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乃颍川名士,荀氏家族,荀攸荀公达也。

“荀攸少孤,然自小机敏过人,内藏英知,少时便能分辨忠奸。

哦?
又是一个神童吗?
刘备微微一凛。
汉朝人对神童那是没有一点免疫力的。
比方说孔融,十岁时曾有人嘲讽孔融:
“小时了了,大必未佳。

就是小时候聪明,长大就不一定了。
孔融当场反讥道: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即足下小时候肯定很聪明咯?
其反应机敏至此。
所以每当有人提到孔融时,对他的评价那都是久负盛名,才学广博。
不管今天的人是怎么看待孔融的,但当时的人几乎对孔融都是清一色的赞不绝口。
不论是刘备、陈登、还是曹丕。
甚至像祢衡那样的狂徒,评价有才识的人时,都是把孔融放在第一位。
“荀攸年七八岁时,被其叔父荀衢醉酒误伤。

“荀攸为防荀衢酒醒后而愧疚,故时常避开荀衢。

“荀衢知时,乃惊其夙智如此。

“后荀攸年十三时,其祖父荀昙病故,有名张权者,主动要求为其守墓。

“荀攸遂对荀衢言道: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荀衢查之,乃知张权为亡命杀人犯。

“自此后,荀氏族人皆对荀攸另眼相看。

刘备颔首,“果真是一位少年英才,却不知其人因何到了荆州?

李翊开口解释道:
“数年之前,荀攸在洛阳任黄门侍郎,与议郎郑泰、长史何颙等密谋刺杀董卓。

“然事败泄露,一干人等皆下狱问罪。

“何颙在狱中忧惧自杀,而荀攸则饮食自若。

“后董卓伏诛,天下大赦,荀攸也免罪释放。

“眼下他求取了蜀郡太守的位置,本应前去赴任,却因道路阻塞不通,被拦在了荆州襄阳。

“而适才所说的甘宁,也知在蜀地不能成事,又闻江东多战事,故欲前往江东一展宏图。

“却也受战事影响,不得过江,只能暂时依附于江夏太守黄祖。

“子敬南下荆州,欲至襄阳,先过江夏。

“此二人皆可一并征辟。

李翊洋洋洒洒地为刘备介绍了荀攸、甘宁的生平事迹。
一个奇谋百出,出身豪族的荀攸。
一个江上豪杰,水战无敌的甘宁。
一文一武,如添双翼。
而更令刘备感到心惊的,是李翊见识的广博。
虽然知道他师从隐士高人,相处一年多,已知他才识非凡。
可每当见着他施计荐人之时,仍旧觉得惊叹。
刘备暗想:
“先生得神仙人物传道授业,能够窥探天机,洞察人心。

“备无甚恩德,却得神人相助。

“此天所以佑汉也。

“我不喜得徐州,喜得子玉。

刘备当即召来鲁肃,备言其事。
鲁肃人中豪杰,平日最喜交友。
闻得甘宁、荀攸皆乃人杰,当即欣然前往荆州。
又召太史慈来,言说辽东买马,交好公孙度一事。
太史慈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辽东路段我熟,旁人往返或需半年。

“我只需四月便回。

刘备再三叮嘱,路上千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