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被亲儿子饿死后重生七零》 第432章 投资潜力股
黄晚晴拿起桌上的罐头,仔细看了又看。
她知道,梁国栋的事业即将开始起飞,但同比年初时的震惊,黄晚晴此时的心态要平稳许多。
因为她亲身体会到了,一旦站对了风口,猪真的能起飞。
母子俩难得坐下来,一起吃饭闲聊。宋长贵只要一说话,开口闭口全是国栋哥,俨然成了隔壁镇梁国栋的小迷弟。
“国栋哥说,等年后找到合适的地方,我们要扩大规模,两个养猪场合并成一个养猪场,让我当副厂长!再多招点人手,干出一番模样来!”
黄晚晴边撕着红薯皮,边好奇问道:“年后就开始干?你刚才不是说,年后再去拉赞助、跑业务吗?”
“你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就开始盲目扩大生产,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这句话,一看就问到了点子上,宋长贵瞬间双眼放光,更来了劲头,滔滔不绝道:“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国栋哥说了,咱们镇上要修的这条路,可不是一般的公路,它是有战略意义的!”
“原本去隔壁省,要走县城、省城,绕一大圈,路上要将近二十多个小时。等这条路修通之后,从咱们镇到隔壁省,能直接缩到两个多小时!”
“用不了多久,不仅咱们镇也会并到县城规划里去,就连附近其它城市的人,开车要去隔壁省,也得从咱们镇上经过,这是必经之路!”
宋长贵忽然凑近,神秘兮兮地道:“妈,你知道等这条路修通后,意味着什么吗?”
黄晚晴边小口啃着红薯,边顺着宋长贵的思路思考,“意味着,我将来若是坐车从海市回来,路上能节省差不多二十个小时的路程?”
宋长贵愣了一下,“嗯,这一点,倒是也没错。”
“不过,我想说的是,等路修好后,咱们镇上这个位置,也就火起来了!到时候就算没有本地人跟我们竞争,也会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吸引外地老板过来投资建厂!”
“国栋哥说,早在修路的政策正式出台后,已经陆续有好几拨外地的大老板,悄悄来这边视察过了!”
“国栋哥说,想干大事,就不能怂!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干了再说!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抢占先机!”
黄晚晴虽然没听太懂,却还是连连点头,“嗯,不错!”
看来自己这小傻儿子,被梁国栋洗脑洗的相当彻底!
“所以,你们明年出去拉赞助,目标是多少?”黄晚晴直接问道。她虽然现在只会画画,别的也不会,但胜在手头小有余钱。
原本接下木器厂后,花了两百万,只剩一百五十万左右了。
但没想到木器厂在谭厂长和张经理的领导拼搏下,还挺争气。刚接手没多久,就已经回本一百多万了。
她只从账面上提了五十万回来,基本上都是抽的名贵木料的本钱,剩下的留在厂里继续运转。所以,现在她的手头,还有两百多万活钱,可以由她自由支配。
她手头这点钱,在海市兴许不算什么。可若是放到镇上来花,敞开了用,也够用好几辈子了!
黄晚晴想到这里,内心淡定地夹了一筷子土豆片。刚准备送到嘴里,对面的小儿子就请轻飘飘说出了一句:“一百万。”
她知道,梁国栋的事业即将开始起飞,但同比年初时的震惊,黄晚晴此时的心态要平稳许多。
因为她亲身体会到了,一旦站对了风口,猪真的能起飞。
母子俩难得坐下来,一起吃饭闲聊。宋长贵只要一说话,开口闭口全是国栋哥,俨然成了隔壁镇梁国栋的小迷弟。
“国栋哥说,等年后找到合适的地方,我们要扩大规模,两个养猪场合并成一个养猪场,让我当副厂长!再多招点人手,干出一番模样来!”
黄晚晴边撕着红薯皮,边好奇问道:“年后就开始干?你刚才不是说,年后再去拉赞助、跑业务吗?”
“你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就开始盲目扩大生产,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这句话,一看就问到了点子上,宋长贵瞬间双眼放光,更来了劲头,滔滔不绝道:“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国栋哥说了,咱们镇上要修的这条路,可不是一般的公路,它是有战略意义的!”
“原本去隔壁省,要走县城、省城,绕一大圈,路上要将近二十多个小时。等这条路修通之后,从咱们镇到隔壁省,能直接缩到两个多小时!”
“用不了多久,不仅咱们镇也会并到县城规划里去,就连附近其它城市的人,开车要去隔壁省,也得从咱们镇上经过,这是必经之路!”
宋长贵忽然凑近,神秘兮兮地道:“妈,你知道等这条路修通后,意味着什么吗?”
黄晚晴边小口啃着红薯,边顺着宋长贵的思路思考,“意味着,我将来若是坐车从海市回来,路上能节省差不多二十个小时的路程?”
宋长贵愣了一下,“嗯,这一点,倒是也没错。”
“不过,我想说的是,等路修好后,咱们镇上这个位置,也就火起来了!到时候就算没有本地人跟我们竞争,也会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吸引外地老板过来投资建厂!”
“国栋哥说,早在修路的政策正式出台后,已经陆续有好几拨外地的大老板,悄悄来这边视察过了!”
“国栋哥说,想干大事,就不能怂!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干了再说!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抢占先机!”
黄晚晴虽然没听太懂,却还是连连点头,“嗯,不错!”
看来自己这小傻儿子,被梁国栋洗脑洗的相当彻底!
“所以,你们明年出去拉赞助,目标是多少?”黄晚晴直接问道。她虽然现在只会画画,别的也不会,但胜在手头小有余钱。
原本接下木器厂后,花了两百万,只剩一百五十万左右了。
但没想到木器厂在谭厂长和张经理的领导拼搏下,还挺争气。刚接手没多久,就已经回本一百多万了。
她只从账面上提了五十万回来,基本上都是抽的名贵木料的本钱,剩下的留在厂里继续运转。所以,现在她的手头,还有两百多万活钱,可以由她自由支配。
她手头这点钱,在海市兴许不算什么。可若是放到镇上来花,敞开了用,也够用好几辈子了!
黄晚晴想到这里,内心淡定地夹了一筷子土豆片。刚准备送到嘴里,对面的小儿子就请轻飘飘说出了一句:“一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