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科举和改税!



普及教育,人人可求学,这是在挥起锄头,挖断世家的根基!



世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福泽千年,无外乎在于文化的传承,知识的封锁!



知识能给人带来着实远见。



农民见到今日粮价上涨,只会抠抠搜索,买一些果腹之物,期待明日粮价能跌回原状。



稍微聪明点的,顶多是咬牙,多囤一点,以维持短期的基本生活。



中层人士,一些商人抓住时机,大肆涨价。



这也是泰安诸多粮行的现状,借此时机疯狂敛财。



可这些财物,最后又能剩多少价值,那就未可知了。



在最顶层的那一批世家,不仅没有敛财,反而在散财!



把自己的钱财换成价格稳定,不会掉价的粮草、矿石,乃至其他。



此次大乾物价乱象,对于普通人而言 是一场灾难。



可,在上层人眼中,不过是一点小波澜罢了。



在其他各种方向上,也是类似的道理。



世家婆罗门关系错综复杂,牢牢占据着官场的资源,在百姓苦苦求生,在温饱线上挣扎时,他们却吃得盆满钵满,满嘴肥油。



可是,如果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这赚钱的门路,传承的方式呢?



别的不说,大乾的那些世家大族,都会在女帝的骚操作下,亏损九成!



一旦 科举制推展开,世家不朽的根本就会被除断,这些人自然不会允许科举制普及教育。



在大乾时,军队在苏丞手里,拳头在他手中掌握。



这是第一点阻力,其实并未对他造成太多的影响。



要么日后谁谁投资,想其他拯救家族的办法,要么直接被苏丞当场灭掉,诛九族!



两相比较,聪明人都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是另外两条——



百姓的思维禁锢,以及稀缺的财力!



在当下,寻常百姓根本不认为教育有什么用处。



对于他们而言,与其浪费时间去认什么字,不如下地里去多掰两根苞米回来,还能多吃一顿!



在曾经的试点过程中,除非苏丞强制执行,否则,那满额百人的学堂,能去上三人都算了不得了!



如果说这些尚有办法解决…



可是财力,却是解决不了的!



大乾每年税收两亿白银,其中有一半都要投入到军费当中,四分之一投入官员俸禄。



再剩下的那五千万,要负责搞定赈灾、基建等基础事项,早已经捉襟见肘。



义务教育一旦想要全面推广,每年的消耗起码要以亿为单位计算,甚至比军费支出还要恐怖!



大乾显然是没有财力去做到这件事的。



按照苏丞原本的规划,稳步发展八到十年之后,方才有可能再次重启这项计划,可很显然,大乾已经没这个机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将我分尸镇国运,我接婚书你后悔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华并收藏将我分尸镇国运,我接婚书你后悔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