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此,还专门被刘宠敲打了一下。



一开始河内诸将均未将刘宠放在眼里,然张杨却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



于是与刘宠商议,由陈王每月供奉钱粮,奉养河内部曲。



张杨则会为之约束,并承诺保卫陈国国防。



双方一拍即合,终于和平解决了共存问题。



现在陈国的三股军事力量,如果加在一起,曹刘即便联手,也得费些功夫才能够打下来。



现在河南、河北战事将其,他们这些内陆国哪里能够置身事外?



纵使他们想作壁上观,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允许他们作壁上观。



“昭倒不是想让将军定要投靠曹刘,不过河北河南大战,将军总要选一家站队。”



“袁绍远在河北,若投靠于他,曹刘大军旦日可到,谁来解陈国之危?”



“反之,若投靠河南,专欲对付河北。”



“我陈地便有了兖州、徐州为我羽翼荫庇,而将军也能够保全自己与手下部曲。”



“此非两全其美乎?”



张杨听罢,略作沉吟。



良久,乃执董昭之手,慨叹道:



“公仁之言,真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先生说得对!河北河南战事,事关天下。”



“杨断不能置身于事外!”



这场战事,张杨是必须要选一个站队的。



帮曹刘打赢袁绍,还能混个从龙之功。



要是打输了,那就彻底玩完。



“……那李郯侯召我去徐州?”



“李子玉乃智谋之士,杀人何须用刀?”



“既然他召将军过去,将军又何必相疑?”



董昭出声,好言开导张杨。



“将军最好是只带十数轻骑过去。”



“一来彰显将军诚意,二来轻骑走得过,莫要使郯侯等太久。”



张杨从其言,即点了十数轻骑,随庞统一同奔赴下邳。



一路上,张杨心中还是颇为忐忑的。



之前在朝廷他曾见过李翊一面,不过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



两人并未有过直接交流,也不知这位年轻的县侯好不好相处?



早有人将张杨行踪报与李翊,李翊即亲自出城迎接。



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



张杨人马遥望见李翊,暗叹,“不想郯侯如此礼遇于我!”



庞统在侧,即道,“我且知会郯侯一声,将军稍后。”



张杨谢过,道一声有劳。



庞统即催马赶至李翊身前,备言其事。



李翊应喏,命人赐黄金百两给张杨。



张杨又惊又喜,又有些惶恐。



不想自己刚到徐州,什么都还没做,就拿到了黄金。



天下间竟真有如此美事耶?



“久闻徐州殷富,今日一见,世人诚不欺我也。”



张杨如此暗想,被李翊拉入城中。



随后引见于徐州众官员,各叙旧情。



然后才表明正事。



“不瞒张将军,此次召你前来,是为了眭白兔之事。”



眭固,字白兔。



一个非常萌的名字。



“哦?原来郯侯召我来是为了白兔啊!”



张杨恍然大悟,如释重负。



眭固是黑山贼出身,现在大伙儿明面上至少都是朝廷正员。



肯定不能与逆贼为伍。



好在张杨早已经与眭固等人切割,便暗自庆幸。



“实话说,我召张将军来,是为了收服黑山部众。”



要招安呐……?



张杨皱着眉头,叹道,“此事却是难办。”



“我知此事甚难,所以才找张将军你。”



“眭固等人此前是你旧部,汝有把握令之归顺朝廷吗?”



李翊刻意强调黑山军归顺的是朝廷,而不是曹操、刘备。



还是那句话,政治是讲脸面的游戏。



即便归顺朝廷,就等于是归顺曹刘。



但李翊明面上的话不能这么说。



“……唉。”



张杨长叹一声,“实不欺瞒君侯,眭固等人虽为我旧部,然我却并未能力将之驾驭。”



“若不然,也不至于使其重归冀州,复为贼寇。”



“……那将军将之召来,可能办到?”



李翊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直接收服黑山部众。



那就把这帮人召来也行。



“这倒可以一试,好歹共事一场,若我以兄弟旧情相叙。”



“料诸辈不至于,连这点薄面都不给我。”



张杨对这件事还是颇有信心的。



“……那好,就劳烦将军书信一封,发往冀州去。”



“邀眭白兔等人过来。”



话音方落,旁人已经将纸笔取来了。



看来此事不容商议,由不得张杨拒绝。



张杨这才发觉,李翊此人是个笑面虎啊,面上人畜无害。



然心中实则刚强无匹,十分强势。



张杨既已下定决心帮河南,对李翊的吩咐,自是不敢违命。



提笔落墨,很快将之写好。



庞统走过来,检查书信。



待确认没什么问题好,才将之拿起来交给一旁的李翊。



张杨看在眼里,对徐州的工作氛围大是欢喜,颇有感触。



这位叫做庞统的年轻人,也是精明能干。



看起来似乎连二十岁都没有,不想竟能做上郯侯府上的功曹,实在了不得。



“久闻庞士元英名,我在陈地朝廷时,亦多听公仁谈及士元盛德。”



“今得相见,甚蔚平生。”



张杨一时心血来潮,竟鬼使神差地主动向庞统套近乎。



庞统谢过,然面上如常,只淡淡说道:



“徐州小吏,何足道哉?”



“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统若非随叔父游学到徐州来,又如何见得郯侯?”



“能获郯侯听教,乃才是真正的大慰平生。”



张杨默然,看来自己这马屁没拍好。



人庞统才是真正的拍马屁于无形之间。



唉,枉自己为官多年。



在察言观色这方面,竟不如一后生晚辈,实在惭愧。



“未闻郯侯将眭白兔等人请来徐州,是要作何?”



“自是相邀合并一事。”



李翊淡淡道,话已经说得委婉。



说是合并,然实则是吞并。



张杨却对此谨慎看好,担忧地说道:



“眭固等辈,皆亡命徒也。”



“非常人可以制住!”



李翊闻言一笑,挑眉道:



“我为常人哉?”



这……



张杨一时语塞,沉吟半晌,又接着说道:



“君侯,若是眭白兔等人不敢献出部曲,当如何?”



这个嘛……



李翊佯作为难,看向庞统,幽幽说道:



“若眭白兔不愿献出部曲,那我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一个好法子。”



“不如士元你来替我想一个?”



庞统跟在李翊身边也有段时间了,以他的天赋,察言观色这些早已是手拿把掐。



还不明白李翊的意思吗?



懂了,在领导面前,恶人都自己来当。



就如同李翊在刘备面前时,也总是由他来唱白脸一样。



现在有了年轻的庞小鸟,自然不需要再由李翊来唱白脸了。



“君侯,黑山贼众啸聚山林,实难清缴。”



“且其人众本就反复无义,唯利是图。”



“昔日眭固等众,就曾举兵攻魏郡、东郡,实不可与之同谋。”



“若其果真来徐州赴宴,我们不妨暗伏刀斧手百人。”



“君侯亲自掷杯为号,我等便带人杀出,就于宴上将之尽数砍死。”



“如此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黑山贼可坐灭也!”



我去!



张杨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