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看到他们全都安静的坐在墙边,听着里面的先生授课,才明白,他们也是渴望读书识字的。



姐姐告诉她,在那个世界,每个孩子都可以读书识字,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入学堂,而且是免费的。



读书识字并不是一定要参加科举,最主要的是明理,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如此,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东家,我们在家里没事干,就来这里听先生讲学,我们没有打扰先生,也没有和收容所的孩子起争执。”



程庄村卫氏的大女儿连忙解释着。



他们也是偶然一次来这里玩,听到有先生讲课,便蹲在墙角听了一天。



从前的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私塾,也从来没有想过读书识字。



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可是听了几天,真的学会了一些字,他们便越来越感兴趣。



每天都准时来收容所听先生讲课,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先生看到了,也并没有赶他们走。



“你们是不是都想读书识字?”



看着这些孩子们天真的脸庞,沈之念只觉得心里一软。



这些孩子是北疆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不止要让北疆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要培养下一代,让他们能撑起北疆。



如此,北疆才能长久发展。



“是。”



孩子们都重重的点头。



读书在他们看来,是很神圣的一件事。



十里八村若是有一个读书人,那可是被所有人都敬着的。



“你是想盖私塾,让这些孩子们读书吗?”慕珩看出了她的意思。



“可是,别的不说,就笔墨纸砚,这些孩子家里就承担不起。”



收容所的孩子有限,他们还能管的了,可这些孩子实在太多了。



光一个北疆都要十几万个孩子,他们哪里负担的起。



“不用笔墨纸砚,用姐姐送来的笔和纸,姐姐说话,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并不算贵,应该没有问题的。”



“可是,他们若有科举之心,还是用笔墨纸砚这些为好。”



科举的时候,毛笔字也是考官评判的标准之一。



“若是想要参加科举,又能名列前茅的话,可以去负担他们的这些费用。”



沈之念思索片刻说道,“可若是文采一般,又想参加科举的话,则让他们自行承担。”



沈之念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除了私塾所需要的费用太多以外,更重要的是读了书,有了自己的思想,或许就没有现在那么好控制了。



可他们不能为了这一点私心,就去剥夺他们成为更好的人的权利。



“王爷,读书识字是次要的,主要是因材施教,让他们能学一个一技之长。我想开的私塾,除了读书以外,还有教授刺绣,木工,算账这些。”



听着沈之念说的,慕珩思索片刻,“那本王考虑考虑。”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饥荒年,我的匣子通现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饥荒年,我的匣子通现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