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



相较于正式场合,中国人更喜欢在餐桌上解决问题。



这叫人情世故。



“好吧!”



海因里希之前来中国,还学会了一句话叫入乡随俗。



“我们现在可以去质检车间看看吗?”



“当然可以,这边请!”



李天明已经吩咐过了,随便看。



在质检车间,海因里希终于看到了完整体的成品,只看外形就十分吸引人。



银白色的箱体,还有那流畅的曲线。



这让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再一次有了变化。



谁说中国人古板到走路每一步的间距都是提前丈量好的?



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相信可以取悦每一位消费者。



接着海因里希安排随行人员去分别记录检测数据,他则带着芬克一起,走到了一台完成质检,正准备装箱的电冰箱前面。



打开上面的仓门,里面的空间布局,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除了常规的仓室之外,又加一个抽屉式的保鲜仓。



下面的冷冻仓也不是最初定型时的敞开式,而是变成了抽屉式。



这样一来,不到可以将不同的食品分离开,同时还能加大储藏空间。



海因里希越看越觉得,应该重新评估这个合作伙伴了。



特别是技术,还有设计方面,中国人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不值一提。



参观完,海因里希一行人又回了酒店。



“芬克,你觉得等我们见到那位李天明先生以后,我们还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



海因里希这次带人过来,也是当初协议里规定的,对海尔厂定期进行技术指导。



可真实目的显然并不是为了这个,而是……



觊觎庞大的中国市场。



这也是这场合作最初的目的。



只不过,经过今天下午的参观,海因里希对海尔厂的技术实力,明显更加感兴趣。



尤其是……



压缩机!



“海因里希先生,您觉得中国人会对我们公开他们的技术吗?”



“为什么不能,在技术方面,他们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整体技术上,我们依旧处于领先地位,从实力的角度出发,或许他们会主动公开,以换取我们的技术支持。”



芬克闻言耸了耸肩,对海因里希的自信不置可否。



“怎么?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当然不是,不过……我记得你在给集团的汇报当中曾提到过,那位李天明先生是一个非常难缠的谈判对手,而且……他对我们的了解



()



第七百九十一章 利益最大化



第(3/3)页



,要远超其他中国人。”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慎思量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