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统计,徐州五郡,共有四十七万户,人口二百八十余万。”



“由于曹操已将彭城屠做白地,广陵、下邳、东海亦有波及。”



“去岁使君虽已招募了流民屯田,然此谋非一日之功可成。”



“凭此州人口,断难与二袁,甚至曹操一争高下。”



李翊洋洋洒洒地为刘备介绍了徐州的现状。



去岁已经进行了人口普查,由于古代行政效率低下,并未能统计出具体的人口数字。



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算上聚拢的流民,徐州也只有两百多万人。



之前说过,古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



而徐州目前这个人口,在大汉属于什么地位呢?



答案是:仅仅好于交州和幽州。



一个是还未完全开化的蛮夷之地,一个是不适宜人居住的东北苦寒之地。



徐州作为河南富庶之地,人口却仅有两百多万。



甚至董太师所在的凉州,在窦融治河西时,都有四百多万人。



只能说曹操是真不干人事儿。



“如今徐州人丁稀少,而青州人丁优于徐州。”



“袁谭初定青州,人心浮动,何不将青州境内的百姓迁进徐州来?”



李翊提出迁移人口的计略,刘备欣然同意。



反正大军已经到了青徐地界了,再往前走走也无妨。



即命军士快速打扫战场,然后前往青州。



“军师欲将青州人口,迁往徐州,本为好事。”



“只是备不欲强求百姓,舍弃家园而跟我回徐州。”



路上,刘备骑在马上向李翊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哈哈,主公仁义之名天下有知,当年为平原相时,青州百姓皆闻主公贤名。”



“今我大军到青州,百姓岂不箪食壶浆,以迎明公?”



刘备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他说自己不想强求百姓跟着自己走,也间接说明老刘觉得青州百姓可能不会跟他走。



为什么?



那就是袁氏在当地是非常得人心的。



确切地说,是袁绍非常得人心。



史书上曾说袁绍外宽而内忌,本意是批评袁绍的性格。



但前半句也说明了袁绍这人很宽厚。



包括荀攸也说过,“绍以宽厚得众心”。



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袁绍没过两年就死了,然后袁家内部四分五裂。



就这样,曹操仍旧又花了足足七年时间才统一河北。



可见袁氏在河北有多得人心。



袁绍死时,全河北的百姓都在哭。



甚至连袁尚死了,百姓也哭。



以至于曹操不得不下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



刘备正是考虑到袁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这才不自信百姓们会跟着他回徐州。



李翊却显得非常自信:



“主公宽心,方才我说过了。”



“待我大军到时,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以迎明公。”



刘备将信将疑,继续催马行进。



少时,众人已到了兰亭县。



此处为青州一处小县。



刘备当即下令道:



“传令三军,进城之后,严禁扰民!”



“凡有欺压百姓,劫掠富户,侵犯妇女者,悉数问斩,以儆效尤!”



大军在得到军令后,全都小心翼翼地进城。



与民秋毫无犯。



当地百姓见这支军队与寻常军队不同,故主动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刘使君的军队。



“刘使君来了!”



“刘使君来了!”



“……”



一传十,十传百。



全县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刘备的军队来了。



果如李翊所言,各家各户都蒸好胡饼,出来劳军。



一时间,万人空巷。



刘备对此大吃一惊:



“兰亭县民亦知我刘备也?”



有百姓说道:



“使君大名,如雷贯耳。”



“我等日盼夜盼,只盼使君到来。”



刘备又问你们的县令哪去了。



一打听才知道,县令受战乱影响早跑好几年了。



这兰亭县就这么在青州挂机了好几年,都快混成村儿了。



刘备看得出来这些百姓都过得很苦,似乎就盼着自己来。



只是他此来,却不是要接管青州的。



地盘再大,没人也就没有意义。



“备此来,是为追击袁谭,却非是要接管青州。”



“待战事既定,将回徐州去。”



众百姓闻言,纷纷跪地,嚎啕大哭。



纷纷请求刘备不要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花时节不见君并收藏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