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本是一片好意。



赐酺的场地东起望春门,西连阊阖门,横贯内城东西御街,届时为吴掌柜安排个摊位,于他不过举手之劳。



及至离店,文彦博却忽然叹道:“彦国兄虽是好心,只恐办了件坏事。”



众皆疑惑:“宽夫何出此言?”



文彦博不答反问:“诸君以为,吴掌柜之艺,较之御厨如何?”



欧阳修仍是那句话:“御厨自是弗如远甚。”



此番再无异议,众皆颔首称是。



“这便是了。”文彦博从容道,“令吴掌柜于赐酺时一展身手,固然是桩美事。可万一教官家知晓,民间竟藏有此等绝艺之人,惊喜之余宣召入宫,执掌尚食,为之奈何?”



众人心头一凛,尽皆醒悟。



一入宫门深似海,吴记尚有诸多佳肴未曾品尝,吴掌柜若应召入宫,今后上哪儿吃去?



欧阳修的反应尤为激烈,近几个月来,每晚都有吴记的珍馐下酒,口舌早被养刁,如今再吃别家食肆的菜肴,只觉索然无味……断不能失去吴掌柜!



但他心里仍存了侥幸:“观吴掌柜为人,身处陋巷,经营小店,忙碌终日,只挣得几分薄利,却不改其乐,颇有隐士之风,未必甘愿困于宫苑做个御厨。”



文彦博摇头:“官家宣召,几人敢拒?何况尚食之位,乃庖厨至高之荣,若再许以金帛厚禄,难保其心不动。”



话虽如此,应允之事岂可出尔反尔?



富弼沉吟片刻,决断道:“既如此,届时便将吴掌柜的摊位安置于远离宣德楼之处。”



按惯例,赐酺宴将设于宣德门(皇城南正门)门楼之上,俯瞰其下东西御街。能在邻近宣德门处设摊者,皆为京师享誉日久的名厨,其所烹菜肴有望呈于御前。



只需将吴掌柜的摊位置于天子目光难及之处,此忧自解。



众人闻言,皆抚掌称善。



送走客人,闭店打烊。



吃完午饭,吴铭仔细研究了下宋代的赐酺宴。



和唐代动辄七日、九日甚至弥月的赐酺宴不同,宋太宗初次赐酺时便定下规矩:“娱乐不可过度,三日为得宜矣。”



是以宋代的赐酺宴以三日和五日为多,其中,数第一日的规模最为宏大,“百戏竞作,歌吹腾沸。宗室诸亲、近列牧伯、洎旧臣家,官为设彩棚于左右廊庑。士庶观者,驾肩迭迹,车骑填溢,欢呼震动。”



也唯有第一日会宴请庶民,“召京邑父老分番列坐楼下,传旨问其安否。”



真宗朝曾设宴赐酺一千五百名父老,创下史上最高记录。



后两日则是单独宴请百官和宗亲。



宴饮的地点历来是皇城南门的宣德楼,所有演出都将在毗邻南门的东西御街上进行,皇帝和众高官则会在顶楼一边观酺一边享用美食。



各色摊位也会设在这条东西御街两侧。



九月十二日改元,届时将大赦天下,加恩百官。



赐酺需要时日筹备,应该不会早于下个旬休。



现在考虑这些为时尚早,等朝廷正式下诏改元,吴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的饭馆通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申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申晨并收藏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