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并排坐在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水泥台阶还带着晨露的凉意。远处南山轮廓被薄雾晕染,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阿宁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少见的温柔:“去年我还在,阿爸划的那艘龙舟拿了头名。”他的目光飘向虚空,“冲过终点时江水溅了他满脸,上岸时浑身湿透,可手里还紧紧攥着船桨,指节都发白了。”



九月的思绪瞬间被拽回童年。小舅舅总爱用胡茬扎她脸蛋,端午那天却会早早把她扛上肩头。两旁木棉树抖落满枝红花,人群的呐喊声与锣鼓声混作一团。龙舟破水而来时,船尾翻涌的浪花扑上堤岸,凉凉的水珠溅在她凉鞋上,混着艾草与江水的腥甜钻进鼻腔。最难忘是赛后归家,推开门就撞见外婆端着冒热气的灰水粽,黄糖浆顺着晶莹的米粒缓缓流淌,在瓷碗里聚成小小的金洼。



“你记得吗?”阿宁突然转头,眼睛亮晶晶的,“有年龙舟赛下雨,大家都躲在骑楼底下,看雨水顺着瓦当连成线,结果爸爸他们的龙舟照样拿了第一。”九月笑起来,记忆里那场雨确实格外酣畅,雨水混着汗水从划龙舟的人古铜色的脊背滑下,却浇不灭满街的欢呼。



九月摸出兜里被攥得温热的黄糖,细小的晶体在掌心折射出细碎的光。风掠过槐树梢,恍惚间,她听见了龙舟鼓点,闻到了灰水粽的草木香,还有阿婆在耳边轻声说:“快吃,别凉了。”



他们在操场角落发现几株艾草。阿宁惊喜地蹲下:“虽然不是老家的野艾,但好歹是个念想。”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艾草摘下,微风拂过,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恍惚间竟有了家里的韵味。那摇曳的艾草,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也为这个冷清的端午增添了一丝节日的氛围。两人坐在足球场的草坪上,分食着芒果干。



阿宁说起小时候,跟着阿婆学包粽子,总是把粽子包得歪歪扭扭,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九月则讲述着端午洗艾草澡的趣事,有一次不小心把艾草汁溅到眼睛里,疼得直掉眼泪,阿婆一边心疼地帮她冲洗,一边笑着说她是个小淘气。



远处传来吉他声,唱的是《海阔天空》,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九月突然想起阿婆常说的话:“人在哪,家的味道就在哪。”此刻,虽然没有灰水粽,没有热闹的龙舟赛,但有老乡的陪伴,有对故乡的回忆,这个端午似乎也不再那么冷清。他们互相倾诉着思念,分享着童年的趣事,笑声在操场上回荡。



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九月望着天边的火烧云,转头对阿宁说:&34;阿宁,你该回东校区了。今天有你陪着,这个端午节过得很开心。谢谢你。&34;她的声音里带着眷恋,手指无意识地揪着校服衣角。



阿宁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伸手揉了揉九月的头发:&34;跟我还客气啥?咱们可是老乡!&34;他弯腰抱起空纸箱,健硕的手臂肌肉微微隆起,&34;等放假了,宁哥带你杀回老家,让我妈妈给咱们包最正宗的灰水粽,管够!&34;



两人相视而笑,晚风裹着槐花香掠过阶梯。九月看着阿宁高大的背影逐渐融入暮色,他走路时带起的风还残留着桂七芒的香气。这份来自同乡的温暖,让异乡的端午也有了家的温度。



九月回到了宿舍,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墙上投下艾草的影子。九月摸到行李箱夹层里那包阿婆塞的黄糖,纸包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她轻轻打开纸包,看着那金黄的糖粒,仿佛看到了阿婆慈祥的笑容。迷迷糊糊间,她仿佛又回到了家乡花镇:阿婆正往她碗里的灰水粽浇黄糖,阿宁穿着蓝白校服在大街上奔跑,远处传来龙舟的鼓点……



这个没有灰水粽的端午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们都是九零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水海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海棠并收藏我们都是九零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