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愚弟以为军师所言甚是有理。”



刘备颔首,道:



“既然如此,我们先向南往汝南去,若能遇着黄巾贼,便出兵征剿。”



“若遇不着,便绕至沛国,回下邳去。”



商量既定,大军准备向南出发,前往汝南征剿黄巾。



行无一箭之地,忽有探马来报。



一队人马正向陈县逼近!



刘备惊道:



“前来勤王的众诸侯大多已经离去,王驾方至陈国尚未安定。”



“此时却是谁来?”



即命人前去探查。



少时,探马回报说,似是白波军的人马。



白波帅杨奉、韩暹皆有护驾之功,天子也承诺过只要还都,就给他们高官厚禄。



但是杨奉等人见来勤王的诸侯太多,唯恐不能相容,故而没有护驾至陈地。



不想众路诸侯方走,此二人便率兵过来。



莫不是想劫驾回渑池?



刘备正色道:



“今天子方定,此二人率兵前来,必不怀好意。”



“不可使其惊扰天子。”



遂下令,暂时停止向南进军,调头回去截住白波军。



维护天子的安危,这也符合刘备集团的立场。



毕竟是刘备集团一手主导的天子东归,幸驾陈国一事。



如今陈国有难,刘备当然要像当初承诺好的一样,不能袖手旁观。



行不到数程,忽闻喊声大举。



杨奉、韩暹领兵赶到,正撞上刘备拦路。



刘备跃马当先,大叫:



“尔等来此作何?”



杨奉出马回道:



“闻天子幸驾陈地,特来保驾。”



刘备冷声叱道:



“天子王驾已定,尔等未得召见,怎敢擅自带兵入侵陈土?”



“速速退去,否则将尔等一并问罪。”



杨奉大怒:



“织席小儿,何得大言?”



话落,回头冲身后大喊一声:



“公明何在?”



一言蔽,徐晃跃马而出。



刘备驻马观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



回首冲李翊说道:



“白波贼中,亦有如此良将耶?”



李翊现场听得真切,杨奉喊得名字是分明是徐晃徐公明。



此人此时确实是在杨奉麾下。



今日遇着,真乃天意。



“主公可暂令鸣金收兵,我自有计破贼。”



李翊出声说道。



刘备从其言,下令鸣金收兵。



杨奉见刘备撤兵,即挥师掩杀过去。



刘备军且战且退,杨奉追杀许久,未讨得便宜,暂时收了兵将。



是夜,回到大营。



刘备仍对白日见到的徐晃念念不忘,找来李翊等人。



冲李翊说道:



“军师白日说有计破敌,备愿闻之。”



李翊笑道:



“今日杨奉军中战将,威风凛凛,我观主公甚爱之。”



“故不忍加兵伤他。”



刘备背着手,点了点头:



“是也,我观徐晃形貌,仪表不俗,可惜失身于贼。”



李翊忙道:



“若要收之,倒也不难。”



“我们军中正有人与徐晃熟识。”



刘备忙问是谁。



关羽看一眼李翊,李翊亦迎上关羽的目光,



关羽明白,看来李翊说的确实是自己,不想他竟连这也知道。



便出列向刘备拱手道:



“兄长,徐晃乃愚弟故友。”



“其人少有大志,早年间曾为河东郡吏,今屈身事贼。”



“绝非其本意,关某愿前往说之,管教他弃暗投明,倾心来降。”



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徐晃是河东杨县人。



关羽早年间亡命江湖,与徐晃熟识,以兄弟相称。



关羽非常清楚徐晃屈身于杨奉麾下,实在是无奈之举。



人家早年间是妥妥的大汉公务员,是被迫投到杨奉麾下当贼的。



别看杨奉现在是车骑将军,徐晃也跟着当了骑都尉。



但杨奉领兵寇略河东时,还是白波贼。



当时董卓乱政,朝廷根本无力救河东。



河东被白波贼和匈奴人两家侵吞。



二者选其一,徐晃只能选择投靠杨奉。



但他肯定清楚杨奉、韩暹这种贼寇出身,绝不是成事之辈,一定会找机会脱身的。



刘备欣喜地说道:



“若能使公明来降,则贤弟大功也。”



当晚,



徐晃在营中秉烛披甲而坐,忽有人来报,有故人求见。



徐晃诧怪,即命人请见。



关羽突至近前,拱手揖道:



“大兄别来无恙乎?”



徐晃惊讶起身,借着火光,熟视许久,乃道:



“子非解良关长生乎?”



关羽抚须笑道:



“今已改字云长矣。”



徐晃再见故人,又惊又喜,又有几分窘迫无奈。



“云长何以至此?”



关羽正色答:



“关某今已投效刘将军矣。”



“今日于阵前见得故人,心中实是想念大兄。”



“故特冒死前来。”



徐晃心念一动,即请关羽入座。



……



(本章完)    。:(3/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