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皇宫尽头,即东、西角楼处。



其实并不算长,大约一千米。



纵观两千年王朝史,北宋的皇宫算是很袖珍的了,远小于唐朝的大明宫和明清的紫禁城。赵祯在位期间倒是起过扩建的念头,但因周边住户抵制拆迁,只好搁置。



吴记川饭的摊位位于西角楼对面,吴铭先来踩个点,目光扫过隔壁摊位的布招,微微一怔。



“哎哟呵!老熟人啊!”



店铺离得近也就罢了,没想到摊位也紧挨着状元楼。



转念一想,也对,他当初的要求是排在七十二正店之后,而状元楼恰是正店末流,合该如此。



过了东、西角楼,摊位由单侧变作双侧,东起望春门,西至阊阖门,但彩幕的规格明显不如皇宫路段。



东西御街和南北御街一样,原则上只供官家出巡使用,寻常百姓只能在两侧御廊里行走。



赐酺当日例外。



除去预留给演出队伍的经行通道和靠近皇宫一侧的彩幕区域,其余地界百姓可随意游览,尽情享受,不受任何限制。



吴铭只是驱车大致参观一遍,已经可以想见后天的盛况。



翌日。



今天是宋代的九月十九日,现代的10月18日,星期六。



恰逢周末,吴铭叫上老爷子和老妈一起筹备明天摆摊所需的食物。



不仅要保留以前摆摊时的畅销菜品,还要增加一些新花样,其中两样当场现做。



一是糖画,经过这几天的实战演练,吴铭已经熟练掌握十二生肖的画法。



至于另一样……



“耶!”



吴振华一进厨房就注意到那几口巴掌大的平底锅,看外形显然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你在那边买的嗦?”



吴铭点头称是。



没办法,现代器具带不过去,只能在东京寻找平替,工艺虽然粗糙了些,能用就行。



“你要做蛋烘糕嗦?”



老爷子一猜即中。



蛋烘糕虽然带个“糕”字,其实并非什么正经糕点,更比不了广式、苏式、京式面点的精致,而是成都的特色小吃,相传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



蛋烘糕用料普通,做法也极其简单,只需用鸡蛋、面粉和红糖调匀,在平底锅上烘煎而成,很适合出摊叫卖。



吴铭记得二十年前,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蛋烘糕的,那时候才卖五毛钱一个,现在涨了十倍不止,味道反而不如以前好了。



吴振华瞬间来劲了,这个他会啊!谁还不曾走街串巷卖过蛋烘糕了?



吴铭笑着招呼道:“都过来,让太师祖给你们露一手!”



三个厨娘嗖一下便围聚上来。



吴铭嘱咐何厨娘:“你仔细学,这道菜明日由你来做。”



“好!”



何双双重重点头,难掩欣喜之色。



某个无缘参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我的饭馆通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申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申晨并收藏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