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备亲自来前线督军,统一指挥。



询问诸将,谁敢去战夏侯渊?



众将领皆是纷纷请战,战意盎然。



就在这时,老将黄忠慨然出列。



“老将愿往馆陶,迎战夏侯渊!”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黄忠身上。



黄忠本为荆州的中郎将,为了独子黄叙,转投在徐州刘备麾下。



随刘备南征北战,多有鞍马之劳。



饶是如此,黄忠的战功与军事地位,在齐国都是远远不及关张赵的。



莫说此三人,



便是张辽、田豫、徐晃、乃至张郃等后来降将也是不及的。



因为张郃、高览是带资进组,有自己的部曲。



哪怕是仅是出于安抚需要,刘备都不可能亏待这些河北降将。



这也是汉末诸侯的常规操作。



没办法,



黄忠能力虽强,但毕竟是独身前来。



靠着南征北战的陷阵之功,时至今日,也才堪堪混得一个裨将军之位。



虽然此职也算不低,但黄忠显然不满足于此。



常言道,



狗会汪汪叫,鸭会嘎嘎叫。



鸡会什么?



机(鸡)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黄忠随李翊留在北方,终于等到一个刘备亲自来河北督战的机会。



如不好好把握,他这辈子恐怕再无升腾的机会了。



毕竟今年的黄忠,已经五十六岁了。



五十六岁莫说在古代,即便是现代,也已经归属于老年一类了。



刘备本人还是很欣赏黄忠的,一直要给他一个机会。



见他主动请缨,当即喜道:



“善,既然黄老将军有如此壮怀,那便由你——”



“慢!”



李翊急止之道:



“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寻常之将可比。”



“渊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曹操倚之为宗室第二。”



“向者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夏侯渊为督军校尉职,使其督运兖州、豫州、关中之粮。”



“彼时曹营军食甚少,赖渊传馈相继,故使曹军得以复振。”



“馆陶乃魏国门户,东线重镇。”



“曹操不托他人,而独托渊者,以渊有将才也。”



“老将军虽多有赫赫战功,未卜便能胜夏侯渊。”



“吾欲酌量另择一人,方与之敌。”



黄忠闻言,愤然答道:



“丞相何太小觑忠也?”



“……昔廉颇八十,尚食斗米、肉十斤。”



“诸侯畏其勇,故不敢侵犯赵界。”



“何况黄忠年未及六十乎?”



“丞相既言吾老,吾便不用副将,只将本部兵三千人去。”



“立斩夏侯渊首级,纳于麾下,献予大王。”



黄忠连连请战,李翊仍劝刘备再三考虑。



言说战端方启,万一有失,挫动锐气。



于军不利。



刘备便对李翊说道:



“寡人观汉升勇毅冠三军,足可匹敌夏侯渊。”



“丞相不妨便老将军试一试,万一有变,我等大军亦可接应。”



李翊沉吟良久,乃道:



“……也罢,既然老将军要去,吾遣元直助你。”



“凡事计议而行,量力为之,不可鲁莽。”



“吾随齐王,后拨人马来接应。”



黄忠应允,即和徐庶领本部兵马去了。



二人既去,刘备乃私下里问李翊道:



“……先生常言汉升勇力过人,可堪大任。”



“适才为何不让他出战?”



李翊便道:



“适才只以激将法激之,如此,老将军必然功成。”



“他今既去,我等须调拨人马接应,勿使有失。”



乃唤张郃过来,拨一支令箭给他。



“儁乂可领一支人马,抄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



“若黄忠得胜,不必出战。”



“倘黄忠有失,即去救应。”



张郃领命而去。



李翊又召来高览、徐晃,吩咐道:



“汝二人各领两千人马,去馆陶清河处,多立旌旗、火灶。”



“好使夏侯渊知我前部军多,壮我军声势。”



“使贼人惊疑,不敢轻动。”



二将领命而去。



李翊又对刘备说道:



“目今曹操使夏侯渊督东线战场,自己却留在魏国,并不轻动。”



“盖因汝南之战,未分胜负耳。”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此时的曹操跟之前的刘备一样,都领着本部兵马在观望局势。



如果北方战争不利,就去支援北方。



南方战事不利,就去支援南方。



只不过刘备见关羽已经在汝南取得了先机,便把军马尽数调拨到北方来了。



而曹操还不敢轻动,留在后方继续观望。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马孟起尚在晋阳,我意大王下一道令给他。”



“使其发兵走常山,寇略魏国边境,协我侧翼。”



虽然当初在瓜分冀州的谈判中,李翊把常山郡大方地让给了曹操。



不过李翊也是留有心眼儿的。



毕竟常山西部是黑山,那里是张燕的地盘。



而此处又毗邻马超所在的并州。



马超可以通过借道张燕,非常轻松地穿过常山,进入魏国领土。



“……善,马孟起一战降并州,寡人遇见之久矣。”



“若河北战事顺遂,当要见之一见。”



别看历史上的马超人品不咋样,但备备本人还是很喜欢他的。



当即采纳了李翊的建议,使人去往并州,让马超出兵协助平北军团。



从常山出兵,威胁魏国侧翼。



时马超在晋阳,得刘备书,急召庞统来前。



问他何以应之。



庞统乃劝马超道:



“向者,将军弃父自立,领兵并州。”



“岂非欲建功立业,不负祖上之名乎?”



“今齐王亲临河北,此正将军奋武扬威之时也!”



“若助齐王破曹,取河北之地。”



“则将军当为首功,以齐王之仁义著于四海,必以将军为厚,绝不相负。”



“倘若首鼠两端,曹、刘皆怨。”



“而尊公困于邺城,终为操所害矣!”



“惟将军熟思之。”



马超闻言顿悟,作揖拱手谢道:



“非先生之言,几误大事!”



遂整饬兵马,借道黑山张燕,打算直捣魏境。



庞统言道,“吾与将军同去。”



马超喜,共将五千兵马。



骑兵三千,步兵两千。



过张燕境,张燕知曹刘胜负将分在即,也不加阻拦。



反而赠送马超粮米酒肉,助他破曹。



马超谢过,率兵驻扎于魏国北方的巨鹿。



消息传回邺都,曹操闻言惊悚。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颔下的短髯。



此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胡子还没长好,不想此马儿举兵复来。



“马超在巨鹿,魏界北方恐有疏失。”



“传吾令,着吕虔将本部兵马,前往巨鹿御敌。”



“勿使马超与刘备会兵一处,否则必为大患。”



当即曹操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一面让吕虔带兵,守御马超的进攻。



一面又给夏侯渊益兵五千,增加东线战场的守备。



此时已来到了建安十年的七月,正值炎夏。



郭嘉却裹着一张厚毯子,来见曹操。



“……奉孝有病在身,不必多礼,快请入座。”



曹操有些心疼地扶着郭嘉,让他坐下。



因为去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不知怎的,郭嘉染上了伤寒症。



然后便一直不能痊愈,每天吃药,迟迟不见好转。



药吃多了,郭嘉已经有抗体了。



药效也越来越淡了。



中间,曹操差人去请过许多能够医治伤寒症的名医。



可伤寒症本为绝症,众医皆言束手无措。



只说齐国有名医张仲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