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李翊与曹操联手打进邺城,李翊趁着曹操审讯犯人之际,率先入邺。



在袁府里,见着了袁氏亲族。



刘夫人平日跋扈惯了,如今面对李翊的兵锋,再无往日威风。



走至李翊跟前,向他福礼道:



“非君侯不能保全妾家,吾家愿为刘将军效力。”



又将一旁的甄宓拉至身前,指她道:



“愿就甄氏为君侯执箕帚,以求君侯庇护。”



李翊遂颔首道:



“伯母勿忧,吾愿保汝家,汝勿忧虑。”



刘夫人闻得此言,大喜过望,连连顿首谢过。



李翊又指二人身后那一男一女,问道:



“……此何人也?”



那男子连忙拱手,向李翊行礼道:



“中山无极人甄尧,见过李郯侯。”



那女子亦福身行礼,声音温婉:



“中山无极人甄姜,见过李郯侯。”



李翊听这二人俱姓甄,又出身中山国,乃问:



“汝二人是这甄氏的兄姊乎?”



“……是。”



甄尧、甄姜异口同声道。



只因甄家家主甄逸早亡,家里却靠母亲张氏操持。



而长子甄豫早逝,次子甄俨虽有功名,一度被辟为大将军椽,担任曲梁令.



但在小甄宓十四岁那年,也去世了。



甄宓非常悲伤,对待寡嫂态度敬爱谦和。



时时处处帮助她打理家事,还尽心照顾甄俨留下来的孩子,极其疼爱。



而甄家之中所剩的男丁,就只剩下三子甄尧了。



另外五名子嗣全是女子,甄宓排老五。



甄尧既是三子也是长子,甄姜则是大姐。



由于平日母亲忙着操持家事,所以便由两位长辈来送妹妹到邺城来,准备完婚。



李翊见此,乃问甄尧道:



“汝有功名在身否?”



甄尧作揖答,“去岁举了孝廉。”



嗯……



李翊一颔首,抚须沉吟道:



“吾如今身边正缺一个功曹,汝若愿来。”



“明日来我帐中报道。”



甄尧先是一怔,旋即连忙作揖称谢:



“多谢郯侯!!”



在这个时代做官是很难的,像甄宓老爹也就是一个上蔡令。



二哥甄俨也没能做到更高的官去。



而如今仅凭李翊一席话语,甄尧立马摇身一变,成了郯侯府上的功曹。



也难怪世人常常作叹,欲求功成,非凭努力,但遇贵人耳。



李翊又对身后齐来的众武将说道:



“袁府的金银财物,汝等俱不得豪取抢夺。”



“但有擅自取用府里一针一线者,立斩不赦!!”



于是众军士齐声称喏,俱皆震服。



刘夫人等众再次称谢。



李翊再补充道:



“眼下城池方破,正值多事之秋。”



“唯请伯母勿要擅自出入,若出府邸,非我所能保也。”



刘夫人喏喏称是。



李翊既安顿好袁氏一门,走出府邸,谓同来的黄忠说道:



“……汉升,劳你带人将这袁府围住。”



“勿使他人进入。”



“若有不能决者,当第一时间报我。”



黄忠拱手道,“遵命!”



李翊这才宽心,领着众人往正堂去。



甫一走在街上,正撞着许攸纵马近前。



许攸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遥想两年之前,他在邺城还得低眉顺目,如今已翻身做主人了。



许攸见着李翊出来,以鞭指城门而呼李翊道:



“……小郎,汝不得我,可入此门乎?”



……哈哈哈。



李翊呵呵一笑,并不回话,直往正堂而去。



然李翊身后诸将,无不怀忿不平。



张飞在一旁提醒李翊道:



“许攸贪财,先生放任其清查府库。”



“只恐其借职务之便,以权谋私。”



“惟望先生察之!”



言讫,诸将纷纷劝李翊派个人去监督许攸。



原来,跟在李翊身边的将领,大多被“许攸”勒索过。



过去一年里,许攸找了徐州每一位官员要钱。



有些职位高的,见许攸是刘备、李翊的新宠儿,故不想惹事。



往往花钱了事。



而一些性子横的,则坚决不肯给许攸钱。



至于那些职位低的官员,则是拗不过许攸。



不然,许攸便会一直来找你事儿。



惹得他们烦了,所以干脆直接花钱了事。



而据诸将所言,许攸甚至连仓曹掾都勒索过。



仓曹掾是个什么官儿?



那就是个管理仓库和粮食储备的。



职位低,权力大。



不得不说,许攸在这方面的确很有心得。



知道在哪些人身上榨得出油水来,在哪些人身上属于浪费时间。



见众人突然开启批斗会来,埋怨许攸。



李翊乃安抚众人道:



“许子远虽然贪婪,但毕竟是破河北之功臣。”



“此次入邺,亦多赖其献决漳河之计。”



“否则,我等安得入此城耶?”



众人皆暗想,虽然许攸有计,但最终的执行不还是他们上战场拼命吗?



他们不避箭矢刀枪,奋勇杀敌。



而许攸躲在后方,不上战场,他倒以头号功臣自居。



叫众人如何心服?



张飞大声道:



“纵然先生念他好,也该叫人盯着。”



“须知这邺城是咱弟兄拼死打下来的,非他许攸一人之功。”



“按照先生自己定下的《军律》,凡攻破一城。”



“公家拿三成,剩下七成俱由将士们平分。”



“这府库里的银钱锦绢,弟兄们都有份儿。”



“先生若不管着,可教那许攸一人贪了去。”



哦?



李翊眉梢一扬,反倒笑了。



拍了拍张飞的肩膀,一脸欣慰地说道:



“益德将军书读的不多,倒将我这《军律》背的挺熟。”



《新编军律》就是此前李翊跟牵招一起定下的。



这军律在原来的军功爵制基础上,又改良了许多。



因为法律就是要根据时事形势变化的。



算下来,这《军律》至今已经修编了五次了。



“……呵,军师忒也小瞧俺。”



“先生与兄长每每见俺,便叫我读书。”



“这一来二去,时间长了,也该读些书了。”



张飞耸了耸鼻子,有些骄傲地对李翊说道。



“……哈哈,好。”



李翊温声一笑,“既如此,便由益德代我去监督罢。”



张飞正欲谢过,李翊忽地又道:



“此去府库,益德记着带兵,将藏书的图库务必封锁好。”



“不许任何人进入。”



张飞笑道:



“……先生不愧是读书人,温文尔雅。”



“什么时候都惦记着读书。”



李翊摇了摇头,笑着解释:



“……益德此言差矣,此乃袁氏府库。”



“书库之所藏,必是河北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



“如今我军将治河北,若得此图书。”



“必然事半功倍,大有裨益。”



微微一顿,又接着道:



“汝只管将书库封存好,勿使他人进入。”



“待我此间事了,我当亲自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随后一并带回大营里去。”



李翊本身是学管理的,非常清楚数据库有多重要。



其实,你打下一块多大的地盘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能否高效的汲取地盘上的资源,从而为你所用。



哪怕你的地盘小一点,这也不要紧。



只要你有兵、有粮、有饷。



地盘再小,也能将它烙成一块儿大饼,慢慢将它变大。



而则一切的关键,就是利用好这些府库里的图书。



有了数据对照,行政效率至少翻个四五倍不止。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