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忍受。



并能够判断出,将士们身子已经快要熬不住了。



这时候,只能是宰一些老马来进行充饥。



曹操见此,并未马上答应,而是凭高而望。



见不远处有村落,于是命令士兵即刻入村,去劫掠粮食,寻觅火种。



然后又严令勿要杀老百姓,而是将他们一并劫掠带走。



古代抢人口是常事儿,曹操其实也喜欢抢人口。



即便是打了败仗,正在逃命之时,也不忘抢些人口走。



因为一方面人口确实很重要,是兵家必争之要。



另一方面,这些都是充足的劳动力,可以供他驱使。



至于有累死、饿死的,那也无所谓。



死就死了,至少别给东吴或者刘齐留就可以了。



将士们接到命令后,即刻入村。



把村落里的粮食劫掠一空,又将当地百姓全部卷走。



既得粮食,曹操便命人抓紧赶路,先摆脱追军再说。



忽闻后面蹄声如雷,遥见一军赶到。



曹操心中甚慌,唯恐是追兵杀到。



视之,却是乐进、吕虔保护着众谋士来到。



曹操大喜,令军士赶紧吃完饭,然后接着赶路。



军民起行,未有数里,曹操便问:



“前面是哪里地面?”



人报曰:



“一边是南彝陵大路,一边是北彝陵山路。”



曹操又问:



“哪里投南郡江陵去近?”



一败涂地之后,曹操其实已经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



荆南四郡肯定是直接完全失控,这不用说。



至于南郡、南阳,肯定也开始慢慢从曹操地船上跳下去。



不过曹操并非全无准备。



对于作为重要的襄阳、江陵两城,曹操是留有心腹之人镇守的。



尤其是江陵,这个荆州之心,曹操更是屯有重兵。



因为曹操一旦打输,要逃回中原去,就必须先过江陵。



眼下一败涂地,曹操别无所想,只想赶紧回到江陵。



然后回颍川去。



江南水太深,他真没能够把握的住。



“禀魏公,此取南彝陵道,过葫芦口去最为便利。”



曹操便教走南彝陵。



行至葫芦口时,军马饥馁,行走不上。



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



曹操便教人安歇,马上带有锣锅的,便将从村庄劫来的粮米。



于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又将累死的马了剥了皮,割马肉烧来吃。



望着铁锅,曹操又忍不住发出一声慨叹:



“孤败于李子玉手,今奔逃亡命之时,却要用他造的铁锅用饭。”



“真真苦也!”



铁锅的发明,本是李翊喜欢吃炒菜,让匠人造出来的。



因这玩意儿方便,又是民用物品。



所以几年时间,中原、河北地区,都有人用上铁锅了。



曹操也不例外,他发觉这玩意儿比釜甑携带更为方便,很适合在军中使用。



便普及到了全军,让人们取代原来的做饭用具,全部改用铁锅。



只是如今狼狈不堪,再用这铁锅吃饭,让曹操感觉无比的辛辣与讽刺。



生火造饭之时,魏军将士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口处吹晒。



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权得少歇。



曹操坐于疏林之处,忽然仰面大笑。



众官员纷纷问:



“适来魏公笑李翊、周瑜无谋,引惹出来了高顺。”



“折损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



曹操咬牙笑曰:



“孤笑那李翊、周瑜毕竟智谋不足。”



“若是我用兵之时,就在这个去处,也埋伏个一彪人马,以逸待劳。”



“到时候,纵然我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



“彼见不着此处,我故此笑之。”



“……哈哈哈!”



正大笑之时,前军后军一齐发喊。



曹操大惊,面如土色,在曹休的搀扶下,弃甲上马。



只见四下里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之人乃老将黄汉升也。



汉升横刀立马,大叫道:



“曹贼休走!黄忠在此!”



黄忠!



曹操见着那宝刀璨雪的老将,只是此人杀了夏侯渊。



对他又恨又怒。



而魏军将士久闻黄忠威名,乃齐国四方将军之一。



兼之又困又乏,全无战意,尽皆胆寒。



黄忠率神臂营杀来,命前排军士冲锋,后排军士往高了射。



一轮箭雨下来,曹兵死伤无数。



黄忠亲自催马,要来擒曹操。



曹操走得快,早早地去了。



老黄忠拈弓搭箭,照面便射。



曹操后脊一凉,知有危险,侧身躲过。



不想那箭矢飞得快,正从曹操面门划过,一箭射穿了他的嘴巴。



曹操口中流血不止,门牙脱落。



伏在马背上,仓皇逃窜。



黄忠还欲再追,曹洪骑无鞍之马来战,拼死抵住黄忠。



李典、乐进二将,亦纵马过来夹攻。



两边军马混做一团,曹操拨马先脱走。



黄忠本部人马虽精,但人数不多。



魏兵虽困乏,然人多势众,兼之又是置之死地,拼死抵抗。



黄忠一时讨不得便宜,见魏军也无心恋战,便教收了军马。



令将士卷旗收甲,打扫完战场,回江夏复命去。



那边曹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心中苦楚,正行之时,又见前有两条大路。



军士禀说道:



“前面又两条路,请问丞相该走哪条?”



曹操又问哪条路近。



军士答曰:



“大路稍平,却远五十里。”



“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里。”



“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曹操一捋胡须,分析道:



“走小路,小路最为安全。”



众人皆大感不解,忙问道:



“小路乃险要之地,最易设伏兵。”



“魏公何以说小路最安全?”



曹操冷声一笑,为众人分析道:



“公等有所不知,吾之好头颅,刘备、孙权皆欲夺得。”



“只是仗打到如此地步,两边将士皆困乏。”



“若走大路,路平坦势,贼军将士见易走,必来追赶。”



“而正因为小路,地势陡峭难行,贼军怕难,定不是人人愿追。”



曹操也算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对人性的分析很透彻。



我们看问题,太喜欢站在上位者视角去分析事物。



战争从而不是打游戏,只要下一道命令,即便是火坑将士们就会真往里面跳。



就拿张飞据水断桥来说,



历史上追赶张飞的是虎豹骑,算是曹操最为精锐的骑兵了。



结果被张飞一人就吓得不敢过去,十分具有传奇性。



以致于让很多人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其实道理很简单,



虎豹骑日行三百里去追击刘备,本来就又困又累。



结果突然遇上这么一个狠角色,杀了他,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封赏。



虎豹众骑犯不着去跟张飞拼命。



毕竟历史上的曹操是不在现场的。



如果曹操在,虎豹骑倒是可以上去,在领导面前露个脸儿。



好让领导记住自己,混个脸熟。



可领导不在,我拼什么命呐?



职场上做事就是只看结果,不过过程你有多拼命。



领导只看结果好不好。



当时的虎豹骑心思,都在劫掠邀功上。



彼时又正好有大量的百姓逃亡。



如果他们去劫掠人口,抢夺的财富,必然巨厚。



这难道不香吗?



反倒是跟张飞拼命,不仅有丧命的风险。



到时候杀了张飞,还得跟五千个同事一起分这份军功。



五千人呐,即便是擒住刘备,都有些不够分。



何况是张飞呢。



同理,曹操看透人性,认定那些底层军官不会冒险走小路来追自己。



因为领导们只需在办公室里喝茶拍案做决定就可以了,而底层员工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