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中间状态的进展,对整个世界而言,意义是不大的。
林序深吸了一口气,继续看向了前沿物理领域的研究。
但哪怕连这一点,也是让他失望的。
时间晶体?没发现。
大型粒子对撞实验室?没建成。
针对“规则变化后的世界”的探索?停滞不前。
全息对偶理论?推进有限。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让那个林序几乎有种“彻底失去信心”的感觉。
所以.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把末日信息向民众公开,确实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联盟时代的人类根本分不出手、分不出资源来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反而被困在了这些社会问题中,导致世界进展被严重拖慢?
这似乎很合理。
但不应该。
林序深吸了一口气,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点开了“应用技术”一栏。
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
这个世界的人类,在应用技术方面的发展很快。
核聚变发电?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60%区域的聚变发电网络。
超导材料?大规模应用,按照文件的说法,现在连手机电池都用的是超导储能体。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也堪称喜人,他们在1年之前实现了量子计算机的通用计算,剩下的事情,只不过是要继续扩大能源和散热规模,从而提升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罢了。
与此同时,大型的、智能化的黑灯工厂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人工智能进展到了新的阶段,当二者结合时,人类世界的生产力呈现出爆炸性提升的倾向。
这一下,林序算是看明白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并不是没有发展。
恰恰相反,相比起自己之前进入的世界,在确认将要彻底抛弃“速胜论”之后,这里的人类.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他们彻底放下了黄金时代的狂妄。
他们完全沉静了下来。
先打基础,然后再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更尖端、更前沿的技术!
林序没办法断言这样的发展方案到底是对还是错,但这个策略本身,却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这真的是一个新世界!
“所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林序的话,正在通过全息投影系统观察“墓碑”项目现场情况的秦风回过头来。
他完全明白林序这句话问的是什么。
但,他的回答
却无比简单。
“我们没有做太多事情。”
他看向林序,继续说道:
“我们只是公开了末日的信息,按照‘花粉’提供的情报组建了逆流项目组。”
“通过逆流项目组,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引导。”
“人们很快接受了末日将要降临的信息,只经历了极为短暂的混乱,整个社会就重新安定下来。”
“这怎么可能?!”
林序愕然问道:
“没有大规模的叛乱?没有意识形态的偏移?没有享乐主义爆发?没有社会结构崩溃??”
“没有,什么都没有。”
秦风的回答让林序彻底陷入了迷茫。
在他看来,哪怕是最乐观的情况下,在末日情报公开之后,这个世界也必然要经历严重的阵痛。
可现在.痛是痛了。
但根本称不上阵痛吧?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看到林序不解的眼神,秦风再次开口说道:
“一开始,我们抱有的,是跟你如出一辙的担忧。”
“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论起末日的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将整个人类社会,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
“所谓的‘人性’,所谓的‘反乌托邦’式的推演,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它放大了人性的弱点,却忽视了人的‘独立性’。”
“独立性??”
林序从来没有想过,在末日面前,有人会用“独立性”这个词来解释当下社会环境的稳定。
他还以为秦风会说出“我们必须想象中的更团结”这样烂大街、但好歹能够理解的解释。
独立性是什么?
他向秦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秦风则是一边在屏幕上快速对安保、检查人员进行部署,一边解释道:
“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人组成的,而这一个一个的人,是受到本能、受到文化环境的深远影响的。”
“认为末日信息会导致混乱的人,实际上是一种虚无主义哲学的坚决拥护者。”
“但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有虚无主义的生存土壤吗?”
“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天然否认虚无主义的,而其他国家、其他文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程度也并不高。”
“.太复杂了。”
林序坦诚地说道:
“我听不懂这种太复杂的哲学理论。”
“所以,有没有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可以解释这样的结局?”
“有的。”
秦风立刻回答道:
“如果你知道你在一天之后会死,你会做什么?”
短暂停顿后,林序回答道:
“.发疯。”
秦风紧接着又问道:
“如果你知道你在20年后会死呢?”
一瞬间,林序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秦风的意思。
他想要开口,但秦风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末日自始至终都存在,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死亡,都是一场末日。”
“对有些人来说末日会在40年后降临,对另一些人来说,末日会在20年内降临。”
“当然,还有一些人的末日,将会降临在短短几年之后。”
“但,你看到这个世界,因为这样随机的末日而发生混乱了吗?”
答案很明显。
没有。
所以,当人们得知末日会在20年后降临时,他们所受到的冲击.并不会比知道自己将会死在40年之后,要大多少。
对面的秦风轻轻吐出一口气。
“所以我们才说,所谓的‘末日崩溃论’,只不过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因为这种论调,将人,视作一个冰冷的符号,将社会,视作一个冰冷的‘系统’。”
“但实际上.那是二十年啊。”
“对个体来说,那是他们必须走过的7000多个日夜。”
“你觉得,在这7000个日夜里真的有那么多的人会选择虚度吗?”
“我们的文化底色,根本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尽人事,安天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我们这个文明,从来都不被宗教束缚,我们也不需要去寄希望于来世。”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底色。”
“所以其实.我们早就应该公开的。”
说到这里,秦风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说实话,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却真的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件事情对某一些人来说,甚至是种浪漫.”
浪漫?
或许吧。
林序没有再追问下去。
因为现在的他,对最重要的那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中间状态的进展,对整个世界而言,意义是不大的。
林序深吸了一口气,继续看向了前沿物理领域的研究。
但哪怕连这一点,也是让他失望的。
时间晶体?没发现。
大型粒子对撞实验室?没建成。
针对“规则变化后的世界”的探索?停滞不前。
全息对偶理论?推进有限。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让那个林序几乎有种“彻底失去信心”的感觉。
所以.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把末日信息向民众公开,确实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联盟时代的人类根本分不出手、分不出资源来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反而被困在了这些社会问题中,导致世界进展被严重拖慢?
这似乎很合理。
但不应该。
林序深吸了一口气,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点开了“应用技术”一栏。
这一次,他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
这个世界的人类,在应用技术方面的发展很快。
核聚变发电?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60%区域的聚变发电网络。
超导材料?大规模应用,按照文件的说法,现在连手机电池都用的是超导储能体。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也堪称喜人,他们在1年之前实现了量子计算机的通用计算,剩下的事情,只不过是要继续扩大能源和散热规模,从而提升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罢了。
与此同时,大型的、智能化的黑灯工厂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人工智能进展到了新的阶段,当二者结合时,人类世界的生产力呈现出爆炸性提升的倾向。
这一下,林序算是看明白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并不是没有发展。
恰恰相反,相比起自己之前进入的世界,在确认将要彻底抛弃“速胜论”之后,这里的人类.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他们彻底放下了黄金时代的狂妄。
他们完全沉静了下来。
先打基础,然后再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更尖端、更前沿的技术!
林序没办法断言这样的发展方案到底是对还是错,但这个策略本身,却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这真的是一个新世界!
“所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林序的话,正在通过全息投影系统观察“墓碑”项目现场情况的秦风回过头来。
他完全明白林序这句话问的是什么。
但,他的回答
却无比简单。
“我们没有做太多事情。”
他看向林序,继续说道:
“我们只是公开了末日的信息,按照‘花粉’提供的情报组建了逆流项目组。”
“通过逆流项目组,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引导。”
“人们很快接受了末日将要降临的信息,只经历了极为短暂的混乱,整个社会就重新安定下来。”
“这怎么可能?!”
林序愕然问道:
“没有大规模的叛乱?没有意识形态的偏移?没有享乐主义爆发?没有社会结构崩溃??”
“没有,什么都没有。”
秦风的回答让林序彻底陷入了迷茫。
在他看来,哪怕是最乐观的情况下,在末日情报公开之后,这个世界也必然要经历严重的阵痛。
可现在.痛是痛了。
但根本称不上阵痛吧?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看到林序不解的眼神,秦风再次开口说道:
“一开始,我们抱有的,是跟你如出一辙的担忧。”
“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我们谈论起末日的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将整个人类社会,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
“所谓的‘人性’,所谓的‘反乌托邦’式的推演,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它放大了人性的弱点,却忽视了人的‘独立性’。”
“独立性??”
林序从来没有想过,在末日面前,有人会用“独立性”这个词来解释当下社会环境的稳定。
他还以为秦风会说出“我们必须想象中的更团结”这样烂大街、但好歹能够理解的解释。
独立性是什么?
他向秦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秦风则是一边在屏幕上快速对安保、检查人员进行部署,一边解释道:
“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人组成的,而这一个一个的人,是受到本能、受到文化环境的深远影响的。”
“认为末日信息会导致混乱的人,实际上是一种虚无主义哲学的坚决拥护者。”
“但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有虚无主义的生存土壤吗?”
“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天然否认虚无主义的,而其他国家、其他文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程度也并不高。”
“.太复杂了。”
林序坦诚地说道:
“我听不懂这种太复杂的哲学理论。”
“所以,有没有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可以解释这样的结局?”
“有的。”
秦风立刻回答道:
“如果你知道你在一天之后会死,你会做什么?”
短暂停顿后,林序回答道:
“.发疯。”
秦风紧接着又问道:
“如果你知道你在20年后会死呢?”
一瞬间,林序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秦风的意思。
他想要开口,但秦风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末日自始至终都存在,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死亡,都是一场末日。”
“对有些人来说末日会在40年后降临,对另一些人来说,末日会在20年内降临。”
“当然,还有一些人的末日,将会降临在短短几年之后。”
“但,你看到这个世界,因为这样随机的末日而发生混乱了吗?”
答案很明显。
没有。
所以,当人们得知末日会在20年后降临时,他们所受到的冲击.并不会比知道自己将会死在40年之后,要大多少。
对面的秦风轻轻吐出一口气。
“所以我们才说,所谓的‘末日崩溃论’,只不过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因为这种论调,将人,视作一个冰冷的符号,将社会,视作一个冰冷的‘系统’。”
“但实际上.那是二十年啊。”
“对个体来说,那是他们必须走过的7000多个日夜。”
“你觉得,在这7000个日夜里真的有那么多的人会选择虚度吗?”
“我们的文化底色,根本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尽人事,安天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我们这个文明,从来都不被宗教束缚,我们也不需要去寄希望于来世。”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底色。”
“所以其实.我们早就应该公开的。”
说到这里,秦风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说实话,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却真的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这件事情对某一些人来说,甚至是种浪漫.”
浪漫?
或许吧。
林序没有再追问下去。
因为现在的他,对最重要的那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