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团负责,也是对当事人负责。”
“前期考察的对象我们都已经做了整理和通报,在会议召开前,各位同志手里都有情况说明。”
谷维洁接过老李的话茬讲道:“本次会议讨论的核心目的不是拿掉谁,换上谁,而是有没有可能不拿掉,或者说换谁上去更可靠。”
同以往管委会会议不同的是,会场的大门敞开着,只要走近一点就能听见会议室内讨论的内容。
天晴气爽,李怀德在会议开始前特别叫了秘书开的门窗。
与会的不少领导都是老烟枪了,每次会议过半这间会议室都是烟雾缭绕,就像王母娘娘开了蟠桃会一样。
站在门口的秘书听得见里面的讨论,可目光却盯着走廊方向。
他能听得见,那其他人也想听见,这次的会议还是这般的重要。
时间进入到9月末,全年只剩下一个季度的时间来攻坚和收尾。
组织人事变革工作也即将迎来阶段性的总结和变动。
距离上一次组织人事大调整已经足足过去了两年时间。
虽然在这期间集团人事变化频繁,可分厂和分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变化太多。
等不到三年的,或者说就是三年,因为今年集团化进程的最后一年,总不能等到明年春再调整。
一机部已经有消息下来,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按照上面的考察意见,已经同意红星厂正式晋级集团公司。
也就是说,从70年1月份,红星钢铁集团就能拿到真正的晋级批文。
同样的,红星钢铁集团将从拿到批文后开始,逐步将组织架构和人事结构定型,并向上级做备案汇报。
有机关里的人戏言这份备案叫封神榜,两年时间已过,谁上榜,谁下榜,终究该有个定论。
而今天的会议就是“封神榜”的第一个回合,很有可能是一场事故。
“是要说说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纪久征同志,还有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庄苍舒同志的任职情况吧。”
苏维德接过话头,看着手里的文件淡淡地说道:“我倒是觉得应该好好讨论讨论,能拿到会议上来讲的,都是各分公司的主要领导,对吧。”
他是这么问了,可没人点头,也没人搭他的话茬。
从会议的一开始,会议室内部的气氛便有些凝重,人人都是一张严肃的脸,好像这样才能体现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行就上,不行就下。”
苏维德放下手里的文件,抬起头看向众人讲道:“我对人事工作一向持谨慎严肃的态度。”
他扫视众人,强调道:“这关系到集团的未来,组织的重任,选人用人,选好人用好人也是我们的责任。”
“纪久征同志的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会议上了吧?”
张劲松挪了挪手边的文件,声音低沉地讲道:“从安排他接手能源公司到现在快有两年的时间了,一年半。”
他又强调了一句时间,随后才继续讲道:“无论是从个人表现,还是从工作成绩上来看,我觉得他不太适合继续管理能源开发总公司了。”
这是会议上第一个否定性的意见,引起了众人的目光关注。
这个否定性的意见谁来说都没有张劲松说的有力度,因为能源开发总公司的主管领导正是他。
别看李学武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可以领导和指挥纪久征,这是他秘书长的身份,以及业务关联情况。
能源开发总公司很多矿产都在辽东,需要他同省里协调,所以纪久征才听话的很。
直白一点说,除了张劲松,包括李学武在内没有人有资格第一个站出来评价纪久征,因为这是规矩。
纪久征的回答也没出乎大家的意料,正如苏维德所说,他的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会议上被大家所质疑了。
除了质疑他的工作能力外,还质疑他的工作思路有问题。
张劲松就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提到了这一点。
“数据是摆在桌面上的,同比其他分公司,能源公司总体发展是落后的,甚至是在啃老本。”
他皱着眉头,很是不满地讲道:“截止今天,能源总公司汇报上来的数据没有一点利好变化。”
“矿业没有多一点,产能没有多一点,倒是管理问题多了一点。”
张劲松双手交叉看着众人讲道:“我能容忍他继续锻炼和学习,但能源公司上下,包括集团等不起。”
“我不否认纪久征同志的努力,也不怀疑他的组织纪律,但是!”
他这个但是讲出来,众人已经知道了他要说的结果。
“作为分公司一把,光有努力廉洁是不够的,还需要敏锐的头脑。”
张劲松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态度认真地讲道:“我建议免去纪久征同志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有理有据,张劲松的评价可谓是将纪久征钉在了下榜的名单上。
众人沉默了许有两分钟,还是李怀德抬起头,看向李学武问道:“秘书长的意见呢?”
这话问的就很特殊了,因为无论从管委会排名上来看,还是从管理角度上来说,这会儿都不应该先问他。
不过老李已经问了,他也只能按照这个情况做发言了。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不在辽东,但矿业基本都在辽东啊。”
李学武点点头,讲道:“如果让我来讲,我也讲不出能源公司在辽东有多大的影响力。”
“当然了,这得考虑到能源公司成立的时间还不够等等因素。”
他顿了顿,并没有直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强调道:“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分公司或者是集团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
“我很欣慰的是,当下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干部凭借自身过硬本领、创新思维与蓬勃朝气,在各条战线崭露头角,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我相信这是集团推进组织和人事变革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当初制定这一决策的最终期望。”
李学武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讲道:“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在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个别单位却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
“这是不好的,也是同集团管委和李主任所要求的原则相违背的。”
他手指敲了敲桌子,着重强调道:“有些单位为片面地追求领导班子结构的年轻化,将提拔速度当作衡量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忽视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
“这种做法恰似用“猛火”烹饪,看似短时间内让菜品迅速成型,但内里难掩生涩。”
李学武的声音很是有力地讲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年轻干部或许在职位上达到了“年轻”标准,却在能力、经验以及群众基础等方面存在短板,使年轻干部难以真正堪当大任。”
如果别人讲这些话,年龄轻一点都讲不出这种效果,可偏偏从李学武的嘴里讲出来,没人觉得违和。
李学武就是干部年轻化最鲜明的代表,也是集团班子里最年轻的成员。
可有人怀疑过他的能力吗?有人怀疑过他的工作思路吗?
这么讲,集团的工作思路都是在他的支持下,由李怀德来决定的。
李怀德必须得说,没有李学武,就没有今天的红星钢铁集团。
今天的会议上李怀德早就预料到了,有人会批评他所提倡的干部年轻化,所以他才在最开始讲了那么一句。
可效果如何,从苏维德等人的发言中就能看出一二。
至少苏维德没拿他的话当回事。
李学武的发言一出,立即将现场的矛盾提升到了年轻干部应该怎么培养的问题上来了。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听着他的发言,有的人还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年轻干部的成长需“文火慢炖”。”
李学武放缓了语气,但还是严肃地讲道:“我这里讲‘文火’,意思是要遵循成长规律,耐心培育。”
“‘慢炖’则是指在实践磨砺中不断积累沉淀。”
他手指攥成了拳头,微微点头讲道:“我认为基层是最好的“大熔炉”,也是年轻干部“墩墩苗”的肥沃土壤。”
“李主任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舍不得让年轻人遭一点罪,这是打江山那一辈最寻常不过的想法。”
李学武看了老李一眼,又看向其他人讲道:“就是舍不得让下一代辛苦,劳累,可他忽略了一个过程。”
“唯有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见雨、增长见识、强健筋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积累经验,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提升能力,才能让他们的成长根基更稳、后劲更足。”
这就算批评的话了,还是在管委会上,一般人哪敢这么讲话。
有人已经偷偷去看李怀德的脸色了,李学武在会议上的发言隐隐是将矛头对准了他的组织人事安排工作。
虽然今天讨论的议题是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纪久征和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庄苍舒的任职情况。
有人可能在心里嘀咕李学武跑题了,但他们听的还是很认真。
这是从老李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以及众人的表现所反射出来的总结性意见。
听别的发言不如仔细听听李学武的意见,这都是意有所指的。
你可能不知道老李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但只要知道李学武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就足够了。
很多情况下,老李会听取李学武的意见,就算不赞成,也会尊重李学武的意见。
那么有人问了,李学武说什么李怀德就听什么吗?
当然不是,但在关键问题和工作上,李学武总有办法说服老李。
所以,在听李学武讲到年轻干部该如何培养的时候,众人已经想到了组织人事变革进行到现阶段,是不是即将迎来历史性转变了。
“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更要坚决摒弃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墩苗壮骨”。”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手边的文件,道:“年轻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每一次俯身倾听群众心声,都是能力的淬炼;每一回在政策落实中啃下“硬骨头”,都是本领的进阶。”
“这些经历看似琐碎,实则是成长路上的“秘制调料”,能让初心更纯粹,让本领更扎实。”
“我不认同一些声音,功利心太强,坐不得冷板凳。”
他态度很坚决地讲道:“我认为唯有耐住性子‘坐冷板凳’,扛住压力‘接烫手山芋’,在实践熔炉中反复打磨,才能从‘纸上谈兵’的青涩走向‘知行合一’的成熟,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
------------
“前期考察的对象我们都已经做了整理和通报,在会议召开前,各位同志手里都有情况说明。”
谷维洁接过老李的话茬讲道:“本次会议讨论的核心目的不是拿掉谁,换上谁,而是有没有可能不拿掉,或者说换谁上去更可靠。”
同以往管委会会议不同的是,会场的大门敞开着,只要走近一点就能听见会议室内讨论的内容。
天晴气爽,李怀德在会议开始前特别叫了秘书开的门窗。
与会的不少领导都是老烟枪了,每次会议过半这间会议室都是烟雾缭绕,就像王母娘娘开了蟠桃会一样。
站在门口的秘书听得见里面的讨论,可目光却盯着走廊方向。
他能听得见,那其他人也想听见,这次的会议还是这般的重要。
时间进入到9月末,全年只剩下一个季度的时间来攻坚和收尾。
组织人事变革工作也即将迎来阶段性的总结和变动。
距离上一次组织人事大调整已经足足过去了两年时间。
虽然在这期间集团人事变化频繁,可分厂和分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变化太多。
等不到三年的,或者说就是三年,因为今年集团化进程的最后一年,总不能等到明年春再调整。
一机部已经有消息下来,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按照上面的考察意见,已经同意红星厂正式晋级集团公司。
也就是说,从70年1月份,红星钢铁集团就能拿到真正的晋级批文。
同样的,红星钢铁集团将从拿到批文后开始,逐步将组织架构和人事结构定型,并向上级做备案汇报。
有机关里的人戏言这份备案叫封神榜,两年时间已过,谁上榜,谁下榜,终究该有个定论。
而今天的会议就是“封神榜”的第一个回合,很有可能是一场事故。
“是要说说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纪久征同志,还有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庄苍舒同志的任职情况吧。”
苏维德接过话头,看着手里的文件淡淡地说道:“我倒是觉得应该好好讨论讨论,能拿到会议上来讲的,都是各分公司的主要领导,对吧。”
他是这么问了,可没人点头,也没人搭他的话茬。
从会议的一开始,会议室内部的气氛便有些凝重,人人都是一张严肃的脸,好像这样才能体现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行就上,不行就下。”
苏维德放下手里的文件,抬起头看向众人讲道:“我对人事工作一向持谨慎严肃的态度。”
他扫视众人,强调道:“这关系到集团的未来,组织的重任,选人用人,选好人用好人也是我们的责任。”
“纪久征同志的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会议上了吧?”
张劲松挪了挪手边的文件,声音低沉地讲道:“从安排他接手能源公司到现在快有两年的时间了,一年半。”
他又强调了一句时间,随后才继续讲道:“无论是从个人表现,还是从工作成绩上来看,我觉得他不太适合继续管理能源开发总公司了。”
这是会议上第一个否定性的意见,引起了众人的目光关注。
这个否定性的意见谁来说都没有张劲松说的有力度,因为能源开发总公司的主管领导正是他。
别看李学武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可以领导和指挥纪久征,这是他秘书长的身份,以及业务关联情况。
能源开发总公司很多矿产都在辽东,需要他同省里协调,所以纪久征才听话的很。
直白一点说,除了张劲松,包括李学武在内没有人有资格第一个站出来评价纪久征,因为这是规矩。
纪久征的回答也没出乎大家的意料,正如苏维德所说,他的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会议上被大家所质疑了。
除了质疑他的工作能力外,还质疑他的工作思路有问题。
张劲松就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提到了这一点。
“数据是摆在桌面上的,同比其他分公司,能源公司总体发展是落后的,甚至是在啃老本。”
他皱着眉头,很是不满地讲道:“截止今天,能源总公司汇报上来的数据没有一点利好变化。”
“矿业没有多一点,产能没有多一点,倒是管理问题多了一点。”
张劲松双手交叉看着众人讲道:“我能容忍他继续锻炼和学习,但能源公司上下,包括集团等不起。”
“我不否认纪久征同志的努力,也不怀疑他的组织纪律,但是!”
他这个但是讲出来,众人已经知道了他要说的结果。
“作为分公司一把,光有努力廉洁是不够的,还需要敏锐的头脑。”
张劲松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态度认真地讲道:“我建议免去纪久征同志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有理有据,张劲松的评价可谓是将纪久征钉在了下榜的名单上。
众人沉默了许有两分钟,还是李怀德抬起头,看向李学武问道:“秘书长的意见呢?”
这话问的就很特殊了,因为无论从管委会排名上来看,还是从管理角度上来说,这会儿都不应该先问他。
不过老李已经问了,他也只能按照这个情况做发言了。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不在辽东,但矿业基本都在辽东啊。”
李学武点点头,讲道:“如果让我来讲,我也讲不出能源公司在辽东有多大的影响力。”
“当然了,这得考虑到能源公司成立的时间还不够等等因素。”
他顿了顿,并没有直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强调道:“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分公司或者是集团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
“我很欣慰的是,当下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干部凭借自身过硬本领、创新思维与蓬勃朝气,在各条战线崭露头角,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我相信这是集团推进组织和人事变革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当初制定这一决策的最终期望。”
李学武点了点头,看向众人讲道:“然而,我们也能看到,在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个别单位却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
“这是不好的,也是同集团管委和李主任所要求的原则相违背的。”
他手指敲了敲桌子,着重强调道:“有些单位为片面地追求领导班子结构的年轻化,将提拔速度当作衡量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忽视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
“这种做法恰似用“猛火”烹饪,看似短时间内让菜品迅速成型,但内里难掩生涩。”
李学武的声音很是有力地讲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年轻干部或许在职位上达到了“年轻”标准,却在能力、经验以及群众基础等方面存在短板,使年轻干部难以真正堪当大任。”
如果别人讲这些话,年龄轻一点都讲不出这种效果,可偏偏从李学武的嘴里讲出来,没人觉得违和。
李学武就是干部年轻化最鲜明的代表,也是集团班子里最年轻的成员。
可有人怀疑过他的能力吗?有人怀疑过他的工作思路吗?
这么讲,集团的工作思路都是在他的支持下,由李怀德来决定的。
李怀德必须得说,没有李学武,就没有今天的红星钢铁集团。
今天的会议上李怀德早就预料到了,有人会批评他所提倡的干部年轻化,所以他才在最开始讲了那么一句。
可效果如何,从苏维德等人的发言中就能看出一二。
至少苏维德没拿他的话当回事。
李学武的发言一出,立即将现场的矛盾提升到了年轻干部应该怎么培养的问题上来了。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听着他的发言,有的人还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年轻干部的成长需“文火慢炖”。”
李学武放缓了语气,但还是严肃地讲道:“我这里讲‘文火’,意思是要遵循成长规律,耐心培育。”
“‘慢炖’则是指在实践磨砺中不断积累沉淀。”
他手指攥成了拳头,微微点头讲道:“我认为基层是最好的“大熔炉”,也是年轻干部“墩墩苗”的肥沃土壤。”
“李主任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舍不得让年轻人遭一点罪,这是打江山那一辈最寻常不过的想法。”
李学武看了老李一眼,又看向其他人讲道:“就是舍不得让下一代辛苦,劳累,可他忽略了一个过程。”
“唯有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见雨、增长见识、强健筋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积累经验,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提升能力,才能让他们的成长根基更稳、后劲更足。”
这就算批评的话了,还是在管委会上,一般人哪敢这么讲话。
有人已经偷偷去看李怀德的脸色了,李学武在会议上的发言隐隐是将矛头对准了他的组织人事安排工作。
虽然今天讨论的议题是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纪久征和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庄苍舒的任职情况。
有人可能在心里嘀咕李学武跑题了,但他们听的还是很认真。
这是从老李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以及众人的表现所反射出来的总结性意见。
听别的发言不如仔细听听李学武的意见,这都是意有所指的。
你可能不知道老李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但只要知道李学武对这件事的态度和意见就足够了。
很多情况下,老李会听取李学武的意见,就算不赞成,也会尊重李学武的意见。
那么有人问了,李学武说什么李怀德就听什么吗?
当然不是,但在关键问题和工作上,李学武总有办法说服老李。
所以,在听李学武讲到年轻干部该如何培养的时候,众人已经想到了组织人事变革进行到现阶段,是不是即将迎来历史性转变了。
“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更要坚决摒弃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墩苗壮骨”。”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手边的文件,道:“年轻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每一次俯身倾听群众心声,都是能力的淬炼;每一回在政策落实中啃下“硬骨头”,都是本领的进阶。”
“这些经历看似琐碎,实则是成长路上的“秘制调料”,能让初心更纯粹,让本领更扎实。”
“我不认同一些声音,功利心太强,坐不得冷板凳。”
他态度很坚决地讲道:“我认为唯有耐住性子‘坐冷板凳’,扛住压力‘接烫手山芋’,在实践熔炉中反复打磨,才能从‘纸上谈兵’的青涩走向‘知行合一’的成熟,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