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早在这之前,欧阳修已将苏洵的文章荐于朝臣,对其赞誉有加。



老苏此时在朝堂中已有文名,连韩琦也“甚称其文”。



但韩琦对待苏洵的态度和欧阳修有很大不同,后者希望朝廷能重用苏洵,频频上书举荐,前者则是“称其文,礼其人,而不用其言。”虽然赏识老苏的为人和文章,却并不打算采纳他的主张。



苏洵哪里知晓其中缘由,见诸公在场,恨不得直抒胸中丘壑,大谈经世之道,到底是忍住了。



佳节宴饮,美食当前,不宜评议时政,宴后再说也不迟。



新客到店必经之流程:上餐具!



在座俱是位高权重之人,最年轻的也已年近半百,早已喜怒不形于色,见孙福呈上一等琉璃杯,并未惊愕失态,只是大感意外。



因醉翁最喜向旁人推荐自己钟意的人和物,且常有夸饰之语,众人原本便存着几分疑虑,抵达时见店小且陋,不免大失所望,甚至觉得屈尊于此,有失身份。



此刻不禁生出几分期待来。



“春兰秋菊、卤味拼盘——”



先上开胃的凉菜。



韩琦笑道:“旁的暂且不论,此间的卤肉堪称一绝,诸公请尝。”



众人纷纷动筷,喷香软糯的卤肉入口,心底的那点疑虑霎时烟消云散,真香啊!



厨房里,吴铭将备好的菜料逐一下锅烹制。



雅间的菜品早已定下,因此可以提前备料,出餐相对快。



蟹酿橙、葱爆羊肉、蒜烧肚条、菊花豆腐……



锦儿按吴掌柜的吩咐,不时用勺舀起原汤汁从上而下浇入一品锅中,渗透其味,待煨煮入味,撒上少许蒜叶,加盖。



“走菜——”



雅间里鸦雀无声。



众人瞪着碗中那朵盛放的白菊,纵使早过了喜怒形于色的年龄,此时也禁不住相顾惊叹。



在座皆非贪享口腹私欲之人,尤其到了这个岁数,食欲也有所下降。



今日才发觉,并非食欲有所下降,而是到了这个岁数,天底下的美味珍馐已几近尝遍,再难有令人唇齿一新、回味无穷的肴馔。



这位吴掌柜却做到了。



且不是某一道菜,而是每一道菜都做到了。



众人甚至无暇闲聊,只来得及称赞感慨几句,便又有新菜呈上,忙不迭举箸品尝。



欧阳永叔每每宣称御厨烹制的菜肴较之吴掌柜弗如远甚,众人嘴上不说,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



并非所有在大内做饭的庖厨都叫御厨,事实上,皇宫里有许多厨房,各有分工,专为王公大臣做饭的叫“堂厨”,专为翰林学士做饭的叫“翰林司”,这些庖厨已是行内顶尖。



真正给官家做饭的御厨更是当世翘楚,足有两百个之多,此外还有三十个择菜配菜、挑水打扫的杂役,三十个端茶送饭的“服务员”,以及四个专门搭配食谱的“营养师”。



这二百六十四位尚食官的唯一职责便是侍候官家的饮食,连皇后都无权让他们做饭,除非奉有特旨。



百官只在饮福宴、春秋大宴、圣节大宴等重要宴席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的饭馆通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庄申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申晨并收藏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