元楼探店,名为探店,实为偷师,每每将状元楼招牌菜偷去,复刻出来,甚至青出于蓝!真个气煞人也!



这回怕是要故技重施,又来偷艺!



钟如海却暗自欣喜。



王铛头因得吴掌柜指点,改进了莲房鱼包,此事在状元楼早已人尽皆知。



此番亲眼见识了吴记摊前大排长龙的火爆场面,更是心服口服,也盼着能得其点拨一二。



殊不知吴铭是真心想买几样糕点果腹,并无他念。



状元楼的生意其实不错,摊前也聚起不少食客,只因没有排队的规矩,显得比较散乱。



吴铭凭借厨子的体格,轻易挤至摊前,刘保衡只得收敛敌意,亲自招呼:“吴掌柜想买点什么?”



状元楼也不给自家售卖的吃食贴个名目,对他这种不熟悉本地食物的外地人很不友好。



幸而吴铭探过不少店,平时也常同何厨娘交流,诸如荷叶饼、芙蓉饼、栗糕、糖糕、蜜糕、麦糕、豆糕、糍糕、蜂糖糕、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我的饭馆通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申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申晨并收藏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