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臣领命!”



仅三个字的回复,却振聋发聩。



这是责任感,历史责任感。



即便李翊早就说过,平定天下后就要隐退。



但历史的责任感,不允许他这么快就退。



“善!善!善!”



刘备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开,转而露出一抹骄傲的笑容。



“……子玉,朕一直敬你为师长。”



“但你年岁又比朕小上许多,朕今日,发自内心为你感到骄傲。”



刘备拍了拍李翊的肩膀。



重新回到了龙椅上,冲礼官使了一个眼神。



礼官会意,高声唱喏道:



“关云长,上前听封!”



关羽应声上前。



众官这下明白,只有封赏李翊时,刘备要专门单独起身。



这也算是给到李翊的一个额外殊荣。



“封关羽为大将军,领汉寿公,食邑一万户!”



不出意外,关羽也受封了国公之位,成了季汉第二位万户食邑。



只不过他的大将军职权范围,自然要缩水不少。



毕竟李翊已经拿了大司马大将军,已经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了。



而关羽的大将军,则相当于国防那边的最高长官。



可以指挥战时军队,平时也能够统辖京师禁军,以及四方都督。



而李翊的大司马大将军,却是军委那边的最高长官了。



两者自不可相比。



“臣关羽,谢主隆恩!”



关羽屈膝下拜。



“云长请起!”



刘备笑吟吟地示意关羽起身。



众朝臣齐齐拱手道贺:



“恭喜关公!”



功臣封赏,是按凌烟阁顺序排的。



接下来便是陈登。



“陈登领淮南总督,广陵公,食邑九千户。”



淮南总督是新设的职位。



刘备把广陵郡、寿春郡、九江郡合并成了淮南大郡。



而淮南总督之职,可以监察荆州与扬州。



也就是说,刘备正式承认了陈登江南军功领袖的身份地位。



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



毕竟此前扶持诸葛亮及荆州的计划失败了,陈登成为江南军功第一人是众望所归。



“元龙恭喜你。”



李翊率先走至陈登跟前,向他祝贺。



“如今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陈登一直怀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此为毕生志向。



创业之初,李翊帮助刘备拉拢这位徐州豪族,便提出让其去广陵的计划。



陈登感念李翊的救命之恩,听从了。



如今过去十八年,陈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子玉,我陈登一生鲜少佩服他人。”



“当今圣上是一个,而你是另一个。”



“登发自内心感激你,若无当年兄弟之谏言,愚兄断难能有今日。”



呵呵……



李翊微微一笑:



“如今你回到江南,而吃遍四海的鱼脍了。”



“不过可别忘了,翊教你的吃法。”



“还是记得多吃海鱼,少吃河鱼。”



“呵呵,那是自然。”



“愚兄穷极半生,才有今日,可得惜命,与兄弟多吃两年的鱼脍呢。”



“兄弟如今当了丞相,也算是大忙人了,若是得空。”



“可得来江南找我,由我做东,请你尝尝五湖四海的鱼脍。”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二人相识一笑。



“好了,快去向陛下谢恩罢。”



“嗯。”



陈登来到刘备跟前,纳头下拜。



“陈登,谢主隆恩!”



“元龙快起!”



刘备面露欣慰之色,望着陈登。



“元龙乃是湖海之士,豪气贯云。”



“如今当了淮南总督,总制江南,可勿要松散懈怠。”



“陛下放心,登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只要登一息尚存,管教江南无虞。”



刘备新设的淮南总督,刻意强调了一项特权,那就是总制江南。



而扬州严格意义上讲,亦属江南。



刘备此设的目的,自然也是希望陈登压制东吴,甚至伐灭吴人。



毕竟以如今的汉朝体量,根本不需要举国动员,劳民伤财。



只需要一个地方集团司令,在得到中央的允许下出兵就可以了。



“臣明白!”



陈登在此谢恩。



“善!元龙在雒阳也住了有些时日了。”



“在诸事办妥之后,便回寿春去罢。”



陈登在此谢过,一一向朝中大臣道别。



“子玉保重。”



“元龙保重,此去江南,山高路远,多多珍重。”



二人再次道别,陈登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因为他知道,如今自己是淮南总督,而李翊是大汉丞相。



两人的身份地位已经越来越悬殊了,能够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只是希望这一次见面,不会是最后一次。



(后世感慨李翊与陈登的友情,因鱼脍而结识,故产生一个新的成语“鱼脍之交”)



“益德,到你了!”



张飞兴奋地摩拳擦掌,早在轮到他之前,他便已经在接受同事们的嘘寒问暖了。



因为不出意外,张飞将会是齐汉最后一位国公。



“张飞领大司马,封涿公,食邑八千户。”



“许开府治事。”



果不其然,张飞不出意外地,同样领到了国公之位。



而大司马一职,相当于是总参谋长。



主掌武将考核、军械调配、边防屯田之类的事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减了张飞的职权范围。



这也是刘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决定。



张飞在战场上确实是奇谋百出,但战场之外实在不够圆滑。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所以就当个总参谋长,是最适合张飞的岗位。



“嘿嘿,多谢!多谢诸位同僚了哈。”



“俺老张日后便是我大汉的大司马了,诸位多多指教,多多指教!”



张飞这人其实也挺好名利的,喜欢显摆。



所以目前受封的人之中,属他最兴奋。



接下来便是鲁肃与荀攸了。



“鲁肃领卫尉,封东城侯,食邑七千户。”



卫尉是皇宫与京城的安保。



可以统率羽林郎、虎贲卫,并负责皇帝及百官人身安全。



因为汉朝文武官员分得不是那么细致。



所以鲁肃看似是文官,其实也可以领武官职位。



就比如历史上的贾诩当过骠骑将军,诸葛瑾当过大将军是一个道理。



此前鲁肃是太傅,位列三公。



现在变成卫尉,看似降官了,实则不然。



太傅其实是原来的东汉的三公,但东汉已经名存实亡。



鲁肃的权力其实没有那么大。



并且由于刘备恢复了丞相之位,三公自然也会顺理成章的取消。



因为其与丞相的职权冲突。



而卫尉一职,相当于是中央警卫局的局长。



权力极大。



绝对对得起鲁肃凌烟阁第五功臣的名位。



“荀攸领尚书令,许参录朝政。”



“封颍阴侯,享食邑七千户。”



尚书令是行政的中枢执行。



负责拟定政令,协调丞相与皇帝的政务。



相当于国家的秘书长,有点儿类似丞相的副手。



所以权力也同样不小。



“臣等谢主隆恩!”



鲁肃、荀攸双双谢过。



“赵云领中护军,掌管禁军。”



“封常山侯,享食邑七千户。”



中护军是掌握禁军精锐的统帅。



专职护卫皇帝,统领白毦兵、虎贲卫等特种部队,



有监管宗室的安全指责。



相当于是中央的警卫团的团长。



“陛下!”



赵云并未似前面几位前辈一样谢恩。



转而是上前谏言道:



“霍去病曾言:匈奴未灭,无用家为?”



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



“汉朝人民,屡经兵革,饱尝战火。”



“云微末之功,不敢受此七千食邑。”



“乞请将田宅尽数可归还百姓,令其安居复业。”



“唯请陛下圣裁!”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这赵云疯了吧?



七千户食邑不要,要把田宅还给百姓?



常言道,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



赵云作为地地道道的常山侯,这在父老乡亲面前是何种的殊荣?



结果这厮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拒绝陛下的好意,要放弃所赐田宅。



这人该不会是个显眼包吧?



不怪众人对赵云感到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