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



小舅打趣道:“要是找个青市的,那我们估计都不会去一次了,太远啦!”九月不好意思地笑了,脸颊微微泛红,连忙说:“大家别再拿我开玩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



外婆轻手轻脚地掀开卧室门帘,像捧着珍宝似的从樟木箱里取出叠得整整齐齐的羽绒服。这件衣服被她用花布包袱层层包裹着,边角还仔细掖进箱底的棉花堆里。当她把羽绒服铺在八仙桌上时,褶皱处扬起细小的绒毛,在夕阳余晖里打着旋儿。&34;你们瞧瞧,这做工多精细。&34;外婆戴着老花镜,指尖沿着衣服走线来回摩挲,&34;袖口这儿还做了双层防风,领口镶的毛边摸着比小鹅绒还软乎。&34;



大姨夫率先凑过去,捏着衣角轻轻拉扯:&34;这料子看着就密实,百来块钱怕是在咱们镇上连件薄外套都买不着。&34;



话音未落,小舅妈已经迫不及待地套在身上,对着墙上的圆镜转了两圈:&34;哎哟,轻便得跟没穿似的,这下冬天骑电动车再也不怕灌风了。&34;



几个人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颜色耐脏、款式百搭,小表弟更是拽着九月的袖子撒娇:&34;姐姐明年一定给我带一件的,我要和同学说这是从大西北带回来的宝贝!&34;



大姨却将注意力转向桌上的馍馍,粗糙的表皮泛着麦黄色,边缘还裂着细密的纹路。她用指甲掐下一小块,放在嘴里慢慢嚼着,眉头越皱越紧:&34;这硬得能当石头使,牙口不好的怕是得崩掉半颗牙。&34;说着掰下一角递给外婆,老人家咬了半天也没咬动,只能放在嘴里慢慢抿。



九月见状,从厨房端来一碗温热的牛奶,把馍馍掰成小块浸泡其中:&34;大姨你看,泡软后奶香混着麦香,比咱们这儿的馒头还筋道。&34;她边说边示范着将泡好的馍馍夹进卤肉里,&34;我们食堂师傅教我的吃法,就着辣子和咸菜,早餐能吃两大碗。&34;小舅舅饶有兴致地跟着操作,咬下一大口后眼睛发亮:&34;嘿!还真吃出羊肉泡馍那味儿了!&34;



话题很快转到牛羊肉上。九月从背包深处掏出油纸包着的牛肉干,深褐色的肉条泛着油光,撕开时还能看见细密的肉丝。外婆刚尝了一小口,就忙不迭往小舅手里塞:&34;快给你爸也拿点,他就好这口有嚼劲的。&34;大姨夫嚼得腮帮子发酸,却仍舍不得放下:&34;咱们这儿的牛肉总带着股膻气,这西北的肉怎么就这么香?&34;



&34;这可是用牦牛肉做的,人家在海拔几千米的草原上放养,肉质能不好吗?&34;九月打开手机相册,翻出牧民宰牛的视频,&34;你们看,人家现宰现晒,只放简单的盐和香料,保留的全是肉本身的鲜味。&34;



这时大嫂端着小半碗老酸奶从厨房出来,奶皮上还撒着几颗枸杞。小外甥女抢先尝了一口,皱着眉头直吐舌头:&34;太酸啦!比柠檬还酸!&34;



九月接过碗用勺子搅了搅,凝脂般的酸奶泛起细密的气泡:&34;我第一次吃也不习惯,当地人都要拌上两大勺蜂蜜。&34;她舀起一勺慢慢品味,回忆起学校门口的酸奶摊,藏族阿妈总会额外多给她加些葡萄干。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院子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大家也都要各回各家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大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们都是九零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水海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海棠并收藏我们都是九零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