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西南联大与华西坝五校的先遣队已经在豫北大地开始考察,而王博手中的【农村振兴计划】已经深化完毕。



首批试点选择在新乡县八镇十九乡73村,覆盖人口近百万。



灌溉渠道覆盖11条河流与9条支流,是整个豫北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极为适宜作为试点。



戴安澜这边则是不偏不倚的选中廖肯的税警5团作为整编试点。



税警5团原始编制7步1炮,这种团级大编制让目前情况下的后勤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沈复兴不仅仅是要整编税警团,如果有可能的话,这种小编制的部队他想继续在河内推广。



国情不同,作战方式就会有极大的区别。



其实在华北平原最好的编制就是4机步3坦,利用坦克的冲击性击溃敌人的正面防守,再充分利用机动步兵的再移动,形成最大的战果。



只是目前税警总团只有在郑县,拥有一支T26\27,九五式、八九式混搭的坦克营。



总数不过33辆,平时根本就不舍得拿出来使用,否则一仗就基本干废了。



而就在豫北轰轰烈烈的准备北伐之时,世界秩序的新格局悄然开始改变。



从罗斯福的租借法案开启,新世界运转让普通国家与百姓都开始摸不着头脑了。



这是重庆制定的年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正式在国会通过,明确无条件地全面援助伦敦与重庆等地。



一时间,伦敦与重庆陷入一片欢乐的海洋。



但丘吉尔首先不嘻嘻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一棍子敲过来,仅仅只有16000人的部队就敢率先发起进攻。



【尼罗河】集团发回来的电报只有一句话:德军正在向我进攻,德军正在向我进攻!



而委员长也很快就不嘻嘻了。



在得知华盛顿通过了【租借法案】之后,从柏林访问回来的日寇外相松冈洋右途径莫斯科,双方再次开始密切接触。



但莫洛托夫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与日方谈判举步维艰,双方在接触的当天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这时,最高元首直接介入谈判。



双方开启了一场以蒙古与东北作为筹码的互相谈判,此时苏德边境的德军总数已经超过170个师。



在2月通过铁路向边境输送了30个师后,当月德军在边境已经集结了近百个师的部队。



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仆从国也出动30个师的部队进入边界。



3月,德军再次抽调近40个师,其中包含8个装甲师进入边界,各仆从国的部队接近40个师,约80万人。



而作为老对手的芬兰已经训练起一支超过40万人的军队,白色的战衣再次披上身,复仇的火焰重新开始燃烧。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远东的安全也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也好,除了出卖我国的利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牺牲自己的利益。



莫斯科承认【满洲】,日寇承认【蒙古】。



至于库页岛,双方同意暂时放下争议,将其搁置。



于是乎,双方的谈判进度一日千里,有望在4月完成媾和。



但日寇的挣扎还不止于此,在【租借法案】签署的前几天,日寇驻华盛顿大使野村吉三郎通过民间渠道展开对话。



国务卿赫尔也同样派出民间人士进行沟通。



日寇要求解除封锁,恢复双方贸易,承认满洲,并要求在华北部分地区驻军。



为此,他们将承诺从大陆撤军,并促成重庆与金陵的合流,开放全部市场。



在此之前,罗斯福已经与丘吉尔确定了先欧后亚的策略,如果能避免在亚洲开战,罗斯福是愿意让重庆做出一些牺牲的。



但在这里,罗斯福内心还有一个巨大的梦想,那就是打破日不落帝国对殖民地的垄断,将对方从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上彻底拉下来。



这场战争来的正是时候,白宫魅魔准备登基成为美世宗。



这样的交流保密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保密的,宋子文收买的议员很快就将消息泄露,华盛顿的加急电报与潘友新从莫斯科发来的加急电报一起送到了黄山官邸的云岫楼。



此刻,委员长眼前摆着数份重要电报:



苏日即将媾和,援助即将断绝;



美日展开谈判,罗斯福秉持先欧后亚原则;



晋日展开谈判,晋绥军频繁与日寇往来,有叛国风险;



最后一条消息则显得有些无足轻重:沈复兴与戴高乐频繁通信,需要警惕。



几条信息顿时如同重磅炸弹在委员长的脑海炸开,整个世界形势突然急转直下,他已经顾不得沈复兴的那些小动作。



什么【农村振兴】,什么【税警改变】,什么【私通法国】。



这些再怎么样都不影响他的地位,而且沈复兴时不时掏出鞭子抽打一顿小鬼子,每次都让他声势大涨。



可一旦这三方都倒向日寇,这场战争,距离失败也就只剩下了时间问题。



委员长揉了揉眉心,此刻的云岫楼书房内只有五人。



外交部长王宠惠,军政部长何应钦,智囊团负责人王世杰与张治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左老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左老左并收藏抗战:通电全国,出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