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南军与和河北军在官渡已经相持半年有余了。”



“军民穷困不堪,须得求个战果。”



“不瞒文和先生,李某在袁营中设下了数道引子。”



“现正缺一智谋之士,为我作引。”



李翊凝着眸子,一本正经地望着贾诩。



眼神十分诚恳,郑重其事地说道:



“并且李某认为,此事非文和先生不能成,非文和先生不能决。”



……嘶。



望着李翊那坚定的眼神,果决的语气,贾诩内心都不由掀起几分波澜。



但还是强忍住内心的激动,端起茶盏来,慢悠悠抿了一口,方才笑道:



“老朽驽钝,为何非我不能为?”



“……先生做事稳重,机敏果敢,吾遍观诸营,未有如先生者。”



李翊也是有理有据地拍马屁。



“况先生初至官渡大营,又身属张绣大营。”



“行事必能更加顺利。”



言外之意,官渡之战本质上是河南、河北之间的交锋。



其余诸侯不管怎么站队,只要没有直接下场,都可以定性为中立。



现在不论张绣也好,贾诩也好,都还未直接参战。



身份相较不那么敏感。



贾诩沉吟半晌,浑浊的眼眸中看不出任何所想。



少顷,才缓缓起身。



李翊也跟着同时起身,将手一扬,已准备了要做拱手道谢的动作。



贾诩见此,乃笑道:



“……善,能与李先生共事,乃老朽之幸也。”



李翊闻言大喜,顺势将举在半空的手势做完,口中连连称谢。



贾诩又问具体细节,李翊乃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两句,密授计策。



贾诩听罢,连连点头。



“……此事关系重大,望先生切勿负我。”



微微一顿,李翊又接着补充一句,“勿负河南之民,勿负曹司空、刘将军。”



后面一句,则是纯给贾诩上压力。



贾诩也知肩上担子有多沉重,乃信誓旦旦地向李翊保证。



“请李先生勿忧,诩定不辱使命。”



话落,便转身出营去了。



李翊亲自送贾诩出营。



“……外边儿风寒,文和先生早去早归。”



李翊微微笑道。



贾诩长呼了一口气,将身上的裘皮大衣裹了裹,忽又猛地回头看向李翊。



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李先生。”



“文和先生有何吩咐?”



“……呵呵,不敢。”



贾诩扬唇一笑,将目光看向不远处,焦急等待的张绣。



“……张绣是个老实人。”



“今日老夫便将他交给君侯了,还请君侯善待他。”



贾诩再次改口,以爵位称呼李翊。



似想强调以李翊如今的身份地位,只要想,肯定是能保住张绣的。



“请先生放心,我不仅会善待张将军。”



“如不出意外,当有一大功为他作见礼。”



李翊拍着胸脯保证。



贾诩这才放心,转身出营。



张绣见了,急忙迎上来,问道:



“……先生,适才您与大都督说了些什么?”



“……呵呵,没什么,大都督盛赞张将军的才能,将军可以为朝廷尽忠效力,勿生二心。”



张绣向来敬佩贾诩,两人初见之时,便行过爷孙礼。



故贾诩在工作上是张绣的客臣谋士外,私生活中更如他爷爷一般。



“请先生放心,绣既领军来到官渡,敢不效死力乎?”



贾诩一颔首,又叮嘱道:



“诩有公务在身,须离开一会儿。”



“将军须知在官渡不比在宛城,此间一切军事要务,当听李郯侯的。”



“若李郯侯有军令调用,将军切勿推辞。”



张绣闻言,连连称喏。



贾诩自离了官渡大营,望北而去。



……



袁军大营。



一辆又一辆谷车自北而来,不断被运送至乌巢。



望着呈上来的军报,袁绍喜出望外。



身在邺城的审配,在接到袁绍的催促之后,也是立马开始重新筹措粮食。



冀州到底底子深厚,兼之审配是河北大族,对魏郡一带影响力极强。



竟愣生生又给袁绍筹集了一月之粮。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袁绍这次也是派遣重兵护送粮草。



最后,这一月之粮已成功进入到了乌巢。



而当粮草进乌巢的那一刻,也就宣判了河南军的死刑了。



仗打到现在,你河南军不跟我河北军打大决战。



那就只能是比资源,比消耗。



你河南人自以为靠着拉长战线能够拖垮我军,但事实证明,你们错了。



袁绍的情报系统,已经探听清楚,河南军的粮草至多已不过三日。



你拿什么跟我斗?



袁氏一统天下,只剩三天时间了。



至少袁绍是这么认为的。



待看完审配呈上的军粮统计之后,袁绍忽又发现,审配还单独写了一封书信给自己。



袁绍正欲打开来看,人报谋士许攸求见。



袁绍此刻心情正好,遂命许攸入见。



“子远,这般晚了不去睡觉,找孤何事?”



“……呵呵,今我军与河南军已相持半年有余,难分胜负。”



“故攸特来献计。”



许攸此人性格贪婪,视财如命。



不单单是敢贪污军粮,更敢直接向袁绍索取。



袁绍本人性格又豪爽大方,所以很多时候都对许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许攸这个人又有点儿缺心眼儿,你平时找袁绍这个土豪爸爸要钱也就算了。



关键这厮,打仗的时候都在找袁绍要钱。



要是你以“公事”当借口求经费也就罢了,但许攸是直接当成是“零花钱”来要。



换作平时,袁绍给也就给了。



但目前在干什么?



打官渡之战呐!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经费紧张,哪有闲钱给你?



所以袁绍果断拒绝了许攸的“财物”索取。



许攸对此颇感失望,又觉定是自己太久没有建树,故袁绍有意疏远自己。



遂专程深夜前来,向袁绍献策。



兴许袁绍一高兴,便会重赏自己。



面对一脸自信的许攸,袁绍脸上却并未显露出多高兴,只淡淡问道:



“汝有何策,可试为孤言之。”



许攸嘿嘿一笑,躬身至袁绍案前:



“今河南军兵少,而悉师拒我。”



“许下余守必然空弱,若能够遣轻军,星行掩袭。”



“则许拔而操擒也。”



“纵其未溃,亦可令其首尾奔命,破之必也!”



许攸自信满满地将自己的计策说出来。



这些天他也并非是在磨洋工,也是有主意观察河南军大营的。



他敏锐地察觉到,不论是刘军大营,还是曹军大营。



出于弥补伤员,或人事调动的原因,官渡大营不断有新人进入。



这也就意味着,河南后方必然空虚。



“河南军与我军相持已久,公也无须再与之相攻。”



“急分诸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



许攸见自己的计策,并未引得袁绍的注意,又马上改了口。



说咱们分兵,去抄掠陈地,抢夺天子,亦不失为一良策。



只要天子没了,曹刘便失去了最大的舆论优势,即:



——“奉天子明诏,兴义兵讨贼。”



本来豫州之民便支持袁氏,天子一失,则大家必然更加相信天命在袁。



不过,不管是哪条计策,其核心要点是不变的。



就是都得分兵,抄后路绕袭。



袁绍面色波澜不惊,平静地说道:



“吾要当先围取之,曹刘自破。”



“又何须分兵?”



许攸万没想到袁绍拒绝的如此果断,忙道:



“明公,今若不取,后必将反手其害。”



袁绍大怒,叱道:



“汝咒我耶?”



许攸惶恐,连连赔礼。



袁绍这才怒气稍减,但仍不用许攸之策。



许攸只能喏喏而退。



于袁绍而言,他知不道许攸这个分兵计策是好计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