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高览也只能佯作镇定,脸上浮现几抹傲色,对众人说道:



“敌军不过如此而已,虽十面埋伏,亦不足惧!”



然这只是高览的鼓舞士气之言,他知道若真有埋伏,现在跑肯定是来不及的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军冲上山头,砍了赵云脑袋。



那么此战就宣告结束了。



于是,乃率军全力杀出,直往山顶冲刺。



未行几步路,忽听得一声号响。



赵云亲自引军杀回,接应交战。



高览只得硬着头皮,战上赵云。



“手下败将,既然败来,怎敢复回?”



赵云冷声笑道:



“汝中我之计,尚不自知也。”



言讫,四面喊杀大起,冲出来无数人马。



高览大惊,暗道果然是诱敌之计,山上埋伏不少。



见此,只得奋起精神,拼死力战。



两军混战,袁兵被打得措手不及。



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回轮到高览且战且走,一路败逃了。



那边赵云胯下白马脚力快,追着高览不放。



高览见他来势凶猛,知道不能硬拼,连忙把马头转圈。



铆足了劲,照着追来的赵云便是一斧头。



不想赵云身手快,侧马躲过。



高览这一斧直接劈了个空,因用力过猛,斧势刹不住。



正好对着树桩来上那么一下,“喀嚓”一斧,竟嵌在了木桩里。



说时迟,那时快。



赵云把准战机,趁着高览斧头拔不出来之际,挺枪便刺。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银枪往斧额上一磕,“当”一声巨响,斧头“噶”得被弹飞。



由于高览正使劲儿,这一斧子被弹开,反倒将虎口震得发麻。



正是吃痛处,那赵云毫不留情,将枪杆子一甩。



照面给了高览一柳。



“啊!!!”



高览吃痛大叫,鼻血喷溅。



坠下马来,左右士卒将扯锁上前将之绑缚了。



“抓住了!抓住了!”



“使劲儿!使劲儿!别让他跑了。”



“此贼力大的很,千万小心。”



越来越多的人冲上来,将高览按住。



高览两臂纵有千斤之力,此刻却也如笼中之鸟,网中之鱼,再难逃脱。



“恭喜赵将军,此战竟活捉了高览!”



“等回去后,大都督一定会重加赏赐!”



赵云亦觉欣喜,自投奔刘将军以来,这还是他真正意义上,独自领兵。



尽管躬听了这许多年的明诲,但理论终是比不得实践。



真正上手实操时,仍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错。



“好好好,高览首级金贵的很,可别弄丢了!”



赵云喜出望外,即命人将高览收押了,严加看管。



自领大军往西走,与李翊军会合一处。



见着李翊后,备言其事。



诸将闻说高览被擒,无不欣喜异常。



因为他们原本只是在迁民,即便想过袁军会来追赶,但至多想着的,也仅是将他们击退。



哪里想过还能生擒袁军主将呢?



但战场形势,就是这么瞬息万变。



不确定的事情太多了。



诸将纷纷起身,向李翊道喜。



李翊拱手还礼:



“若无诸公用命,忘身死战。”



“纵李某算无遗策,也不能将高览生擒。”



“该是李某谢过诸位才是。”



的确,能够生擒住高览,确实是在李翊意料之外的。



不过,比起高览,更令李翊感到欣喜的是赵云的成长。



赵云在军政方面都很有天赋,只是缺少磨炼的机会。



不想此次初次用兵,就取得如此重大的战果。



之后说什么,也得在老刘面前好好表彰一下老赵的功绩。



“大都督,高览统领青州兵马,彼既为主帅,今被吾等所擒。”



“则青州战事可定否?”



有将士问道。



李翊摇了摇头,“未可定也。”



“高览虽是青州主帅,然青州诸郡县,仍有袁兵据守。”



“他们岂会为了高览一人,能打开城门,向我军献城?”



此言一出,诸将皆面面相觑。



是呀,毕竟青州的士兵姓袁不姓高。



就算失去高览,对袁氏而言只是失去一个普普通通的勇将而已。



对于家大业大,战将千员的袁氏来说,他们随时可以派遣一位新的将领来接管青州兵事。



“……诶!如此说来,这高览捉来是无用咯?”



张飞一跺脚,暗道大伙儿明明是活捉了袁军主将,怎却变得跟烫手山芋似的。



你说杀了吧,未免太过可惜。



留着吧,似乎也并没有什么用。



竟是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倒不完全没用。”



李翊一颔首,即命人将高览押解上来。



那高览被扒光了上衣,赤膊着上身。



“跪下!”



两名武士按着高览的肩胛骨,便欲往地上摁。



那高览倒也铁骨铮铮,打死不肯跪。



“……好了。”



李翊挥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再折腾了。



“我闻败军之将不可辱。”



“高将军乃是河北名将,不可受此待遇。”



乃命人为高览解去绑缚,又命人赐座。



高览心中感动,乃躬身向李翊称谢。



李翊问高览道:



“未知青州还有多少兵马?”



高览沉吟片刻,乃回答道:



“约有五万。”



“……哈哈哈,此言莫非有诈?”



“非诈也。”



高览正色答,“大公子在时,青州便有三万可战之兵。”



“大公子领兵去渤海南皮带走一万。”



“而吾奉大将军命,前来据守青州,又带了三万人了。”



“合计便有五万,绝非大言。”



营中众将闻言,无不面色一皱。



倘若青州真的还有五万兵马,那将无疑会成为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



按照原本定下的计划,徐州军此次北上的战略部署,是基于青州只有两到三万的可战之兵算的。



如果高览所言属实,那么前线的徐州军,恐怕不得不再向老刘申请一点援军了。



毕竟打下来的领土,你还得分兵去守。



倘若留的兵少,容易出事。



但李翊却知道,这肯定是高览的大言罢了。



军队数目肯定是虚报。



按他的估算,青州最多还有两到三万的可战之兵,不可能再往五万上封。



并且这兵马还得算上据守的士兵。



本来青州就不是袁军的主战场。



更别提,除冀州本土外,袁绍是专门从其他三个州抽调了兵马过来的。



哪有再抽调完兵马之后,还剩下五万的?



要真还能剩下五万,那李翊就直接建议不用打了,投了算了。



“青州还剩如此多的兵马,高将军身为青州主帅,尚未一展身手。”



“便落入我营中来,想必心中不服?”



李翊也不拆穿他,只顺着他的话道。



“李郯侯用兵如神,览佩服不已。”



“只是览身为一州之主帅,尚有军事大任在身。”



“不敢以私废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