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大事,可得戏言乎?



满宠的回复,掷地有声。



李翊相信曹操不会诓骗他,也不会拿假消息过来混弄徐州。



尤其连满宠都派过来了,说明兖州方面认定袁绍已经决定与公孙瓒和谈。



诚如是,河北军就有可能提前南下。



“不瞒伯宁,河北许攸许子远现在就在我徐州。”



李翊提及许攸。



满宠自然认得,忙问,“他现在何处?”



“适才酒醉,送去驿馆歇息去了。”



李翊若有所思,然后接着道,“许攸在饮宴之时,提及河北打算明年出征易县,覆灭公孙瓒。”



哦?



满宠眉梢一挑,如此一来两项情报不就冲突了么?



“许攸来徐州做什么?”满宠问。



李翊如实说了,单纯过来亲善的。



满宠沉吟半晌,旋即才缓缓开口,抚须说道:



“许子远智谋之士也,彼乃河北重臣,身负大任。”



“适才酒醉,口中所言,几分为真,几分为假?”



“若是袁绍使计,佯使许攸来徐州亲善,间或失言,泄露河北情报。”



“使我河南误以为河北明年要出征公孙瓒,实则假道灭虢,向我河南动兵。”



“当如何?”



此言一出,左右之人皆是微微一怔。



满宠的担忧不无道理,袁绍这么大费周章派人来,又把明年要出征公孙瓒这种重要的军报给无意间泄露出来。



谁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万一是河北的计策,就是为了麻痹河南。



然后真等到明年,河北开始总动员时,河南方面还误以为是他们要征伐公孙瓒,从而不复为备。



最后便会被河北打一个措手不及。



“……君侯,这像是袁绍的行事风格。”



间或有人对李翊说道。



袁绍虽然好谋无断,但他的个人能力可比袁术强多了。



真要来个突然袭击,河南方面不得不防。



庞统在一旁说道:



“会不会是信息误差,河北方面确实打算明年征伐公孙瓒。”



“只是曹司空那边还未探查到?”



满宠嘴角微微翘起,兀自抬手向天一举,略带几分自豪说道:



“我兖州的情报系统,乃郭祭酒亲自督管。”



“郭祭酒曾经在袁营中待过,对那里的人十分了解。”



“既是前线传回的情报,岂能有假?”



庞统沉默了,若真如此,那许攸的演技岂不忒也好了?



诓骗了徐州所有人。



“纵然许攸说的是实话。”



满宠的话还在继续,“但他离开河北已有些时日了,又如何能够得知河北的最新动向?”



“或许邺城改了主意,有新的决策也说不准。”



这话说的倒是有理。



毕竟这个时代也没有手机电话,纵然是集团高层,只要出了城。



那信息就隔阂了,手里的消息就有可能变成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甚至第四手。



“你们得到的情报,是什么时候的?”



李翊再三确认。



“二十天前,我们在河北有安插眼线。”



满宠信誓旦旦地说道。



二十天前……



李翊扶着下巴沉思,算算时间,确实跟许攸离开的时间对的上。



难不成真是河北突然变卦,亦或者是袁绍让许攸故意来麻痹河南?



还是单纯的杞人忧天,就是信息滞后导致信息差而已?



袁神倒是给河南出了一个难题呐……



“君侯,要不我们差人再去河北去打探一下?”



庞统在旁侧询问道。



“该当如此。”李翊一颔首。



“不过,不管明年袁绍是征伐公孙瓒也好,亦或者是打算对河南动兵也好。”



“咱们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虽然历史上的袁绍,确实是在灭了公孙瓒后,才南下的。



但中途确实想过要和公孙瓒和谈,然后提前南下。



现在历史线变动,政治格局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谁也说不准袁绍及河北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李翊不能把整个河南的命运拿上牌桌来,赌袁绍是否会提前南下。



他不敢赌,更不能赌。



所以河南方面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虽然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但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正是如此。



“曹司空的意思,就是遣宠来商议具体的军事动向。”



“若你我两家不能合力对抗袁绍,必遭其各个击破。”



满宠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满使此言,深合我意。”



“昔日众诸侯讨董,会盟于酸枣,兵马众于董卓。”



“然终以失败告终。”



“归其原因,乃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也。”



历史上,虽然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



但兵力与人数都是要远远胜过董卓的。



董卓对付关东联军,也远远没有演义上那么轻松。



别说对抗十八路诸侯了,仅袁术这一路诸侯,就把董卓打得抱头鼠窜。



整个战役都是败多胜少,唯一一场大胜,还是赢得当时是菜鸟的曹操。



饶是如此,讨董战役终究落得个闹哄哄、去匆匆的下场。



究其原因,还是各诸侯各怀心思,不够团结。



这也有诸侯太多的原因,诸侯越多涉及到的利益就越难均分,也更难领导。



河南相对一统,只有两个诸侯,即曹操、刘备。



要说曹刘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不可能的,李翊仅是为了解决曹刘之间的矛盾,就下足了功夫。



根本不敢想有更多诸侯下场,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少时,庞统将地图取来,平铺在案上。



“满使请。”



“~哦,君侯请。”



李翊与满宠一并来到地图前。



“若是袁军南下,当有此三路兵马。”



李翊俯下身子,用手指向地图东面。



“其一,自青州南下,攻我徐州,然后绕道入中原。”



满宠一颔首,皱眉道:



“徐州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若袁绍自青州南下,当一马平川,难以抵挡。”



李翊眉梢一挑,正色说道:



“然翊以为袁绍必不会在徐州投入主力,青州之军仅为偏师而已。”



虽然自北向南,攻打徐州,是一马平川。



但李翊却坚信徐州并不会遇到袁军的主力部队。



或者说袁绍是不会把主要兵马投入到徐州来的。



要想弄清楚原因,就要先明白河北的军力组成。



袁绍虽然坐拥四州之地,但他本质上是玩的分封制。



外甥高干分封到并州,长子袁谭分封到青州,次子袁熙分封到幽州。



而袁绍本人,则坐拥最为富庶的冀州。



并把最宠爱的幼子袁尚带在身边,留在冀州,也算间接暗示继承人选。



也就是说,袁绍分封出去的子嗣,是有很大的自治权的。



相当于半个诸侯王了。



这种情况,其实在汉末三国是很常见的。



就像后来关二爷坐镇荆州时,同样权力极大。



弄清楚这个原因后,就会明白袁绍的主力部队在冀州。



而冀州与兖州挨得最近,仅一条黄河相隔。



反观徐州呢,中间隔着青州。



若是袁绍要把主力派到青州战场,甚至南下至徐州战场,后勤压力就会十分巨大。



“君侯所言甚是。”



满宠点头认同李翊的看法,“袁绍若对河南用兵,必先抢夺天子。”



“断不会舍近求远,南辕北辙,投兵往徐州去。”



青州之主乃是袁谭,他本就是徐州的手下败将。



并且刘备还给袁谭举了茂才,袁谭从明面上,就并不好进攻刘备。



况且青州并不完全在袁谭手里,他所控制的,仅仅只有青州西部的一些郡国。



东部多为反贼无主之地。



同时,在李翊的筹谋下,他早早地在青州埋下了另一颗钉子。



这颗钉子旁人断难猜到。



没错,此人正是辽东公孙度!



两年前,李翊就曾派遣太史慈出海,交好公孙度。



两地已经达成了同盟协议,互通贸易。



而李翊将会在河南河北的大战之中,引入公孙度这一路奇兵。



旁人都以为公孙度远在辽东苦寒之地,断难打到中原腹地来。



孰不知公孙度本身是一个雄主,不论是高句丽、还是乌桓人、鲜卑人。



都被公孙度狠狠地揍过,皆奉他为主,其人是妥妥的东北王。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