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日后,刘备亲赐金匾,又赠明珠一斛为贺,牛百头,羊百头为贺。



是夜,相府张灯结彩。



不论是河北的文武官员,亦或徐州来的高级官员,都纷纷送来贺礼,过来吃喜酒。



早在新婚之前,河北便开始大肆造势。



言丞相将娶甄氏过门,并令他童子大发喜钱。



本来李翊已有正妻,按理说甄宓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



但李翊刻意将这场婚事办的异常隆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娶了个“寡妇”。



今晚上,大伙儿都忙。



麋贞惯习了主母身份,她亲自检查合卺酒器。



特选了青玉鸳鸯盏一对,送给甄宓。



又命人熏染婚服,以百合香焙三日。



袁莹也在一旁帮衬,小声嘟囔道,“早知夫君偏心!”



麋贞手里捧着一盒珊瑚胭脂,谓袁莹道:



“好了,今日夫君新婚之日,莫惹他生气。”



“你我快将这胭脂一同给宓妹送去。”



“知道了。”



袁莹嘴上闹趣,但还是很听麋姊姊的话。



此时,甄宓位于新房中,叹了口气,谓身旁侍女道:



“我与两位夫人相处日久,早已情同姐妹。”



“今日嫁于丞相,非是为了破坏这个家,实为加入这个家。”



正说间,麋贞已携袁莹入内。



麋贞走上前,执其手说道,“妹妹莫怕。”



袁莹忽从袖中掏出蜜饯



“喏!吃了这个,就不紧张了。”



“莹儿当初与夫君成婚时,便是这般。”



说到这儿,似想起些往事,竟自己先红了脸。



由于三人结识日久,共处于新房之内,竟是有说有笑,相当和睦。



此时李翊正忙着应酬,陪客人喝酒。



河北武将与他最是相熟,各自喝醉了,说话便无顾忌,纷纷道:



“相爷好福气啊!”



“娶了三房媳妇儿,皆是一顶一的大美人。”



“各自不凡呐!”



麋贞、袁莹、甄宓都是妻,只有桃红是妾。



只因三女的出身各自不凡,哪是妾室之位可以比拟的?



“好了,诸位都别再灌丞相喝酒了。”



“可别耽误了洞房之事。”



刘备半开玩笑地说道。



见大王都发话了,众人也就不再嬉闹。



都让丞相快回去洞房吧。



李翊一一谢过,回房歇息了。



到房中时,尽管甄宓心中火热,但还是强忍着。



直到李翊坐到床边时,两位新人终于迎来了干柴烈火之时。



正是:



红烛摇影照新妆,海棠帐暖度春香。



三年相望终执手,不负相思日月长。



……



靠着李翊与甄宓做出的表率,河北人渐渐接受了寡妇再嫁的新政。



刘备本着难得来河北一趟的想法,继续游览河北之地,视察民生。



这日,他微服走在街道上,许褚护卫在其身边。



忽然听到道旁传来一句童谣唱道:



“甄家绢,麋家盐。”



“李相串成珍珠链。”



“徐州鞭,淮南船。”



“荆州米换幽州毡。”



“金满仓,银满田。”



“散与穷汉买药钱。”



“问君富甲几多年?”



“笑指漳河浪滔天!”



刘备眉头皱起,便对那小孩喊道:



“小童,你且过来。”



由于刘备一身紫衣,显然是大富大贵之人。



那小童知他不是坏人,周围又人多,便跳着走了过来。



刘备蹲下身子,笑容满面地问他道:



“小童,这歌谣是谁教你的?”



那孩童咬着手指,呓呓不言。



旁边的简雍见了,便在街市买了一个甜瓜,递给那孩童。



“现在可以说了吧?”



“嘻嘻。”



孩童得了吃,当即露了笑,说道:



“这是我爹爹教我的。”



“你爹爹是谁?”刘备又问。



“我爹叫牛二。”



这……



刘备与简雍对视一眼,这名字一听就是个普通民众。



估计连书都没有读过,更别说是能编出童谣的人来了。



简雍沉吟片刻,便问:



“那是谁教你爹这首童谣的?”



“……嗯,不知道,你得问我爹去。”



小孩啃着甜瓜,一脸天真无邪地说道。



刘备便命许褚带人,将那个叫牛二的百姓给带了过来。



牛二见是官兵找自己,吓得一到刘备面前,就连连顿首。



“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



“小人是良民!良民!绝对没有干过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儿啊!”



刘备乃道:



“我只问你几件事,汝如实回答,自然无罪。”



牛二忙道:



“官爷只管问,小人知道的,一定没有半句隐瞒。”



“汝家小孩,所唱之歌谣,可是你所教?”



那牛二先是愣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是小人所教。”



“可小人也只是觉得,此歌谣朗朗上口,便教给孩子了。”



“并未想过太多啊。”



嘶……



刘备深吸一口气,又问:



“那这歌谣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牛二不假思索地答道:



“哪里用学?”



“这在咱们河北民间口口相传,只要是个河北人,岂有不知此歌谣的?”



哦?



刘备若有所思,当即让许褚送牛二回去,又赏给了他两只鸡。



然后又问简雍道:



“宪和以为,此童谣因何而出?”



简雍便道:



“公祐不是在相府中用事吗?”



“他想必知道些眉目。”



刘备从之,即唤孙乾过来问话。



然后将自己在民间听到的歌谣,对孙乾说了。



问孙乾是否知道此事。



“……这。”



见刘备问起,孙乾面露难色,但还是拱了拱手,说道:



“不敢欺瞒大王,河北确有此事。”



原来,



甄家掌握河北商路,有着巨量的商业资源。



麋家又掌握着徐州商路,还掌握着国家命脉的食盐资源。



而李家则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与政治资源。



三家又是姻亲,于是靠着这一层关系。



李、甄、麋三家合力,使得李翊不仅掌握了河北大量企业的股份。



还将商路拓展到了徐州、淮南一带。



然后还筹划着向荆州倾销商品。



无他,只因各州各郡都有李翊的朋友。



这些朋友非富即贵,在地方都是说一不二。



于是大家互开方便之门,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几年下来,使得李氏积累了海量财富。



而李翊本人,几乎都快成汉朝首富了。



至少目前还没听说过汉朝有哪个家族,是比李氏还富有的。



只不过李翊为人比较低调,且经常散财接济穷人,或者资助利民的产业。



是为富很仁的存在,因此他的名声一直很好。



只是不知最近一段时间,如何传出了这段童谣。



这童谣看似在歌唱李家的财富,实则又充满讥讽之意。



一句,“问君富甲几多年?笑指漳河浪滔天!”



既形容了李家财富如同江河一般,又暗喻了其家族势力一旦形成。



将来必会成为大汉除刘姓以外的第二大姓。



“李相本人,知此歌谣否?”



刘备面色沉重,问孙乾道。



“这……”



孙乾又是面露难色,叹道:



“此歌谣发自民间,李相又日理万机,忙于公事。”



“哪里会听到这首歌谣?”



……



(本章完)    。(3/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