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袁绍既死,幼子袁尚继位。
时长子袁谭一党的郭图、辛评闻说后,无不大惊失色。
无奈之下,只得先去请袁谭过来,看能否事有转机。
而在青州的袁谭得知父亲已死,慌忙率兵赶来。
却不想袁尚已在审配、逄纪的拥戴下,继任了大将军之位,兼领冀州牧一职。
袁谭人还未进冀州,却闻说袁尚已经继位,又惊又怒。
正欲率兵入邺,找袁尚讨个说法。
郭图、辛评出城将之拦住,劝道:
“主公身不在冀州,故审配、逄纪皆立三公子为主。

“今事已定,审、逄二人必预定机谋。

“若是此时入城,必遭祸殃。

两人的政治头脑不是袁谭能比的。
他们清楚,你要是在袁绍死时就过来,那他们怎么都能够争一争,把你扶上位去。
可如今袁尚已经继位,受了众文武的谒贺。
你现在带兵过来,形同造反。
人家随便给你扣一个帽子,你就翻不了身了。
袁谭心中大是不忿,怒道:
“若论行军打仗,显甫如何可比吾耶?

“旧时在青州,抗击徐州兵时,亦多赖吾之出力。

“今父亲新丧,他倒好,趁我不在邺县,抢先继位。

“真是岂有此理!

在发泄完之后,袁谭沉定心神,问二人道:
“事已至此,恨也无用。

“吾当何以处之?

郭图建议道:
“主公不妨先领兵屯于城外,观其动静。

“待某亲自前往,以察其态度如何。

袁谭从其言,即命郭图入邺。
郭图至邺县见着袁尚,施礼毕。
袁尚率先问:
“吾闻兄长已至,何不入城来见我?

郭图乃道:
“大公子因抱病在军中,不能相见。

袁尚乃笑道:
“莫非兄长疑我乎?

郭图默然不答,算是无声地抗议了。
支持袁谭的人虽然不及袁尚多,但也不少,郭图作为其中的有分量的人物。
笃定袁尚不敢轻易处置他,才敢如此。
审配见此,乃厉声叱道:
“昔先公废黜汝主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

“上告祖灵,下书谱牒。

“海内远近,谁不备闻。

“今吾家将军兼领四州之事,汝主亦当为我将军谒贺。

审配这话,几乎直接撕破脸皮。
在场之人,脸色皆是一变。
忽有人报李翊领大军,来攻冀州。
袁尚见此,乃劝慰郭图一行人:
“吾受父亲遗命,立我为主。

“目下大兵压境,当共思退敌之策,不该使手足兄弟相残也。

“今吾愿表兄长为车骑将军,请兄为前部。

“吾随后便调兵接应。

郭图闻得李翊提大兵来犯冀州,也知道目下退敌要紧。
但袁尚张口却要让袁谭当先锋将。
这不等于在削他的实力吗?
郭图当然不愿意吃这个亏,遂对袁尚说道:
“军中无人商议良策。

“愿乞审正南、逄元图二人为辅,与我将军并力退敌。

袁尚知郭图想要人质,自然不同意,乃道:
“吾亦欲仗此二人早晚画策,哪里离得!

郭图努力争辩:
“然则于二人内,任遣一人与吾等同去。

“将军看是何如?

袁尚这才认真考虑郭图的这个提议。
毕竟你想让人家袁谭当前部,消耗他的兵力,不留个人质是不行的。
微作沉吟后,袁尚乃对逄纪说道:
“元图,汝便随郭公则,一并前往吾兄军中。

“听候调遣,共退李翊。

之所以选逄纪,是因为他出身比较特殊。
汉末的地域歧视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士人之间
拥立袁尚的,都是以审配为代表的,标准的河北大地主。
而逄纪却是一个青州北海人。
按理说青州是袁谭的地盘,逄氏作为大族,本该支持他。
但由于袁谭在青州多年的“德政”,使得逄纪十分不喜袁谭为人。
可逄纪又不是地道的老河北人。
这就搞得他在袁尚阵营不受待见,在袁谭阵营又不讨好。
有点儿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逄纪对袁尚来说,是一个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同时,袁尚也需要一个人帮他监视袁谭。
诸人观遍,没有比逄纪更合适的人了。
逄纪见袁尚发话,即随郭图一并奔赴袁谭军中。
袁谭问事情进展如何,郭图道:
“袁显甫甚得众心,实不易取。

“今李翊大兵压境,来犯河北,可先退强敌。

“赚足名望,然后再回来争冀州。

郭图的观点就是袁尚位置已经很牢固了。
为今之计,只有打败河南军,使得袁谭的声望水涨船高。
这样,他们才有借口推翻袁尚的统治。
啊?
“汝是要我打李翊?

袁谭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且不说数年前,他就被李翊生擒过。
单说现在,父亲合四州之力,都不是李翊的对手。
你郭图居然叫我用手上现有兵马,去跟李翊的得胜之师较量?
郭图却显得颇有自信,对袁谭分析道:
“旧时将军在青州,孤立无援,李翊以逸待劳,故而破之。

“先公在官渡时,被李翊坚壁清野,相持半年才破。

“今李翊持大军,远渡黄河犯境,又能奈我何?

之前两次败北,都是因为袁攻李守。
古代交战,防守方优势本就远胜过进攻方。
所以郭图认为,袁绍遂两遭大败。
但河北雄厚的底子还在,以防守者的姿态,就算打不出李翊那种“斩敌七、八万”的战绩。
把他逼退还是没有问题的。
袁谭在郭图的鼓舞下,这才信心稍振,提兵至繁阳守备。
不表。
……
河南这边,李翊自仓亭大破袁绍主力之后。
知河北锐气大损,力劝刘备趁此时征伐河北。
然期间,徐州内部集团却对李翊的主张产生了质疑。
众人纷纷劝谏道:
“今袁绍虽死,然河北国力尚在,未易亡也。

“若远征河北,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

“不出二十日,我河南之众未战而先自困耳。

“且官渡、仓亭两战下来,我河南杀河北众数十万。

“河北军民俱念父兄之仇,必人人效死,坚壁自守,不肯投降。

“此时强攻,委实不智。

“不若先修内政,然后缓图河北。

“愿将军熟虑之!

内部会议争吵是常见的事。
但刘备阵营,鲜少有李翊赞成,群臣都反对的情况。
因为此时,大家都觉得既然击败了袁绍,且其已经病死。
河北失去主心骨,就是发展不赢河南的。
就连刘备也觉得李翊打的有点急。
先生一向求稳,步步为营。
这次反倒急着取北方,这令刘备也颇感诧异。
如果现在北上,就我军便从防守方变为了进攻方。
优势大减不说,河北人现在对河南人还有“仇敌”buff。
咱就算将这些地盘打下来,也不好消化那里的土地不是?
可李翊却坚持乘胜追击,他为刘备分析道:
“袁绍既死,袁氏内部必起争斗。

“今正是虚弱之时,不趁此时相取,悔之不及。

“……公言差矣。

刘晔站出来反驳李翊的观点。
“袁绍甚爱此二子,故未立嫡也。

“今有郭图、逄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终致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