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百折不挠,终不为下(求追读!)
羽皆佩服不已,李翊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我们只是告诉你曹操撤军了,追不追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又没拿刀架你脖子上。
还能逼着你去追击不成?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今使曹豹追之,为曹操所败,我军复追之,必获全胜。”
“一者,可削曹豹实力,为使君赢得在徐州的话语权。”
“二者,曹豹兵败,使君若能救之,必得丹阳兵军心,丹阳派之众也将感恩戴德。”
“三者,徐州百姓深恨曹军,今使君若能击破,必得徐州人心。”
“此可谓一石三鸟之计也,今若犹豫不决,必然坐失良机!”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备岂有再迟疑的道理?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脾气性子那是相当火爆的,不然谥号就不会是“昭烈”了。
他是一个雄主,当手下人都把方案拟好贴到你脸上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迟疑不定的。
“善!”
刘备眉头蹙起,面色肃穆。
“子龙,你去调度骑兵,与陈到、田豫为先锋,听我号令行事。”
“云长,你领一军去承县与益德合兵一处,配合子龙先头部队。”
“我自领大军,随后便到。”
刘备此时已经三十四岁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早已有了人主模样。
一番雷厉风行的命令下来,赵云、关羽二将齐齐拱手:
“喏!”
好,这才叫领导模样。
李翊在一旁暗自点头,备备这一生也算是在不断成长。
虽然他看似屡败屡战,但纵观他的一生,其实漂亮的胜仗也打了不少。
比如历史上的博望坡之战,其实就是老刘自己打的,以少胜多。
还有后面的汉中之战,老刘第一次正面击败曹操,巩固了自己在川蜀的统治。
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历史误区,觉得老刘一直颠沛流离,屡败屡战,称帝后又有夷陵之战这样的惨败。
就下意识觉得刘备不会打仗。
就像总有人觉得刘邦就是个地痞流氓,没有韩信啥也不是似的。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刘邦一直都是秦末项羽、韩信之下的第三人。
除了项羽,刘邦在秦末基本上是见谁灭谁。
后面败给的匈奴单于冒顿,那也是整个匈奴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雄主。
刘备现在还没有进入巅峰期,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成长,而李翊会帮他弥补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帮他就等于是在帮自己。
现在屋里已只剩刘备与李翊二人了。
刘备恭敬地向李翊作揖道:
“先生良策,备谨受教!”
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李翊,自己在徐州都快被曹操打自闭了,他太渴望一场
我们只是告诉你曹操撤军了,追不追是你自己的事儿,我们又没拿刀架你脖子上。
还能逼着你去追击不成?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今使曹豹追之,为曹操所败,我军复追之,必获全胜。”
“一者,可削曹豹实力,为使君赢得在徐州的话语权。”
“二者,曹豹兵败,使君若能救之,必得丹阳兵军心,丹阳派之众也将感恩戴德。”
“三者,徐州百姓深恨曹军,今使君若能击破,必得徐州人心。”
“此可谓一石三鸟之计也,今若犹豫不决,必然坐失良机!”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刘备岂有再迟疑的道理?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脾气性子那是相当火爆的,不然谥号就不会是“昭烈”了。
他是一个雄主,当手下人都把方案拟好贴到你脸上的时候,刘备是不可能迟疑不定的。
“善!”
刘备眉头蹙起,面色肃穆。
“子龙,你去调度骑兵,与陈到、田豫为先锋,听我号令行事。”
“云长,你领一军去承县与益德合兵一处,配合子龙先头部队。”
“我自领大军,随后便到。”
刘备此时已经三十四岁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早已有了人主模样。
一番雷厉风行的命令下来,赵云、关羽二将齐齐拱手:
“喏!”
好,这才叫领导模样。
李翊在一旁暗自点头,备备这一生也算是在不断成长。
虽然他看似屡败屡战,但纵观他的一生,其实漂亮的胜仗也打了不少。
比如历史上的博望坡之战,其实就是老刘自己打的,以少胜多。
还有后面的汉中之战,老刘第一次正面击败曹操,巩固了自己在川蜀的统治。
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历史误区,觉得老刘一直颠沛流离,屡败屡战,称帝后又有夷陵之战这样的惨败。
就下意识觉得刘备不会打仗。
就像总有人觉得刘邦就是个地痞流氓,没有韩信啥也不是似的。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刘邦一直都是秦末项羽、韩信之下的第三人。
除了项羽,刘邦在秦末基本上是见谁灭谁。
后面败给的匈奴单于冒顿,那也是整个匈奴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雄主。
刘备现在还没有进入巅峰期,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成长,而李翊会帮他弥补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帮他就等于是在帮自己。
现在屋里已只剩刘备与李翊二人了。
刘备恭敬地向李翊作揖道:
“先生良策,备谨受教!”
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李翊,自己在徐州都快被曹操打自闭了,他太渴望一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