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事,可这小子的胆子未免太大了。



啥都敢干,眼下是挺顺的,可以后呢?



李学军就怕这小子走惯了顺当路,以后再飘了,无所顾忌的犯了大错。



如果是19岁的李天明,保不齐会因为志得意满,最后栽了跟头。



可现在是80大几的李天明,走一步看三步,再退半步,早就已经养成习惯了。



李学军还要忙工作,李天明也没有久留,问过天会在厂里的情况,随后便开着拖拉机,带上意外收获离开了钢厂。



打开纸盒子看了一眼,难怪大伯那么吃惊。



孙福满出手,就没有小气的时候。



三条烟,其中有一条是中华,一箱子六瓶装白酒,还有四盒点心,两个铁皮盒子的大白兔奶糖,两盒麻花,四罐麦乳精,剩下的还有一些笔记本、铅笔、钢笔什么的。



都是钢厂的招待礼品,又用不着孙福满花钱。



至于是不是占公家的便宜。



难道李天明就不需要招待了?



他费心费力的为钢厂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为工人老大哥补充营养,提高工作时的战斗力,也称得上劳苦功高了。



这些东西……



不白拿!



去了一趟大伯家,正好今天大娘休息,留下两罐麦乳精,一罐奶糖,两包点心,两瓶酒,还有给堂弟堂妹的一堆笔记本钢笔什么的,下楼走人。



吸烟有害健康,就不给大伯留了。



今天进城的主要目的是和棉纺厂谈工程的事。



李天明之前来过一次,熟门熟路,看到他连门卫都没拦着,直接放行。



厂里要建的是职工宿舍,人人都有机会分到。



谁会难为李天明,要一天建好,早一天分。



负责和李天明对接的,还是后勤处营建科的那位杨科长。



这次棉纺厂计划建80套房子,当然每一套房子不可能分给一户人家。



看房型图就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团结户住宅。



《小巷人家》看过吗?



就是宋莹和黄玲两家住一个小院儿那种。



当然,这种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住在一片屋檐下的邻居整天鸡吵鹅斗,没个消停。



《命案十三宗》里面也有这种团结户的代表,一个把另一个给捅死了。



“海城二建之前给过报价,一万八千元。”



“一万二!”



李天明立刻给出了施工报价。



当然要比二建便宜,要不然怎么体现工农结合的优越性呢。



杨科长显然没想到李天明会这么痛快,一下子就给厂里节省了6000元。



这年头,6000也是一笔大钱了,报上到轻工业厅,一个表彰肯定少不了。



“工期呢?”



李天明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慎思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慎思量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