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渤海。



且说李翊查出是司马懿放出谣言之后,怒点三军。



旌旗蔽日,刀戟如林。



欲取魏郡,平河内,彻底一统河北之地。



这一日,升帐议事,众将肃立。



自平袁氏以后,河北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



即便是在与曹操的交锋之中,争夺河北领土,主战场也是设在了汝南。



河北更多是小打小闹。



如今河北众将难得有博得战功的机会,而且还是在齐王刘备面前露脸。



是以,每一个人都热情高涨。



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刘备虽不欲亲自指挥这场战役,但他作为齐王,仅是到军中便起到提振军队士气的作用。



君臣二人,一同在帐中商议军事。



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



而提到先锋将领的人选之时,每一名将领都挺直了腰杆,急欲争取这个位置。



李翊见此,乃引一将出列。



但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威风凛凛。



李翊乃笑谓刘备道:



“此乃义阳人魏延,字文长。”



“有万夫不当之勇,韬略过人。”



“当年吾随孔明南下荆州时,多赖此人助力。”



“今特举于明公,可堪大用。”



魏延心中暗喜,自觉当年果断舍弃荆州,投入到李翊相府上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李翊是出了名的护短。



如今众将都欲争这个先锋将位置,魏延反而近水楼台先得月,被李翊当众给举荐了出来。



刘备见魏延气度不凡,心中暗喜,遂问道:



“今委卿以重任,统兵征战,卿当如何?”



魏延昂然,朗声答道: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



“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刘备闻言大喜,大壮魏延之言。



魏延身上这股威武雄壮的英雄气,像极了关羽。



所以我们常说魏延是小关公。



因为两人身上的相似点极多。



都是从底层干起,然后凭硬实力坐到蜀国高位。



后来关羽担任了东战区总司令,而魏延则是直接抢掉了张飞的北战区总司令位置。



两个人都很受刘备喜欢,而关羽与魏延都是只敬刘备。



并且关羽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魏延也是,“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两个人都善待底层士兵,但都不善于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为此,刘备对两人都是惯着,诸葛亮也是哄着。



比如车骑将军刘琰与魏延发生冲突,诸葛亮就把刘琰给送回成都去。



然后还让刘琰给魏延道歉。



而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他与魏延关系不和。



有一次,魏延气得要直接拔刀砍了杨仪。



杨仪被吓得哇哇大哭。



诸葛亮又是从中调节,又是一碗水端平,尽可能让两人和睦相处。



所以常调侃说“蜀汉幼儿园”,诸葛亮作为家长属实心累。



正是考虑到魏延身上的性格缺陷,李翊才要把他带在身边。



在消磨他身上戾气的同时,寻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其引荐给老刘。



刘备对魏延怀有好感,又笑着问他:



“帐中皆百战名将,汝无名之辈,何敢争先?”



魏延双目如电,声震屋瓦,慨然答:



“方今之世,盗名者众,饰伪者繁。”



“延性刚直,不习谄谀,唯以赤心报国耳!”



“愿大王观臣刀锋所向,必为大王枭曹贼之首,复炎汉之祚!”



帐中霎时寂然。



唯刘备抚掌大笑,“壮哉文长!真虎将也。”



“如此睥睨天下之态,真与云长相类。”



话落,又转头对李翊说道:



“……丞相,依寡人观之,文长之勇不下吕布。”



“就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罢!”



“……哦?”李翊先是怔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作揖答:



“既是大王保举,那请就命文长为此战先锋。”



之所以愣了一下,是因为李翊注意到了帐中诸将的神情。



魏延适才那句话,显然把众人都给得罪了,众将面上多有愠色。



尤以张郃、徐晃面上最是不忿。



暗道你一个后生晚辈,怎敢出此狂言?



什么叫,“盗名者众,饰伪者繁”?



意思是说我河北将领都是欺世盗名之辈,没有真本事吗?



如果上一句是无心之语,可末尾又强调一句自己,“性刚直,不习谄谀”。



合着我们是阿谀奉承之辈,靠谄媚李翊上位的呗?



众将碍于李翊与刘备的面子,不敢在帐中发作,只得强忍着。



如若不然,



他们这些前辈,非得让魏延见识见识什么叫做“职场霸凌”。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乃打圆场说道:



“文长忠勇无双,先锋之任非君莫属。”



“然吾河北诸将,皆昔平乱定鼎之功臣,勋业已著。”



“今以齿序相让,足见其襟怀磊落。”



“愿君勿负众望,建不世之功。”



此言既保全诸将颜面,又暗含对魏延的激励。



此言一出,众将这才面色稍缓。



魏延也没有多想,只是十分感谢李翊的举荐,以及刘备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



顿首再拜曰:



“延一定不负大王、丞相重托!”



“此去攻魏,誓擒司马小贼!”



刘备与李翊同时起身,开口道:



“诸公各自回营少歇,来日征战。”



“当有尔等建功之时!”



“喏!”



众将豪气顿生,齐齐拱手。



将适才的不愉快给忘诸于脑后了。



把众人都送走之后,李翊乃长舒了一口气。



魏延有着关羽身上的优点,豪气威严,爱护士兵。



但他同样有着关羽身上的缺点,那就是脾气火爆,情商太低,不善于跟同事相处。



而魏延就属于,



优点没有关羽那么大,而缺点又远比关羽要大。



考虑到两人在蜀汉阵营崇高的军事地位,同事们都让着他,惹不起就尽量躲着。



可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有,“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



一旦这两人不在了,就很容易出事儿。



很多人都把魏延看作是关羽政治生命的延续,因为很有参考意义。



像有天晚上,魏延梦到自己头上长角。



就问占梦者赵直。



赵直骗他说,“麒麟这种神兽头上有角而不使用,所以这个梦是敌人不战自破的征兆。”



结果下来又说,“角这个字,是上刀下用,在头上用刀,是大凶之兆。”



赵直经常给人占梦,其中就包括蒋琬与何祗。



向来都是实话实说,可是却骗魏延。



这就是因为魏延性格太过暴烈,赵直不敢说实话。



通过这件事你便能看出,



职场上同事表面让着你,敷衍你,暗地里都讨厌你。



等你真正引火上身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对你伸出援手的。



都只会站在那里,看着你烧焦。



最后孔明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权。



两人各自上表朝廷,都说对方造反。



刘禅就问董允跟蒋琬,哪个是真的造反。



结果两个人都保证杨仪忠诚,而怀疑魏延。



注意,这里史书上用的是“疑延”二字。



也就是说,其实董允、蒋琬也不能石锤魏延造反。



只是在面对两大权臣的争斗中,两人鲜明地站了队而已。



就连后主刘禅都觉得这件事有古怪。



他直接让蒋琬带领禁军去成都接应,处理杨仪与魏延的争端。



却并没有着急给魏延定罪。



而蒋琬更是一个人精,他领到任务以后,直接慢慢走。



因为他知道慢一点,争端自己就解决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