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像马超、关羽、张飞他们这帮人虽然主张接着作战,但那其实是因为他们是最高军事统帅,不知道底层士兵有多辛苦。



领导们只要拍案做决定就行了,底下的员工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即便关羽爱兵如子,但他毕竟是最高军事统帅。



他所听到的,见到的是肯定有局限性的。



不可能真真正正对底层士兵,完全感同身受。



其二,则是眼下打了胜仗,士兵们都盼着回家领赏。



再让他们接着去打蜀地,士气就要大打折扣。



何况河南、关中满目疮痍,亟待休养。



大王你又怎么忍心继续打仗,耗费民力呢?



须知征蜀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的齐国国库恐怕不能支持大王你接着攻打蜀地了。



并且李翊还专门指出,拿刘秀“既得陇,复望蜀”的例子来举例也不恰当。



当年的公孙述败局已定,而如今的曹操基本盘还在。



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守汉中,不会像长安、雒阳那样随意放弃。



况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攻打的难度完全不亚于攻打河南关中。



有此三点,李翊便劝刘备仔细斟酌是否还要接着进兵。



刘备看完李翊的谏疏之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当即回信——



“备致子玉丞相:”



“得览谏书,再三捧读。”



“卿在京兆抚民理政,夙夜匪懈,备心甚慰。”



“今又远虑深谋,诚为股肱之臣。”



“细思卿言,伐蜀之事,确属激进。”



“然今我齐军新胜,魏师屡挫,若全然止戈,恐失天予之机。”



“窃以为当取汉中——此乃益州咽喉,得之则蜀地如在囊中。”



“他日养精蓄锐,再图西进,岂不易哉?”



“至于方略,拟以大军压境。”



“曹操连败于孤,已成惊弓之鸟。”



“今见旌旗蔽日,必弃城而走。”



“昔日光武取陇右,亦是先声夺人。”



“卿可宽心,备必不使将士徒耗性命。”



“秋深霜重,卿宜善自珍摄。”



“京兆诸事,仍赖卿劳。”



“齐王备手书。”



刘备在信中肯定了李翊的忠心,并承认攻取蜀地的想法确实太过激进了。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再怎么着,也得拿下汉中才行。



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只要拿下这个益州门户,即便撤军,等将来恢复元气之后复来。



取西川也是易如反掌。



至于李翊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刘备的看法就是赌一把。



粮草最多只能撑两个月,那就只打两个月。



两个月没拿下汉中,就撤了,避免扩大损失。



至于军心动荡,士气大减。



刘备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在汉中堆人数来吓跑曹操。



毕竟曹操这辈子面对自己,几乎是屡战屡败。



如今见自己在汉中集结了这么多兵马,说不定骨头一软,直接就会像当初放弃雒阳、长安一样。



把汉中也让给自己。



刘备确实抱着一点侥幸心理。



反正自己人已经在长安了,离汉中就只有咫尺距离。



要是没去一趟,岂不是白来了?



何况汉中作为高祖皇帝的龙兴之地,于老刘家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



刘备说什么也要拼一拼。



在向李翊说明此事之后,刘备便将齐国国事暂时委任给了李翊代管。



他到底是决定发动此次汉中之战。



长安城外的点将台上,秋风吹动着刘备的衣袍。



台下五万大军整齐列阵,但细看却能发现不少士卒眼中带着倦意。



“大王,真的不听听丞相的意见么?”



“丞相可是说了,继续打下去,恐有兵变的风险呐。”



“而且曹魏会赌上一切,来保守汉中之地。”



“以疲敝之师强为,恐不智也。”



简雍忧心忡忡地对刘备说道。



“寡人明白。”



刘备出声打断,目光扫过台下军阵。



“但战机稍纵即逝。”



“曹操新败,此时不取汉中更待何时?”



说着,刘备目光又不禁落在了这位儿时发小的身上。



“宪和,有些时候,你不会明白的,丞相也不会明白的。”



“哦?”



简雍眉梢一扬,原本想趁此打趣,却见刘备一脸严肃,乃也换了相对严肃的语气说道:



“这世上还有李相爷所不明白之事?”



“……嗯。”



刘备点了点头,他的难言之隐无法对任何人说。



此时的台下,不时地传来一阵骚动之声。



几个老兵在队伍最后,低声抱怨。



“当初说好打完洛阳就回家……”



“后来又说要取长安。”



“现在又要去汉中……”



“这仗什么时候是个头?”



许褚骑着黑马从队伍巡扫而过,嗔目而视之,喝道:



“军队之中,休得喧哗。”



“若有扰乱军心者,一律军法处置!”



众人皆畏许褚,乃不敢再复言。



关羽捋着长须,丹凤眼微眯:



“某已令粮草先行,三日后可抵陈仓道。”



“王上若已做好准备,现在便可出发。”



刘备点点头,翻身上马,长剑出鞘,高呼:



“出发!进取汉中!”



号角声中,大军缓缓开拔。



消失在了滚滚烟尘之中。



……



“刘备兵发汉中!”



当消息传回成都以后,震惊了朝堂上的每一个曹魏臣子。



他们万不敢相信,刘备已经得到了河南与关中,居然还要接着来攻汉中。



这心究竟是有多大?



“大耳贼,安敢如此!”



曹操将战报重重摔在地上,须发皆张,眼中血丝密布。



“取了河南、关中还不够,竟敢图我汉中!”



曹丕急忙劝道,“父亲息怒……”



“息什么怒!”



曹操一脚踢翻案几,破口骂道:



“汉中乃川蜀门户,若汉中有失,蜀地亦不为曹氏所有。”



“汝安得不怒?”



话落,即吩咐道:



“传令即刻召集所有文武,来大堂议事!”



半个时辰后,曹氏亲族以及外姓重臣齐聚大堂。



曹操环视众人,声音几近嘶哑。



“此战关乎我曹氏存亡。”



“胜,尚有半壁江山。”



“败……”



他猛地抽出佩剑,将身前案椅斩断,“便如此案!”



满室皆肃然。



夏侯惇独目赤红。



“某愿死战!”



曹仁亦拍案而起。



“不错,汉中绝不能失!”



曹洪直接扯开衣襟,“我这就去整军!”



曹操成功鼓动了众人的士气。



但这些还不够。



当夜,曹操又密召蜀中豪族出身的秦宓、李恢等人。



烛光下,他亲手为众人斟酒。



“刘备发兵汉中的消息,想必各位身在蜀中,亦当知晓此事。”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世人都说我曹操奸诈。”



“今日曹某且与诸位坦言,说几句心里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实话说,当初公等请曹某入蜀,便是因为刘璋暗弱,不能保守益州。”



“而今曹某既据有川蜀,与诸位便算是一条船上的人。”



“刘备大军到来,曹某恳请诸位助某一臂之力!”



曹操知道,对于这些蜀中豪族而言。



他们投曹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