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之粮何止联军数倍?



料定其不会与联军比消耗战,那必然是在策划什么。



于是,乃登高望远,持望远镜眺望。



遥遥便看见袁军士兵在山后掘土挖坑,乃笑道:



“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



陈到、牵招在侧,问是否需要通报一声刘备。



李翊挥了挥手,“此等小事,何须劳烦主公?”



陈到进言道:



“既然知晓袁军欲掘土入我大寨,不防提前打断。”



“不必。”



李翊微微一笑,“彼既兴此工事,我正要使其徒费气力。”



“待彼入我寨后,我再瓮中捉鳖。”



于是,众将纷纷问李翊该如何做。



李翊谓众人道:



“列位可率本部部曲,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



袁军挖地道,是纵向挖进来的。



河南军只需横向挖一条长堑,袁军便成了瓮中之鳖了。



于是官渡内外都开始忙碌起来。



外边儿打洞,里边儿挖沟。



又过十日,袁军掘开地道,忽见眼前透亮,以为挖到头了,于是猛然冲出去。



方一露头,周围喊声大起,伏军四处。



袁军见河南军早有准备,便欲拔刀迎战,却见自己身陷于堑中,不得施展。



众袁兵无奈,只得口中衔着刀,准备从堑上翻越过去。



哪想河南兵早已杀到,各持刀枪剑棒,对着袁军便往堑里赶。



不少袁军刚翻出来,又被打回去。



未能翻越的袁军堪一露头,顶上刀枪已照面劈来。



袁军脑袋,登时现出万点桃红。



一时间,哀嚎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快撤!快撤!”



袁军身在堑中,被河南军居高临下打击,根本没法正常中作战。



在数轮的攻势下,士气立马崩溃,灰溜溜地钻回洞中。



“诶!别挤别挤!”



“调头,快调头!”



还有不少不明所以,往洞前赶得人,忽见前面战友竟冲自己来了。



“怎么回事?到底往那边走?”



“别问了,快走!”



回过头来的士兵,照面就是两耳刮子。



挨了打的士兵还有些莫名其妙,但见前方人声嘈杂,不时还有惨叫声传来。



便知肯定出问题了。



于是也跟着转身点头往回走。



“诶,别抵着我!”



洞内狭窄,众袁兵肩并着肩,脸贴脸着,转身大是不易。



至于堑内未能走脱的袁军士兵,则尽数为地面上的河南兵给斩杀了。



“痛快!这仗杀得真是痛快!”



张飞一手扛着蛇矛,一只手摸了摸鼻子,盛赞李翊的才智。



“这帮袁兵小崽子,还指望用先生的战法来攻我军。”



“哈哈!当真是布鼓雷门。”



不同于关羽独领一营,张飞仍在李翊营中听候调用。



这也是刘备的意思。



显然在刘备看来,关羽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但张飞还缺少一点稳重,把他留在李翊身边,也是希望他能向李翊多多学习。



见没有新的袁兵出来,张飞便对李翊说道:



“先生,这帮袁军肯定见是我军早有准备,剩下的人便缩回去了!”



“现在当何以御之?”



李翊朗声一笑:



“吾之大寨,非是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



“须得留下些什么。”



于是,命张飞将这几日提前准备好的干柴硫磺取出。



然后内置于洞口处,以木板覆之。



“点火!”



一声令下,众军士持火把,丢进洞内。



顿时浓烟滚滚,硫磺之气刺鼻。



李翊命军人持扇立于洞口处,以扇吹风,往洞内扇去。



洞内原本空气便不流通,忽又闯入一股黑烟,袁兵立时气喘不能呼吸。



“……咳咳咳。”



袁军士兵开始捂着口鼻咳嗽,被熏得眼泪都出来了。



由于不通气,不少士兵脑袋缺氧失去了意识。



一人倒下,将路堵住,以致后面士兵皆没法通行。



“……咳咳,将之平躺,爬过去!”



士兵在后面提醒前排士兵,让他们把死在前头身躯躬直的人身子打平。



这样他们才好过去。



“……咳咳,不行太暗了,没、没力气了。”



话落,一名士兵倒下。



紧接着,一名又一名士兵跟着倒下。



不断有人被熏死在洞内,因为地道狭窄,导致了后面的人都没法走脱了。



最终,袁绍组建的“掘子军”几乎尽数死在洞内,只有几十人勉强逃了出来。



早有人将军报报给刘备,刘备急忙赶来看。



见地上浓烟滚滚,一问才知是李翊的主意,不免抚掌大笑:



“贼欲施穴攻,偷我大寨,反自取其祸也!”



于是,重赏李翊,又分赐酒肉给此次参与防守的士兵。



众军士气大振,连连拜谢。



袁绍连施两计,皆被李翊出手反制。



而且都是杀得全军覆没,片甲不留。



袁绍此刻才感觉到李翊的可怕,这小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竟如此狠辣绝情。



想我袁氏四世三公,帐下能人无数,唯独没有李翊这样的奇才。



袁绍目光逡巡一圈,看一眼河北诸臣。



有了李翊珠玉在前,这帮人现在袁绍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唉!”



袁绍背着手,长长地叹了口气。



众人知袁绍此时心情不好,俱不敢上前询问。



唯有郭图谄媚之心甚重,见袁绍作此长叹,便有意关心,问道:



“曹刘小胜,我军小败,如今仍是我河北势大。”



“袁公不必因这小小的失利,而唉声叹气。”



袁绍睨郭图一眼,唇角勾起一抹冷意:



“……孤非是叹我军失利。”



“而是叹我军中竟无一个李子玉,能为孤分忧解难!”



这……



郭图面露尴尬之色,正要开口解释,袁绍的话却再次传来。



“从前总听人说李子玉何等青云之士,可比张子房。”



“孤虽闻其名,但并未真正见识过其才能。”



“直到两军正式会战,孤才知世人诚不欺我。”



“孤少年时在洛阳遍交好友,结识天下英雄。”



“直至见着李翊,方知天下庸才甚多。”



“不如翊者多,胜似翊者少!”



袁绍这话本是感慨李翊这种奇才少见,恨其不为己用。



然在场的河北群臣却都尴尬地立在原地。



袁绍虽未明指他们,却也显得他们无能。



咱河北这么多名士,却干不过一个李翊,众人老脸确实有些挂不住。



“……近日,孤策反的曹操近侍徐他,已为曹操所斩。”



袁绍怀着沉重的心情,道出了另外一个坏消息。



众人面面相觑,俱不知说什么好。



郭图方才热脸贴了冷屁股,忙献策道:



“主公不必烦恼,吾有一计,可破官渡,擒拿曹刘!”



郭图还想卖个关子,等袁绍来问,可袁绍却并未显露出多少兴趣。



郭图主动提出来:



“河南比之我河北,谷物更少。”



“我军自灭公孙瓒后,收编了大量乌桓骑兵。”



“今可将其分作轻骑,袭扰曹刘粮道。”



“彼若粮食不得供应,官渡岂非唾手可得吗?”



任何计策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尽管郭图的计策虽然在理,但如何将之实施,并取得成功,却又是一个新的难题。



“不!”



袁绍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孤自有计破敌。”



……



(本章完)    。:(3/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