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当涂高也。



只不过袁绍没有袁术那么冲动,曾经试探过河北群臣几次。



毫无疑问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袁绍最后只好作罢。



但袁术坚持了下去而已。



现在袁术主动将袁氏主人的身份让出,袁绍肯定是会买账的。



袁术也坚信袁绍会来救自己,这对他而言,是一件暗爽的事。



为了加快效率,袁术特意派出了五队心腹骑兵,分五路而走。



谁能先送到袁绍处,便将信札交给他看。



传信兵很快出发,下邳这一路,不出意外地出意外了。



这一路人马,很快被赵云巡逻的骑兵队给截住。



众人将他绑了,压来见李翊。



李翊开口审问,这骑士如实交代了,又将袁术的信笺送上。



李翊看过之后,找到刘备,备言其事。



刘备微微一惊:



“袁术势穷,竟欲投袁绍。”



“彼若果真使河北人下场,于我军而言,非是利好。”



李翊弯唇笑道:



“不然,今战事已定,纵然袁绍下场,也无能为也。”



“况我等乃是奉诏讨贼,袁绍至多只是安置袁术,岂敢出兵干预?”



“更别提我等已将袁术信使扣下,彼要如何通知袁绍呢?”



“即便侥幸,有人能赶到河北,说明此事。”



“以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思量耽误时日,派出人马又要耽误时日。”



“前前后后所延误的时间,我军早已定了淮南了。”



听完李翊的分析,刘备乃放下心来。



一面又忍不住夸赞他道,“军师真是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头脑清醒。”



“接下来如何?”



“正常行军,去往寿春便好。”



“袁术已是瓮中捉鳖,他的败亡已与我等干系不大了。”



言外之意,对老刘而言,收下淮南才是第一要务。



至于袁术,冢中枯骨耳。



骷髅王就该为骷髅。



随他之后飘零,他已经掀不起任何风浪,对徐州也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李翊从始至终都未将他放在眼里,他分得清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拿下淮南,才是正经大事。



所以这一路行军,非常缓慢。



因为凡所过郡县,俱要安抚民众,收拢人心,为将来统治他们做好准备。



而李翊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每到一县,便要去收集县府的公文,律令藏书。



以便将来治淮南之所需。



大军行过多处郡县,沿途有不少土人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刘备发出一阵感慨,叹道:



“不想淮南民众,如此爱戴我刘备。”



“备功德尚薄,何得百姓如此错爱?”



李翊与刘晔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刘备当然不知道,淮南民众如此欢迎他们,是李翊私下里在做工作。



古往今来,舆论战一直在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只有做到舆论先制、先敌发声、先声夺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翊提前使人在淮南散布流言。



——“徐州有个刘使君,使君来了,淮南就太平了!”



“使君来了,青天就有了!”



由于这些年袁术在淮南肆无忌惮的压榨老百姓,百姓们早已对之恨之入骨。



哪怕是比烂,能换来一个比袁术好的,大家都谢天谢地了。



更别说刘玄德仁义之名著于四海,淮南毗邻徐州,大家都多少听过刘备的大名。



而在李翊的舆论攻势下,大家更加坚信刘备才是淮南的救世主,只有他才能带领大家脱离苦海。



李翊特地委托刘晔来操办此事,因为他是淮南人,又是本地豪族。



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由他出面宣传,效果可以翻倍。



果然,不出李翊所料。



在一通舆论宣传过后,凡刘军所到之处,士民皆夹道欢迎。



有不少郡县,尚屯有士兵,然县令连同各乡里正,直接举城向刘兵降了。



刘备感念淮南百姓之德,领着李翊等一众文武大臣,亲自出来慰问乡亲父老。



诸父老数人,须发尽白,面色清癯,眸中无神。



刘备念其困苦,将众人请入帐中赐座,问道:



“老丈多少年纪?”



一老者答道:



“欲近耄耋矣。”



唔!



帐中诸将无不小声惊呼,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不是一般的长寿了。



刘备亦觉惊叹,握着老者的手,垂泪道:



“吾军士惊扰乡里,备心甚是不安。”



老者叹道:



“身将入土,何惜年月?”



“袁公路在淮南横征暴敛多年,民皆怨之。”



“刘将军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涂山一战,破袁术四十万之众。”



刘备闻言一惊,暗道袁术拢共才四万人,自己缘何破了四十万人众?



他回头兼顾一眼李翊,李翊冲他微微一笑。



仿佛说,老百姓说了你就只管认下便是。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李翊的舆论攻势。



古人只要一涉及到数字,基本上都是信口开河。



因为这不是信息时代,没办法具体统计,只要看到人多,往高了说就对了。



既然刘备两万人马出征,敢号称二十万人。



那打败袁术四万人,便对外宣称歼灭了四十万人。



这很合理吧?



“今刘将军仁义之师到此,兆民可望太平矣。”



老者握着刘备的手,至真至情地说道。



刘备感慨万分,叹道:



“何敢当老丈所言?”



遂命人取来酒食绢帛,赐给这位老丈。



又将剩下的酒食,分发给其他老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