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才莫非我等说错了话,吴侯心中不满乎?”



“……这这这,荆州比之庐江,富庶许多。”



“况荆州水军又为天下第一水师,吴侯奈何不悦?”



众人摊摊手,都表示不解。



……



话分两头,



却说周瑜使吕范出使夏口,面见诸葛亮。



诸葛亮接见,双方各自叙礼毕。



吕范见诸葛亮器宇轩昂,容貌甚伟,心中暗暗奇之。



这不禁让他联想到了,当年初见李翊时的情景。



当时自己是陪着孙策,乘船去广陵找陈登谈判。



那时初见李翊,亦如这般丰神俊秀,湛然若神。



只是希望诸葛亮不要像李翊那样难缠才好。



吕范心中默默祈祷,然后开门见山,道明自己的来意。



不过是以厉声责问的方式,先发制人。



“齐吴本为盟好,今公等无故袭我庐江,此何理也?”



诸葛亮从容对之,答曰:



“此乃下邳之议,亮不过江夏一吏耳。”



“范君欲知究竟,何不亲诣下邳问之?”



嘶……



仅一句话,吕范就直摇头,心下已知此人十分难缠。



他心里暗忖:



“此去下邳,往返经月,显是此辈推诿之计。”



“吾奉命来此,岂可继续迁延日月?”



“只管将都督交代之事办好,再做商议。”



于是,乃正色说道:



“纵有千般缘由,袭取盟邦城池,终是背信之举。”



“然我吴人宽宏,不欲深究——”



话还未说完,



忽然拂袖而起,厉声叱道:



“君此言谬矣!”



“吾主刘玄德,汉室之胄,受诏镇东。”



“天下郡县,莫非汉土。”



“今收庐江,乃奉王命行天讨,何谓背盟?”



“况当年孙讨逆袭取江东之地时,亦未尝奉诏。”



“今何独责我齐国乎?”



面对吕范的发难,诸葛亮立马先站在汉室的制高点上。



然后又翻你们前领导的旧账。



当年孙策起兵时,本来在江东打仗就属于“作乱”。



人刘繇、王朗都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奉诏到地方去赴任的。



你孙策打他们的土地,本就不合法。



若是要我们还庐江之地,那你们岂不是该连吴地都该全部吐出来?



吕范被怼的哑口无言,心下也知,自己要吵肯定是吵不过诸葛亮的。



并且他此来,其实是想找齐国松口,即有求于人家。



继续相逼,这事儿也不好办了。



吕范无奈,只得说道:



“……也罢,既然孔明先生这般说了,在下也不多言。”



“某此来,也非是为了庐江之事而来。”



“而是为了荆州之事前来。”



“当初周都督在夏口时,孔明先生曾许诺,绝对不会出兵干涉荆州事务。”



“不知此言还当真否?”



诸葛亮一摇羽扇,淡淡道:



“……不错,亮奉命在此,确实不打算干涉荆州之事。”



“况李相在时,已将江夏之兵,大半带走。”



“况亮手中已无更多兵力,可以进取荆州,君大可放心。”



吕范暗自翻个白眼,心想你们江夏当然没兵了。



都被李翊拉到去打庐江去了。



虽然诸葛亮确实没向荆州动兵,但还是需要再确认一下。



吕范又道:



“今周都督与三军将士,日夜不休,才拿下南郡。”



“不知先生能否向齐王上表,为我军求一个南郡太守之位?”



荆州牧之位,吕范犹豫了一下,到底是没说出口。



而是改为了就要南郡。



其实东吴只要想,完全可以自领南郡太守,甚至是荆州牧。



汉末诸侯都是这么干的。



但还是那句话,找刘备要南郡太守之位,只是为了试探他的态度。



为了维持孙刘同盟,咱们是否是要通过庐江与南郡之间进行一场利益交换?



吕范见诸葛亮不答,乃屈身谢罪道:



“仆诚不敏,冒犯尊颜。”



“然两国交好,必有所求。”



“敢问孔明,齐所欲者何?”



你们齐国到底想要什么,给个痛快话吧!



诸葛亮羽扇徐摇,对曰:



“陈征南慕淮南久矣。”



“今取庐江,正欲合淮南之地为一耳。“



吕范见其语稍和,乃稍安,复问曰:



“今吴师已下荆州,其地当归我乎?”



诸葛亮淡然答曰:



“此非亮所能专,当待下邳庙算。”



这不是我的职能范围,您还是慢慢等齐国上面那群大佬回消息吧。



吕范又如何能等到那时,再拜道:



“齐王既遣足下来江南,必有所托。”



“君能为我谋乎?愿得荆州牧或南郡守印绶。”



“庶几返报周都督,范乃不负使命。”



诸葛亮目视江波,但笑而不答。



江风骤起,吹动两岸旌旗,猎猎作声。



吕范心灰意冷,万没想到此一行竟是如此结果。



于是,落寞地向诸葛亮辞行。



诸葛亮再三挽留,吕范颓然道:



“常言道,使命必达。”



“今未完成使命,吾之罪也。”



于是,告别诸葛亮,乘舟船回去了。



见其远去,一人自身后走来。



“不知先生接下来有何打算?”



诸葛亮回眸视之,乃兖州人伊籍也。



刘备明确说要将荆州之事尽付诸葛亮。



所以诸葛亮到江夏之后,也开始大量启用当地的人才,扶持自己的亲信上来。



毕竟一味地用齐国老臣,诸葛亮根本压不住。



还是得自己亲自提拔些人上来,自己这个领导才好工作。



而伊籍正是这其中一员。



他本是刘表旧臣,刘表死后,随刘琦到江夏。



等诸葛亮到后,便被征辟入府,做了一个从事。



“……机伯以为当如何做?”



诸葛亮主动给下属表现的机会,提问道。



伊籍应声道:



“今周瑜已下荆州,想必孙权在吴地必是坐立不安。”



“我等可使人散布流言,说周瑜欲在荆州拥兵自重。”



“然后阴遣将士,扮作吴兵,截断夏口之水。”



“让吴地之人误以为是周瑜所为。”



“孙权少主即位,必大忌不已。”



“届时,周瑜便不得不来与我等商谈。”



当孙权的压力真的施加下来以后,周瑜肯定拿不稳手上的荆州。



但白白送出去也可惜,到时候就只能是“贱卖”给齐国了。



毕竟除了齐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买家可以接手荆州。



比如曹操,他没有土地与孙吴接壤,你拿什么去跟他换?



刘璋、张鲁更是同理。



只有刘备,地域幅员辽阔,横跨南北。



只有他才能满足东吴“贱卖”荆州的需求。



“……机伯之言,正合我意。”



“向者李相在时,亦言及此事。”



“公可照此事办理,勿要有差池。”



诸葛亮肯定伊籍的才智,又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



方案既然是你提的,那么也由你来完成。



最后升职加薪一条龙,自是不在话下。



“……喏。”



伊籍欣然领命,躬身退去。



然后使人在荆州之地,大肆散布流言,言说周瑜南郡拥兵自重,欲要自立。



一时间,荆扬之地,人心惶惶。



有人要寝食难安了。



……



(本章完)    。:(3/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