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将一为官之道,教授给了赵云。



赵云暗想,为官者清,为人者宁。



当官为民请命,本是分内之事。



只这么一点事,却也难煞世人。



“云谨受教。”



赵云一拱手,明白了李翊的用意。



“既然先生非是看上这几位袁女,那又为何在刚才与夏侯惇撕破脸皮,两相冲突?”



李翊慨然一叹: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术虽死,但其身后之事着实麻烦,我等不可不妥善处理。”



后世有一个说法是,整个三国争霸,都是二袁争霸所遗留下来的。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有人说韩馥白白将冀州让给袁绍,是很愚蠢的作法。



用韩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本袁氏故吏,才不如本初,度当而让。



现实就是河北之人大多都心向袁绍,韩馥根本压不住,只能把冀州让给袁绍。



官渡之战后,袁绍身死,袁氏四分五裂。



袁谭、袁尚相互攻伐,大肆消耗袁氏内部实力。



而曹操仍旧花了七年时间,才彻底平定河北。



袁术也是如此。



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却坐到了吴国郎中的高位。



女儿直接嫁给了孙权作妃。



并且袁曜的女儿,还嫁给了孙权的儿子。



等于说都已经到第三代人了,孙氏仍旧保持着和袁氏的联姻关系。



由此,你便能看出袁氏在当时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了。



所以袁术的后人,李翊必须把她们妥善安置了。



包括袁术本人,李翊也是命人收敛其尸。



之后他也会建议刘备将袁术厚葬,用来收买人心。



毕竟这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含金量,不能不善加利用。



很快,李翊回到寿春。



此时,寿春内部局势几乎趋于了稳定。



刘备的人马,曹操的人马,吕布的人马都已经进入了寿春城内。



只不过曹操、刘备各自将大军屯于城外,自己只带了少量人马入城。



夏侯惇、李翊各自找到曹操、刘备,备言其事。



尤以夏侯惇情绪最为激动,大言李翊无礼。



曹操却道:



“今同为国家讨贼,玉玺迟早要上交朝廷,不必争个先后。”



微微一顿,又道,“只是寿春中的府库,尔等可有接管?”



夏侯惇答:



“我等入城的晚,已叫刘备抢先。”



曹操一捋长髯,微一沉吟。



“且去见刘备!”



一言蔽,曹操领着手下人,朝刘备人众方向去了。



此前李翊曾命许褚带人看管好府库,又命刘晔负责清理。



一番折腾下来,李翊回到寿春之时,刘晔已将府库财物粗略的统计完成了。



这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



寿春城内,竟有储粮一百万斛。



饶是李翊,亦觉惊诧。



他们来到寿春时,居民多面有饥色,百姓折骨为炊,易子相食。



士兵们更是饿到去河边摸河蚌吃。



结果袁术手里明明还有这么多粮食,竟舍不得拿出来分给军民。



真要说你舍不得给百姓,至少也拿出点粮食来给士兵吃啊。



士兵要是饿着肚子,谁给你卖命?



当然了,一百万斛只是对袁术而言算充裕。



对于徐州而言确实不算太多,甚至够不着老刘此次出征所耗费的基础成本。



除粮食之外,真正多的还是金银,多达万斤之重。



这倒是在李翊的预料之内。



以淮南之富庶,加上骷髅王竭泽而渔的能力,这点金银已经算少的了。



除此之外,上佳的汉五铢不计其数。



良好的绢帛丝绸多达上千匹,明珠百十颗。



正统计间,曹操带人走了过来。



“……啊,玄德公久违了。”



刘备当即拱手还礼。



“备自陈地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今奉诏讨贼。”



“与君合力,共伐袁术,待还朝之后,自当为天子表奏曹公功绩。”



曹操暗想自己讨贼有功,刘备亦不遑多让。



当即也牵唇说道:



“刘将军涂山一战,大破袁术主力,还为国家找回了遗失多年的传国玉玺。”



“当真功著千秋,名垂青史。”



“还朝之后,操亦当在天子面前,为刘将军表奏功绩。”



二人相互寒暄一阵,随后一同入了宫殿。



寿春城破,袁术身死,接下来便是要瓜分袁术死后的领土、外加政治遗产了。



刘备、曹操各自落座。



两队人马亦分站左右。



曹操这边文臣以荀彧为领袖,依次站着程昱、郭嘉、荀悦、杜袭、赵俨等一众奇才。



光看曹操这个文臣班底,你就知道为何荀彧会是曹营里的文臣领袖了。



这里面除了程昱以外,剩下的人才包括郭嘉在内,全是颍川的。



并且全是荀彧推举上来的。



荀彧作为颍川士人的代表,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帮曹操拉起了文官班底。



武官方面,则以谯县曹氏、夏侯氏为首的宗族武将领衔。



依次站着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宗室武将。



外姓武将则以于禁为首,依次有满宠、吕虔、李典、乐进等辈。



这个阵容属实豪华,光是往那里一站,就不免令人望而生畏。



但老刘这边的阵容亦不遑多让。



文臣领袖以李翊为首,依次站着刘晔、鲁肃、王脩、孙乾等辈。



武官以关羽、张飞为首,依次有赵云、田豫、牵招、徐晃、许褚、太史慈等将。



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没来,并不在此地。



比如陈登,即他麾下的周泰、蒋钦等将,现在正在据守合肥,阻断袁术的残余势力。



两边人马,俱是龙精虎猛,各不相让。



曹刘两人虽面上和谐,但内心里都各有想法。



曹操皮笑肉不笑,率先开口:



“适才听闻玄德率先入城,命人暂接管了府库,不知此事确否?”



刘备颔首,正色道:



“是,备命人将府库封存好,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居中牟利。”



“……善。”曹操又道,“不知玄德打算如何处理府库中的银钱?”



刘备不假思索答:



“寿春既为我两家合力而破,战利品自当两家均分。”



曹操眼眸一蹙,他暗想自己自颍川出征,渡汝水,横扫袁术汝南大部分郡县。



的确在西线拖住了袁术大量人马,为此次南征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刘备也明白,若无曹操在西线分担压力,自己东线的战事断不可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可曹操却说:



“玄德公此次在涂山,击败袁术主力,又率先攻破寿春。”



“不妨便自行处置寿春府库里的钱粮。”



曹公,这!!



此言一出,适才刚在李翊那吃了瘪的夏侯惇,顿时站不住了。



他们兄弟一路拼死打到寿春来,眼看着城破,将士们都盼望着瓜分战利品。



结果曹操居然说让就让,一点不给自己留,这令他如何绷得住?



正欲上前进言,却被荀彧伸手拦住。



刘备眼眸微蹙,寿春里的战利品的确不在少数。



但对于目前的曹刘两家而言,都不至于据有之后,便能够使自己实力腾飞。



像那一百万斛粮食,听起来多,但也就只够弥补刘备此次出征的花销的。



算上征用的民夫、后勤消耗,以及将来赈济淮南百姓,那都是完全不顶用的。



曹操明白这一点,他愿意把这些战利品让给刘备。



那就说明,他会在别的资源上索求更多。



刘备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当即开口说道:



“不然,若无你我两家合力,焉得据有寿春?”



“城池既破,府库中的银钱,合该两家均分。”



刘备不卑不亢,将曹操的“好意”又给打了回去。



在这件事上我不占你便宜,那么接下来谈论的事上,你也别占我便宜。



曹操眼眸翕动,表情未有任何变化。



但一旁的李翊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曹操嘴角,刚刚似乎轻轻地抽了一下。



估计是在暗骂刘备难缠。



“寿春既破,玄德公打算交由谁来接管?”



曹操又试探着出声询问。



转而将话题引到了最为关键的部分,即领土的瓜分。



刘备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正色坦言道:



“此前天子亲自敕封赵云为九江太守,寿春亦在九江之列。”



“现在战事方定,人心不宁。”



“至于人事安排,备之后自有定论,就不劳曹公操心了。”



言外之意,寿春即整个九江郡,他刘备都要了。



嘶……



曹操倒吸一口凉气,暗道这刘备胃口倒还真大。



直接就索要了淮南东部的全部领土。



但这也在曹操的意料之中。



毕竟从地图上看,下邳毗邻九江,刘备不可能不给徐州西南增添一个屏翼。



何况,



陈登已经自长江绕袭了九江后背,等于九江大部分领土,都确实已经落在了刘备手里。



不管曹操同不同意,九江基本都已经属于刘备的了。



你要是反对就得开打。



但开打也没有正当理由,毕竟赵云是朝廷封的九江太守。



你打他就等于是谋逆。



更何况曹刘现在是同盟,别说将来还要一起对付袁绍。



就是现在的袁术,都还没有完全灭掉。



庐江的刘勋、丹阳的袁胤,都是袁术的残余势力。



曹刘两家怎么可能现在就撕破脸皮?



那边夏侯惇此前受了闷气,见刘备态度傲慢,张口索要了淮南东部全部领土。



大感不爽,便出言道:



“适才刘将军还说是你我两家合力击破的袁术。”



“怎么这偌大的九江,便被你一家侵占了。”



见此,不等刘备开口,李翊亦出面回应道:



“赵云乃朝廷敕封的九江太守,合当据有九江。”



“夏侯将军亦是朝廷敕封的庐江太守,庐江自然该由夏侯将军据有。”



言外之意,淮南西部的领土,就交给你们老曹家了。



袁术留下的政治遗产太多,老刘光是要消化一个九江就要耗费不少时间。



没办法同时把庐江也给吃下来。



何况荆州刘表,馋庐江久矣。



他与刘备明面上也是盟友关系,若是刘备现在把庐江占了。



刘表肯定会大为光火,毕竟刘备是承诺过要把庐江、豫章让给刘表的。



所以把庐江让给曹操,也是李翊的外交策略。



既可以甩锅给曹操,又不会让刘表势力进入到扬州来。



同时,刘表与曹操接壤的领土也变得更多起来。



两家的实力都不弱,凭着边境摩擦,很容易激发冲突。



到时候曹操疲于应付多方势力,是没办法在一线集中大量兵力的。



官渡之战的曹操,之所以前线兵少,就是因为西部、南部、东部都驻守了大量兵马。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