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你看隔壁老王家,孙子都满地跑了……”
茅世寇一听这话,头皮发麻,脚下像生了根,怎么也迈不动步。
他转身就往外走,他一刻也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了。
他觉得这个家就像个牢笼,把他困得死死的,让他喘不过气。
那天,大舅家的表哥来串门,说他要跟人去外地打工,还说外面的钱好挣,比在农务所强多了。
茅世寇当时就心动了,他问表哥能不能带他一起去。
“阿寇,你可不能去!你走了,谁来给咱老宋家传宗接代?”茅世寇他爹一听,立马就急了。
“就是,阿寇,你可不能走,你要是走了,娘可怎么活啊!”茅世寇他娘也哭天抹泪地劝他。
茅世寇看着爹娘,心里又烦又乱。他知道,他是走不了了。
他就像是被拴在磨盘上的驴,只能一圈一圈地绕着磨盘转,永远也走不出这个圈。
这天,茅世寇去给一户人家看猪。那猪怀了崽,病恹恹的,主人家急得不行。
茅世寇给猪打了针,开了药,忙活了一下午。
从那户人家出来,茅世寇觉得浑身疲惫。他不想回家,不想听他爹娘的唠叨,也不想看到尤婷婷那张脸。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茅世寇抬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费神婆家附近。
自从上次他爹带他来过之后,茅世寇自己也来过几次。每次来这里,他的心情都会平静很多。
他觉得费神婆这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让他暂时忘掉烦恼。
茅世寇站在费神婆家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如薄纱般笼罩着整个村落。
茅世寇转过一个弯,脚步沉重,踏上一条泥泞小路。路的尽头,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屋,在昏黄的天光下,静默无声。
那是费神婆的家。
在村里,这房子怕是最老的了。费神婆不愿打扰家人,独自在这儿住了近六十年,求她看事儿的人络绎不绝,从未间断。
夏日已逝,屋里的老人愈发显得瘦小,仿佛一截风干的枯木。
她瘫在客厅的老式躺椅中,穿着褪色的老旧布衣和深色长裤,脸庞和四肢都干瘦得厉害,只剩下一层松树皮似的皱纹,松松垮垮地包裹着骨头。一双裹过的三寸金莲,常年套着白袜,缩在黑布鞋里,看着更小了。
听见门外的动静,费神婆原本微阖的双眼猛地睁开,深陷的眼窝里射出两道锐利的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茅世寇心里莫名一紧,脚步顿了顿,生怕扰了老人的清修。他想起费神婆曾说过,平日无事,她便在家凝神静修。
“唐婆婆,您近来身子骨还硬朗吧?”茅世寇定了定神,跨进门槛,语气里透着敬畏,“许久未来探望您老人家。”
几次接触,他对这位神秘的老人,早已是由衷地敬重。
费神婆自然记得这常来的宋家小子,每次来都会留下些钱物,是个心细的。只是想到这孩子的命数,老人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转瞬即逝。天意弄人,她又能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茅世寇一听这话,头皮发麻,脚下像生了根,怎么也迈不动步。
他转身就往外走,他一刻也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了。
他觉得这个家就像个牢笼,把他困得死死的,让他喘不过气。
那天,大舅家的表哥来串门,说他要跟人去外地打工,还说外面的钱好挣,比在农务所强多了。
茅世寇当时就心动了,他问表哥能不能带他一起去。
“阿寇,你可不能去!你走了,谁来给咱老宋家传宗接代?”茅世寇他爹一听,立马就急了。
“就是,阿寇,你可不能走,你要是走了,娘可怎么活啊!”茅世寇他娘也哭天抹泪地劝他。
茅世寇看着爹娘,心里又烦又乱。他知道,他是走不了了。
他就像是被拴在磨盘上的驴,只能一圈一圈地绕着磨盘转,永远也走不出这个圈。
这天,茅世寇去给一户人家看猪。那猪怀了崽,病恹恹的,主人家急得不行。
茅世寇给猪打了针,开了药,忙活了一下午。
从那户人家出来,茅世寇觉得浑身疲惫。他不想回家,不想听他爹娘的唠叨,也不想看到尤婷婷那张脸。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茅世寇抬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费神婆家附近。
自从上次他爹带他来过之后,茅世寇自己也来过几次。每次来这里,他的心情都会平静很多。
他觉得费神婆这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让他暂时忘掉烦恼。
茅世寇站在费神婆家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暮色四合,炊烟袅袅,如薄纱般笼罩着整个村落。
茅世寇转过一个弯,脚步沉重,踏上一条泥泞小路。路的尽头,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屋,在昏黄的天光下,静默无声。
那是费神婆的家。
在村里,这房子怕是最老的了。费神婆不愿打扰家人,独自在这儿住了近六十年,求她看事儿的人络绎不绝,从未间断。
夏日已逝,屋里的老人愈发显得瘦小,仿佛一截风干的枯木。
她瘫在客厅的老式躺椅中,穿着褪色的老旧布衣和深色长裤,脸庞和四肢都干瘦得厉害,只剩下一层松树皮似的皱纹,松松垮垮地包裹着骨头。一双裹过的三寸金莲,常年套着白袜,缩在黑布鞋里,看着更小了。
听见门外的动静,费神婆原本微阖的双眼猛地睁开,深陷的眼窝里射出两道锐利的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茅世寇心里莫名一紧,脚步顿了顿,生怕扰了老人的清修。他想起费神婆曾说过,平日无事,她便在家凝神静修。
“唐婆婆,您近来身子骨还硬朗吧?”茅世寇定了定神,跨进门槛,语气里透着敬畏,“许久未来探望您老人家。”
几次接触,他对这位神秘的老人,早已是由衷地敬重。
费神婆自然记得这常来的宋家小子,每次来都会留下些钱物,是个心细的。只是想到这孩子的命数,老人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转瞬即逝。天意弄人,她又能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