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女母女和折师傅负责营地放风和安全。



我们几个分成三队,用洛阳铲搜索地下古墓。



这里是西吴尔国古遗址,面积十分庞大,加之地表没有任何封土堆等标识,要想找到古墓就得“细心”。



这天上午没发现。



下午3点多时,突然有了重大发现!



就在营地西边儿,大概离小萱帐篷一百米开外的地方,我手中的洛阳铲,无意中打出来了“铁锈土。”



铁锈土不多见,一般见于古墓葬中的车马坑。



像兵马俑景区的车马坑,当年就挖出来几十吨铁锈土。



洛阳铲不会说谎,既然打到了铁锈土,就证明地下可能有“大量铁器”。



关于看土层,其实我自己有个小窍门。



不方便细说,我作首诗告诉你们吧。



这些都是多年实战经验总结,能理解多少,全靠个人天分。



<<看土诗>>



:“春秋战国是红土,红土像是蜘蛛网,蜘蛛网上带膏泥,不是王候是贵族。”



“西汉回填用黄土,黄土就是老夯土,手抓一把是一坨,又紧又干敲不开。”



“东汉不用黄沙泥,土少石多松又软,手抓一把随风扬,土散石落脚下边。”



“唐宋墓坑多黑土,又黑又黏又发甜,若在土中见砖瓦,非唐即宋不简单。”



有干考古队的可以仔细想想,想想我作的诗有没有道理。



发现了铁锈土,我赶快招呼把头过来看情况。



“几米深出的?”把头问。



我说:“大概在地下四米三左右。”



“四米三.....有点浅,在打四个坑看看。”



我又照把头说的打了探坑,没想到,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东,西,南,北,四个探坑下到了五米深,都没见到铁锈土。



只有中间这个探坑有铁锈土。



不愧是干了一辈子的老把头,我还在这里纳闷了,这怎么回事?



把头却给定性了,他断定说:“云峰,这不是古墓规制,如果没猜错,你发现的这是个长两米,宽两米的正方形窖藏坑。”



“窖藏坑?!”



“把头,真的是窖藏?!”



“八九不离十,不信挖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有些激动,这是我第二次挖到窖藏,还是无意中挖到的。



第一次是在银川,帮金风黄挖了个北宋铜钱窖藏,那还是阿扎提供的信息。



有人肯定会说:“小项把头又瞎说,你干了这么多年,就挖到两次窖藏?我看你是怕进去,不敢说啊。”



真的,我就挖到过两次。



窖藏不是古墓,它没有甬道天井墓室什么的,它一般就是个一两米的坑,我之前说过,行里专门有人干窖藏,那些人叫“宰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云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峰并收藏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