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间特别的书房,就靠着胡同。



为了怕附近的人听见动静,他把胡同里其他的院子都买了下来。



所以附近除了乞丐压根没什么人出没。



而王员外不会把乞丐当人。



更不会在意墙角下缩着的小乞儿。



探听消息的小乞丐说当晚书房的烛光彻夜亮着。



时不时就有女人的惨叫声传出来。



还有王员外气喘吁吁的咒骂声。



小乞儿原话是,“沈掌柜,王员外是在杀人吗?他屋子里一直有人在哭喊求饶,还是不同的女人。叫的太惨了!咱们要不要报官?”



沈清棠摸摸小乞儿的头,“不用报官,因为县太老爷已经知道了。”



守在王家附近的小乞儿说,各个方向的大门、小门、角门都没有看见县令夫人出来。



沈清棠只能等。



等着看多方博弈里,谁最沉不住气。



等待是最让人心焦的事,沈清棠也难免有些心急。



为了静心,沈清棠只能做些别的转移自己注意力。



比如,思索秦征这一百两黄金怎么能让一万将士好过点儿的同时,也让自己赚点钱。



没人说助人就不能利己。



沈清棠拥军的同时也想赚钱。



想赚钱容易,想在苛刻的条件下赚钱难。



不能暴露他们的行踪,不能大批量采购物资。



怎么办呢?



沈清棠思索良久,拿过笔,在纸上写下五个字:经济内循环。



说白了就是哪里赚钱哪里花。



比如说沈清棠雇用万人中的十个人帮着她照顾田地、果蔬,每个人每天一百文的工钱。



然后秋收了,沈清棠会卖粮食、果蔬。



这十个人再拿钱来买沈清棠的果蔬、粮食。



他们吃到了粮食蔬菜,沈清棠赚到了钱。



沈清棠赚到钱可以雇佣他们中更多的人来工作,就能挣更多的田,卖更多的粮食。



经济岂不是就循环起来了?



当然,这只是举个最简单也最难实现的例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别说一人一天一百文,一人一天三十文,一天就要三百两银子。



从开荒到秋收,种成熟期最短的蔬菜都要一个月以上,最起码得准备一万两银子。



沈清棠可没这么多本钱往里垫。



秦征的一百两黄金也不够。



就算沈清棠不发工钱只管吃饭也费劲。



也不能只吃饭,还得穿衣呢!



再说,人活在世,总得有点儿精神需求吧?!



总之,想要谷中经济循环起来,还得想更稳妥的办法。



沈清棠在纸上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