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5章 这么远的距离,远程操控会有延迟吗?
/>
听到询问,江轩宇点了点头。
“对,轨道空降实验已经完成了。”
“测试表明,狴犴机甲空降后仍然保持着战斗力。”
听了这话,项长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默默记下了关键信息。
“刚才江国士应该是通过这个,查看机甲的情况。”
项长岳在心里暗暗想道。
“可惜我在地面上,没能亲眼见到机甲空降的画面。”
想到这里,项长岳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于是他再次开口:
“江国士,实验的戈黛滩离咱们远吗?”
“远,大概有几千公里。”江轩宇有些疑惑,“有什么问题吗?”
项长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么远的距离,远程操控会有延迟吗?”
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通常来说延迟就会越大。
几千公里的延迟,很难判断高低。
指挥作战时,延迟或许还能接受。
但狴犴机甲是实时远程操控的。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零点几秒的延迟,都可能导致灾难发生。
信息的往返,关系到生死。
听着他的担忧,江轩宇轻轻摇了摇头。
“项将军,您多虑了。”
“思维同步舱和机甲之间的通讯,没有延迟问题。”
“别说几千公里,就算是几万公里也一样。”
几万公里都没有延迟?
项长岳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距离越远信号传输所需的时间越长,这不是常识吗?
江国士是怎么做到的呢?
没等他再问,江轩宇主动解释道:
“它们之间的通讯采用了量子技术。”
“量子技术?”
听完这话,项长岳更加困惑了。
这怎么还和量子力学扯上关系了呢?
“对,就是量子技术。”
江轩宇点了点头,接着说:
“有一种现象叫做量子纠缠。”
“一对相互纠缠的量子,不管距离有多远,当一方受到影响时,另一方会瞬间产生反应。”
“把这种现象应用到通讯上,就能实现无延迟通讯。”
“思维同步舱用的就是这项技术。”
经过江轩宇的解释,项长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
原理他并没有完全弄明白。
但他知道一件事就足够了:自己担心的延迟问题,江国士已经解决了。
听到询问,江轩宇点了点头。
“对,轨道空降实验已经完成了。”
“测试表明,狴犴机甲空降后仍然保持着战斗力。”
听了这话,项长岳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默默记下了关键信息。
“刚才江国士应该是通过这个,查看机甲的情况。”
项长岳在心里暗暗想道。
“可惜我在地面上,没能亲眼见到机甲空降的画面。”
想到这里,项长岳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于是他再次开口:
“江国士,实验的戈黛滩离咱们远吗?”
“远,大概有几千公里。”江轩宇有些疑惑,“有什么问题吗?”
项长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么远的距离,远程操控会有延迟吗?”
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通常来说延迟就会越大。
几千公里的延迟,很难判断高低。
指挥作战时,延迟或许还能接受。
但狴犴机甲是实时远程操控的。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零点几秒的延迟,都可能导致灾难发生。
信息的往返,关系到生死。
听着他的担忧,江轩宇轻轻摇了摇头。
“项将军,您多虑了。”
“思维同步舱和机甲之间的通讯,没有延迟问题。”
“别说几千公里,就算是几万公里也一样。”
几万公里都没有延迟?
项长岳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距离越远信号传输所需的时间越长,这不是常识吗?
江国士是怎么做到的呢?
没等他再问,江轩宇主动解释道:
“它们之间的通讯采用了量子技术。”
“量子技术?”
听完这话,项长岳更加困惑了。
这怎么还和量子力学扯上关系了呢?
“对,就是量子技术。”
江轩宇点了点头,接着说:
“有一种现象叫做量子纠缠。”
“一对相互纠缠的量子,不管距离有多远,当一方受到影响时,另一方会瞬间产生反应。”
“把这种现象应用到通讯上,就能实现无延迟通讯。”
“思维同步舱用的就是这项技术。”
经过江轩宇的解释,项长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
原理他并没有完全弄明白。
但他知道一件事就足够了:自己担心的延迟问题,江国士已经解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