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的好处。



于是整了整心神,眨巴眼睛说道:



“禀大将军,李子玉此人确实青云高士。”



“若论天下智计,当并归李氏也。”



听完许攸对李翊的评价,袁绍抚须沉吟。



他联想起近几年自己听到的关于李翊的一些评价,对其的才能当下也不疑。



遂又转而问许攸道:



“以我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许之以高官厚禄,可命李翊来邺仕官否?”



许攸摇了摇头,叹气道:



“李子玉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



微微一顿,忽又联想到什么,忙补充说道:



“可大将军名声在外,门生故吏遍天下。”



“若当真送些钱财过去交好,也未尝不可一试。”



袁绍暗想,李翊乃河南肱股之臣。



无论如何,都应该尝试拉拢一下。



最后不管他来不来,先许以其恩惠总是好的。



“……善,可命人备下金银千斤,锦缎百匹,明珠十颗。”



“至于……”



至于出使的人选,袁绍目光扫一眼,最终还是落在许攸身上。



“子远既然与李子玉有旧,不妨仍由你出使徐州,暗访李翊。”



“将我之心意传达过去。”



许攸闻言大喜,连连拱手说道:



“请大将军放心,攸一定不辱使命。”



“待见到李翊后,定会将大将军的美意尽数传达。”



嗯……



袁绍一颔首,扶着美髯,又补充说道:



“汝此次暗访李翊,务必使他收下这些礼品。”



“告诉他,不必非要来邺城为官,叫他为难。”



“绍只是爱慕其才,想与之交好,仅此而已。”



许攸当即颔首,喏喏退下。



“……那么,诸位若是无有他事,战事便这么定了。”



“各部将校,各回各营,点齐人马,好生操练。”



“待明年开春之时,即发兵北上,征讨公孙瓒!”



袁绍拍案定下战略。



辛毗却连忙说道:



“大将军且慢!”



袁绍一凝,又问,“辛功曹还有何事?”



辛毗笑道:



“禀大将军,既然曹操、刘备可以联盟,我们同样可以拉拢到盟友。”



“若使远交近攻,以威胁河南后翼,未尝不失为一良策。”



袁绍一挑眉,“辛功曹的意思是?”



辛毗弯唇道:



“近闻刘景升纳张绣,屯兵于南阳。”



“其人以骁武起凉州,能征惯战,前于淯水大败曹操。”



“并且刘景升断无舍近求远之理,亦宜当拉拢。”



“若能结张绣之战力,用刘表之钱粮,足能压制曹刘同盟。”



辛毗提出远交近攻,拉拢张绣、刘表的建议。



并且理由也很充分。



张绣与曹操有仇,且受到曹操的威胁,肯定愿意向河北结盟。



至于刘表,此人自比西伯,有称雄天下的野心。



他先后干涉过益州、扬州的事务,不可能不觊觎豫州这样的膏腴之地。



而张绣的战力,此前已有表现。



刘表坐镇荆州,又富有钱粮。



可以说是又有钱,又有人,是袁绍能拉拢到的最好的盟友。



辛毗的话还在继续。



“大将军何不遣使去往南阳,招募张绣,顺道再南下襄阳。”



“交好刘表,备言盟意,相约将来起兵,共分河南。”



“若曹刘果真为大将军所灭,则河南归属,决于大将军。”



“否刘表、张绣之辈所能定也。”



哈哈哈……



袁绍合掌大喜,辛毗这个远交近攻的规划,完美符合河北的利益。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既然曹刘两家结盟对抗河北,那袁绍为什么不能与刘表结盟,瓜分河南呢?



“谁可为我出使荆州?”



袁绍再出身问。



辛毗毛遂自荐道:



“既是鄙人所献结盟之才,便由鄙人亲自出使荆州吧。”



辛毗本就是河南士人,若要去往荆州,顺道也能回去看看家乡。



这事儿对他来说,不算是苦差事。



袁绍欣然应允,即命辛毗出访荆州,备言结盟之意。



顺带痛陈曹刘同盟的危害。



毕竟曹操的治所颍川可是直接毗邻着荆州。



刘景升也不想袁绍打输,让曹刘坐大,威胁他的荆州吧?



众人齐齐拜倒:



“谨遵大将军之令!”



……



……



扬州,豫章。



此时的豫章太守,乃是平原名士华歆华子鱼。



由于前任豫章太守周术病逝,华歆便接领了他的位置。



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净,不扰百姓,各县官吏皆十分拥戴他。



豫章的治所南昌,此时由扬州刺史刘繇驻守。



他自为孙策所败后,便一直在南昌养病。



这日,刘繇忽感身体不适,自觉时日无多,急忙召见豫章太守华歆前来。



华歆在得到刘繇的命令后,急忙赶赴南昌。



至病榻处见着刘繇,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四肢乏力。



“……子鱼,吾等你久矣。”



刘繇颤抖着手,对华歆说道。



华歆赶忙走过去,跪坐着病榻下,关切问:



“使君有何吩咐,歆愿代为分忧。”



刘繇说道:



“我自知时日已无多,这段日子亏得子鱼照料。”



刘繇现在属于是寄人篱下。



虽说他贵为扬州刺史,待在扬州哪里都合适。



不过就汉末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各地太守,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了。



华歆领豫章不久,对各县的控制力还不是很强。



“我到扬州数年,无甚恩德加于百姓,只使血肉捐于草野。”



“若我死后,只恐孙策领兵来犯。”



“豫章穷困民弱,如何保住豫章百姓,子鱼当详思之。”



华歆忙道:



“请使君宽心,歆一定会保住豫章百姓。”



正说间,一人匆匆赶进府邸来。



众视之,乃前会稽太守王朗也。



王朗自为孙策所败后,无甚去处。



孙策敬王朗为长者,想让他为自己效命。



但王朗不愿意,反倒偷偷出海,想逃亡交州。



但被孙策截住,不过孙策倒也没治王朗出逃的罪。



只是嘴上对他进行了诘问斥责。



王朗自知离不开扬州,只能安心留在此地。



近闻扬州刺史刘繇病重,他便急急忙忙赶来看他。



“……景兴也来了,快请坐。”



刘繇临死前还能见着故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王朗走上前,先向华歆相互见了礼。



两人是旧识,也是好友。



“景兴近来可好?”



由于刘繇病重,一直在床上养病,对外界之事知之甚少。



王朗便向刘繇述说近况,道:



“使君有所不知,那孙伯符在年初攻打了会稽。”



“朗兵败不敌,为保全百姓,只得举城向孙氏投降。”



“现在会稽已为孙策所有了。”



什么……?



刘繇闻言大惊,喉咙抽痛了一下,咯痰道:



“孙儿竟如此勇猛?”



“……咳咳咳!”



刘繇说着,发出阵阵剧烈咳嗽。



华歆上前轻轻拍了拍刘繇的后背,刘繇看向华歆,对他说道:



“……我等俱是朝廷命官,受皇命来扬州赴任。”



“今孙策不过一殄寇将军,却擅自侵我扬土,形同叛逆。”



“……咳咳,子鱼。”



刘繇看向华歆,握着他的手,说道:



“子鱼可速速上表朝廷,备陈孙策之罪状。”



“号召天下诸侯群起讨之,则扬州可保也。”



华歆未及开言,王朗率先叹一口气,道:



“使君有所不知,我来之时,朝廷旨意已经下来了。”



“封孙策为会稽太守,孙贲为柴桑令。”



“现在孙策得了诏令,正发兵往柴桑来!”



什么!?



孙策冲我来了?



“咳咳咳!!”



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刘繇眼珠子差点儿没瞪出来。



要打柴桑,先过南昌。



刘繇现在人就躺在南昌的,结果王朗你告诉我孙策马上就要到了?



“……怎、怎会如此,朝廷弃我耶?”



刘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孙策得到官方承认,自己反倒成了叛逆。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王朗叹一口气,说道:



“柴桑是荆州门户,朝廷将之许给孙策,是为引诱其攻打荆州刘景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