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的本意是想让县农业局派两个技术员帮着指导一下,谁知道那位做局长的堂哥这么敞亮,直接送来了三个宝。



“叔,老郄他们,村里可得照顾好了。”



李学庆虽然不明白,李天明为啥对三个犯了错误的人这么重视,可既然李天明这么说,肯定有道理。



“放心吧,你都说了,我还能不照办!”



今天是出发去海城的日子,天气彻底回暖,棉纺厂的职工宿舍也要动工了。



一大早,人们就聚集在了村支部的大门口。



照例还是李学庆先叮嘱了一番,这次就算不说,去的人也知道要听李天明的话,那些被拿掉了名额的人,全都是坏了规矩的,谁愿意断了自家的财路。



李天明接着又到了宋晓雨的面前。



昨天就知道了李天明要带人去海城揽工,宋晓雨早早的就过来了。



“家里两个小的帮我照应着点儿,在村里要是遇到啥事,你就去找三婶儿和四婶儿。”



宋晓雨点着头,嘴上不好意思说,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你……多久回来?”



当初和棉纺厂那位杨科长定的是两个半月的工期,按照李天明的估算,差不多两个多月就能完工。



“最多七月中旬就能回来,到时候,娶你过门!”



宋晓雨闻言,顿时红了脸。



“瞎说什么呢!”



一旁的方艳梅笑道:“这有啥不好意思的,早晚的事,行了,天明,家里有我和你三婶儿,放心吧!”



李天明又把天亮叫过来,叮嘱他照顾好两个妹妹。



“走了,走了!”



招呼着众人出发,一辆拖拉机,六辆大马车先后上了路。



乡亲们一直送到了村口,每个人的心情也是各不相同,毕竟能去城里揽工赚钱的拢共80多人,每家一个,也才80多户,大部分人家根本轮不到,只能看着眼热。



而那些上次还跟着李天明去钢厂盖专家宿舍,这次却去不成的心里只剩下了懊悔。



早知道李天明要动真格的,他们哪能随便往外串,现在好了,平白丢了赚钱的营生。



还有不少外村的人也来看热闹,李家台子的农民建筑队上了报纸,早就在永河县宣扬开了。



现在人家又进城揽工,自己想赚几个活钱,只有等农闲的时候去出河工,一天吃苦受累的赚几毛钱,两相对比,只恨自己没那个命,托生到李家台子。



早上出发,临近中午才到海城。



棉纺厂这边已经准备好了,看到最前面的拖拉机,立刻点起了鞭炮,厂里的工宣队更是敲锣打鼓的欢迎。



职工宿舍是去年秋天就定下的,可找不到施工队,只能将项目搁置,眼瞅着建筑材料堆在那里,变不成期待已久的宿舍,最着急的就是那些等着分房的职工。



没办法,城市的居住条件实在是太紧张了,很多人家都是三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翻个身都不方便。



有些大龄青年没房子结不了婚,一个个早就急得五脊六兽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慎思量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