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3章 你要好好工作
br />
陈立也在想着怎样才能借着机会再做点什么利国利民的事。
他的目光放在了今天藤机关内部会议的草案上。
还是上次的问题,藤机关需要经济顾问来协调政府机关和日伪军之间的经济问题。
同时,就连沪上的经济问题也需要更多人才来处理。
在经过藤机关内部谈论后,最后大概的决定是这样的:
需要两个经济顾问,第一个是日本人顾问,这是肯定的。
而第二个,商议结果是想找一个靠得住的华人。
因为像沪上金陵这些地方,还是老问题,必须有华人帮着治理,否则光是日本人,很多时候不方便,办不成事。
方案是想要找一个在沪上有影响力,又有能力,又靠得住的华人。
这可就难了。
前两个条件倒是简单,主要是“靠得住”。
还是老问题,日本人很难真的相信一个华人。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要知道,一旦这个经济顾问上任,未来在藤机关和维新政府任职,那以后肯定要委以重任,不可能放着看。
影佐祯昭的态度是反对华人任职的,但陈立这一派,以及派遣军司令部目前都是支持。
而目前陆军部还在混乱中,他们同意,但暂时顾不上这个,所以也就是陈立和影佐祯昭在争执。
只不过影佐祯昭明显底子虚,有点斗不过陈立。
华人顾问的事情不好办,陈立想先解决日本顾问的问题。
藤机关手里已经有了一个名单,都是比较适合的日本人。
其中就有一个人,中西功。
而且中西功的呼声是最高的,因为他本来就是派遣军司令部的人,又有满铁的背景,本身能力也有。
只不过还是老问题,陈立不太愿意在自己身边安排一个泄密源。
但这个顾问位置,确实是中西功合适。
想了想,陈立拿笔写下一个方案。
关于未来顾问工作地点的调度,陈立打算将这两个顾问在藤机关的任职不变,但具体办公地点直接弄到维新政府。
相当于在藤机关挂。
这样就不用在他自己身边埋雷,又能给让中西功任职这样的一个好位置。
至于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个位置弄到政府和日伪军的情报,那就看中西功自己的了。
陈立不会随便打破自己的原则。
这个提案在送到影佐祯昭那里后,对方这次很快就同意了。
因为这对影佐祯昭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以后有华人顾问整天待在藤机关,影佐祯昭可不愿意。
陈立这样做,刚刚好让他也满意。
在确定了提案没问题后,陈立就直接在人员名单上一阵划拉。
十几个人名,直接被他划去了一半。
看似随意,但实际上陈立动了手法,他直接将其
陈立也在想着怎样才能借着机会再做点什么利国利民的事。
他的目光放在了今天藤机关内部会议的草案上。
还是上次的问题,藤机关需要经济顾问来协调政府机关和日伪军之间的经济问题。
同时,就连沪上的经济问题也需要更多人才来处理。
在经过藤机关内部谈论后,最后大概的决定是这样的:
需要两个经济顾问,第一个是日本人顾问,这是肯定的。
而第二个,商议结果是想找一个靠得住的华人。
因为像沪上金陵这些地方,还是老问题,必须有华人帮着治理,否则光是日本人,很多时候不方便,办不成事。
方案是想要找一个在沪上有影响力,又有能力,又靠得住的华人。
这可就难了。
前两个条件倒是简单,主要是“靠得住”。
还是老问题,日本人很难真的相信一个华人。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要知道,一旦这个经济顾问上任,未来在藤机关和维新政府任职,那以后肯定要委以重任,不可能放着看。
影佐祯昭的态度是反对华人任职的,但陈立这一派,以及派遣军司令部目前都是支持。
而目前陆军部还在混乱中,他们同意,但暂时顾不上这个,所以也就是陈立和影佐祯昭在争执。
只不过影佐祯昭明显底子虚,有点斗不过陈立。
华人顾问的事情不好办,陈立想先解决日本顾问的问题。
藤机关手里已经有了一个名单,都是比较适合的日本人。
其中就有一个人,中西功。
而且中西功的呼声是最高的,因为他本来就是派遣军司令部的人,又有满铁的背景,本身能力也有。
只不过还是老问题,陈立不太愿意在自己身边安排一个泄密源。
但这个顾问位置,确实是中西功合适。
想了想,陈立拿笔写下一个方案。
关于未来顾问工作地点的调度,陈立打算将这两个顾问在藤机关的任职不变,但具体办公地点直接弄到维新政府。
相当于在藤机关挂。
这样就不用在他自己身边埋雷,又能给让中西功任职这样的一个好位置。
至于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个位置弄到政府和日伪军的情报,那就看中西功自己的了。
陈立不会随便打破自己的原则。
这个提案在送到影佐祯昭那里后,对方这次很快就同意了。
因为这对影佐祯昭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以后有华人顾问整天待在藤机关,影佐祯昭可不愿意。
陈立这样做,刚刚好让他也满意。
在确定了提案没问题后,陈立就直接在人员名单上一阵划拉。
十几个人名,直接被他划去了一半。
看似随意,但实际上陈立动了手法,他直接将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